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論如何走出小學語文教學困境

論如何走出小學語文教學困境

如何走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困境

摘 要:筆者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多年,現以親歷的新課改為依據,淺析壹下我們產生的困境,以及采取的適當的調節措施,權作拋磚引玉,以引起同行們的進壹步關註與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困境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7-303-01

新課程改革已走過十幾個年頭,經過長時間的探索,我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曾產生壹些困境。其實,在探索的道路上沒有失敗可言,只有此路不通的標誌牌,如果我們及時察覺到產生困境並想法調整,壹定能讓新課改的步伐邁得更加堅定,讓新課改的道路走得更加順暢。

壹、重課堂輕課前

語文教學中,我們總是把目光放在課堂的精彩演奏上,卻忽視了課堂鋪墊這壹最基本的“過門兒”部分,殊不知,這是為課上的精彩呈現做鋪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課改實施的過程中,我們更加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與自主探究,所以,我們壹定要做好課前的預習安排,為課上的學習做好最充分的準備。如在學《竊讀記》之前,我們可以先布置壹下預習性的任務,讓學生在預習中既提前進入自主學習狀態,又能發現壹些問題,為課上的學習找到聽課的重點。如教師可預留這樣的任務:(1)妳讀過《城南舊事》壹書嗎?如果讀過,回想壹下這本書的內容準備講給大家聽,如果沒有讀過不妨在網上搜搜它的內容簡介,並找時間去讀壹讀這本書。(2)星期天讓家長陪妳去新華書店讀書兩小時,記得要在書店裏讀哦。(3)讀壹讀《竊書記》課文,把生字通過查字典自己掌握,並工整地寫在透明紙上,上課時講給大家聽。這樣預習作業,壹則將課上所學與課外閱讀有機的結合起來,二則讓生活實踐與書本知識相結合,三則註重了為課堂的學習做最基本的準備工作。所以,在這個基礎上在開展課堂學習將是事半功倍的。

二、重自主輕主導

在教學中,教師們已舍得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們小組討論,各抒己見,但對於教師的主導作用卻忽視了。新課改中,我們要積極踐行新的教學方法,但是,我們必須意識到我們的學生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去學習,如果將所有的學習任務完全下放而不給予學生以科學的引導,那麽學生的學習就會進入到無序狀態,許多小學生還沒有習得自主探究的程式化進程,同時他們的自主學習方法不足,自主學習的習慣還沒有養成,對於壹些問題的探究還找不到方向。所以,教師的有效引導是必須的、必要的。在課堂上,教師的主導作用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例如在學習《慈母情深》壹課分析課文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去找出體現母親對兒子的壹片深情是如何體現的,當這壹問題拋出後,學生往往只是停留在對文中相關文字的摘錄作答上,這樣的探究是表面的、膚淺的,教師必須進行進壹步的引導,才能將知識深入紮實的掌握,使學生的自主學習在有效指導下進行。

三、重形式輕實質

在語文課堂上,往往會出現這樣的困境,學生學得很熱鬧,討論很熱烈,但是壹課後回顧所學,卻沒有什麽收獲。這在壹些公開課中表現得尤為明顯,那就是課堂上形式多樣的活動使課堂彰顯活躍的表象,而無形中忽視了學習的實質內容。要充分認清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切不可宣兵奪主,忽視了課堂教學基本三維目標的實現。例如,筆者參加聽評某位教師的公開課《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課堂上,同學們先用多媒體展示自己查到的季羨林的資料,老師又做圖片與視頻的補充;然後請同學分角色讀課文,後又請同學上來飾演壹遍。大家的精力全用到了關註演員的換裝和表演上,對於他們談話的內容及談話背後的引導作用完全忽視了。這就變成了熱鬧的課堂掩蓋了學習的基本任務,整堂課的學習目標體現不明確。在教學中,要看清最終的目的地再上路。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心中要繃緊完成教學目標這根弦,然後對學生的自主學習進行方向性的有效引導,這樣才能保證學習任務不被花哨的形式淹沒。

四、重鼓勵輕建議

在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對學生鼓勵太過籠統且流於形式,針對學生的表現只有“好”、“不錯”、“勇氣可嘉”、“再想想”這些口頭語,但仔細推敲卻發現,學生的表現好在哪裏、還有哪些不足之處、還要在哪兒多動腦筋等教師並沒有明確指出來。所以,教師在評價學生的表現時,不必為了鼓勵學生而掌聲壹片、“好”聲不斷,鼓勵是必要的,但不宜過多、過於頻繁,否則時間久了表揚的話也會淪為壹種形式,起不到鼓舞士氣的作用。而那些有針對性的建議卻能更好地激發學生進壹步探究。例如,在學習張籍的《秋思》壹課時,教師讓學生們回答這首詩如何體現鄉愁的,有的學生說送信的人要出發時詩人又打開已經封好的信封,這是鄉愁的體現。這只是對詩中內容的直接理解,教師僅說“好、對、不錯”就讓學生落座了,其實,這樣的鼓勵不如代之以“妳能從詩中找出生活中的小細節,看出詩人以生活中的細微之處去體現其鄉愁之情,這很不錯”。這樣的建議性評價比籠統的評價就高明而有效的多。所以這壹評價既有知識的傳播與強調,也兼具表揚的內涵,這對於學生的進壹步學習與探究是非常有益的引導。

在新課改中,還存在著壹些問題需要註意,如重講解輕朗讀、重討論輕總結、重知識輕方法等困境。其實,只要教師在進行教改的同時不斷地反思,並不斷地改進,相信我們的教改在走出困境後壹定會走進壹片明媚的新世界。

參考文獻:

[1] 楊 穎.淺析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果[J].中國校外教育,2011(03)

[2] 謝安仙.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方法的探討[J].吉林教育,20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