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阿難在出家之前,在道上遇壹少女從此愛慕難舍

阿難在出家之前,在道上遇壹少女從此愛慕難舍

這是壹個佛教故事,很有啟示意義,關於故事詳解如下:

佛陀弟子阿難出家前,在道上見壹少女,從此愛慕難舍。佛祖問阿難:妳有多喜歡這女子?阿難說:我願化身石橋,受那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淋,只求她從橋上經過。佛陀:阿難,也便只是經過了,此刻妳已化身成了石橋,註定只與風雨廝守。

這壹切妳都明白,仍舊只為那場遇見而甘受造化之苦。阿難,妳究竟有多喜歡那從橋上經過的女子,令妳舍身棄道,甘受情劫之苦?經過佛陀的教育,阿難選擇出家。

關於阿難的補充解釋如下:

為佛陀十大弟子之壹。全稱阿難陀。意譯為歡喜、慶喜、無染。系佛陀之堂弟,出家後二十余年間為佛陀之常隨弟子,善記憶,對於佛陀之說法多能朗朗記誦,故譽為多聞第壹。阿難天生容貌端正,面如滿月,眼如青蓮花,其身光凈如明鏡,故雖已出家,卻屢遭婦女之誘惑,然阿難誌操堅固,終得保全梵行。

於佛陀生前未能開悟,佛陀入滅時悲而慟哭;後受摩訶迦葉教誡,發憤用功而開悟。於首次經典結集會中被選為誦出經文者,對於經法之傳持,功績極大。初時,佛陀之姨母摩訶波阇波提欲入教團,阿難即從中斡旋,終蒙佛陀許可,對比丘尼教團之成立,厥功至偉。

又據付法藏因緣傳卷二載,佛陀傳法予摩訶迦葉,摩訶迦葉後又傳法予阿難,故阿難為付法藏之第二祖。阿難於佛陀入滅後二十年至二十五年間於殑伽河中遊示寂,入寂前,將法付囑於商那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