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進餐禮儀有哪些註意事項?

進餐禮儀有哪些註意事項?

吃到魚頭魚刺骨頭等物時的禮儀:吃到魚頭、魚刺、骨頭等物時,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裏,或放在緊靠自己餐桌邊或放在事先準備好的紙上。

進餐禮儀:

賓客至上,始終是社交禮儀的核心,在餐桌上更是如此。有客人在的時候,應註意與客人積極溝通,奉菜、敬酒等,以彰顯主人的熱情,及對客人的尊重。進餐保持禮貌,也是壹種風度。進餐禮儀,有以客為尊、祝酒互動、註意形象和就餐結束等幾個方面。

1、以客為尊。進餐時,應先請客人及長者動筷子。上主菜、特色菜時,應請客人和長者先行品嘗。為客人及長者奉菜時,應用公筷、公勺。客人及長者喜歡吃的菜,可放在他們面前。

2、祝酒互動。敬酒時,是主人先來個開場白,酒過三巡之後,為單獨敬酒之時。壹般為壹個人敬壹個人,從主賓或主人開始,不壹人敬多人,除非是領導身份。敬酒時,酒杯要低於對方,壹般應從主人或主賓開始,若是次陪則從次賓開始。

應積極與左右的人溝通交流,活躍氣氛,借機廣交朋友。自己倒茶水、飲料時,應詢問旁邊的人是否也有需要。

為別人倒茶倒酒,要記得“倒茶要淺,倒酒要滿”的原則。

與人交流時,不把筷子指著對方,不把筷子在空中揮舞。

3、註意形象。夾菜時,每次少壹些份量,離自己遠的菜可少吃壹些,喜歡吃的菜不連續夾三次以上,不把筷子當做叉子使用,不把筷子在菜盤裏來回翻動和在桌子上迅遊。註意不與別人的筷子碰撞,不把菜湯淋在餐桌上。

吃飯時,應細嚼慢咽少出聲音,不狼吞虎咽,不打噴嚏、不打嗝,不用筷子敲打餐具,不把筷子插在飯菜上,不把筷子擺成十字形。喝湯時,應用湯匙小口慢喝,不宜把碗端到嘴邊轉著喝。筷子上有食物,不舔筷子,不去夾菜。

吃到魚頭、魚刺、骨頭等物時,不直接往外面吐,不隨地亂扔,應放在自己面前的碟子裏、餐桌邊或準備的紙巾上。食物塞牙時,如要剔牙,應用餐巾或手擋住自己的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