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I RFID醫藥供應鏈系統示意圖]
KTI RFID醫藥供應鏈系統示意圖
供應鏈管理是企業的有效性管理,表現了企業在戰略和戰術上對企業整個作業流程的優化。整合並優化了供應商、制造商、零售商的業務效率,使商品以正確的數量、正確的品質、在正確的地點、以正確的時間、最佳的成本進行生產和銷售。
《物流術語》國家標準(GB/T18354-2001)對供應鏈管理的定義: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全面規劃供應鏈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並進行計劃、組織、協調與控制等。
全球供應鏈論壇(global supply Chain forum,GSCF)將供應鏈管理定義成:為消費者帶來有價值的產品、服務以及信息的,從源頭供應商到最終消費者的集成業務流程。
編輯本段供應鏈管理的來源
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在20世紀70年代晚期,Keith Oliver通過和Skf、Heineken、Hoechst、Cadbury-Schweppes、Philips等客戶接觸的過程中逐
[GSM綠色供應鏈管理系統]
GSM綠色供應鏈管理系統
漸形成了自己的觀點。
於1985年由Michael E. Porter提出,有多種不同的定義。就是指在滿足壹定的客戶服務水平的條件下,為了使整個供應鏈系統成本達到最小而把供應商、制造商、倉庫、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組織在壹起來進行的產品制造、轉運、分銷及銷售的管理方法。
並在1982年《金融時代》雜誌的壹篇文章裏闡述了供應鏈管理(SCM)的意義,Keith Oliver曾經認為這個詞會很快消失,但“SCM”不僅沒有消失,還很快地進入了公眾領域,這個概念對管理者的采購、物流、操作、銷售和市場活動意義匪淺。
編輯本段供應鏈管理的演變
供應鏈至今尚無壹個公認的定義,在供應鏈管理的發展過程中,許多專家和學者提出大量的定義,反映了不同的時代背景,是在不同發展階段上的產物,可以把這些定義大致劃
[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管理
分為三個階段:
1、早期的觀點認為供應鏈是制造企業中的壹個內部過程
2、後來供應鏈的概念註意了與其他企業的聯系
3、最近供應鏈的概念更加註重圍繞核心企業的網鏈關系,如核心企業與供應商、供應商的供應商乃至與壹切前向的關系,與用戶、用戶的用戶及壹切後向的關系。
編輯本段供應鏈管理的應用
供應鏈管理主要涉及到四個領域:供應、生產計劃、物流、需求。職能領域主要包括產品工程、產品技術保證、采購、生產控制、庫存控制、倉儲管理、分銷管理。輔助領
[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管理
域主要包括客戶服務、制造、設計工程、會計核算、人力資源、市場營銷。
供應鏈管理的實施步驟:
1、分析市場競爭環境,識別市場機會,
2、分析顧客價值,
3、確定競爭戰略,
4、分析本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5、評估、選擇合作夥伴
對於供應鏈中合作夥伴的選擇,可以遵循以下原則:
1、合作夥伴必須擁有各自的可資利用的核心競爭力。
2、擁有相同的企業價值觀及戰略思想
3、合作夥伴必須少而精。
分銷供應鏈管理
分銷供應鏈管理系統DCM(Demand Chain Management),是為制造&分銷型連鎖企業開發設計的數據互動平臺,使用該平臺企業可及時了解市場銷售情況和客戶購買意願,及時了解渠道庫存情況和銷售進展情況,收集會員與客戶信息,隨時進行市場調研,掌握競爭對手市場活動,加快企業的市場反應速度,從而提高企業整個渠道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