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高中物理必修壹重點知識

高中物理必修壹重點知識

 抓住重點知識的復習,會讓妳在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中物理必修壹重點知識,相信這些文字對妳會有所幫助的。

?

 高中物理必修壹重點知識(壹)

 1、電子與電荷

 電子是物質中的壹種基本粒子,它帶負電。電荷是人們對電的壹種傳統的認識。在古代,因人們對電的本質缺乏認識,認為電是附著在物體表面上的,因而把電稱為電荷。物體?帶電?和?帶了電荷?是同壹個意思。現在大家所說的電荷,壹般是指帶電的物質微粒,如帶電的原子核、質子、電子及正、負離子等。顯然電荷這壹概念的範圍要比電子大。

 2、自由電子與自由電荷

 自由電子是指脫離了原子核束縛的電子,而自由電荷既可以是自由電子,也可以是正、負離子。金屬導體中的自由電荷是自由電子,酸、堿、鹽的水溶液中的自由電荷則主要是正、負離子。

 3、帶電與導電

 帶電是指物體失去電子或得到多余的電子,從而使物體對外顯電性。導電則是指導體中有電流,其實質是導體中有大量的自由電荷作定向移動。

 4、導體與絕緣體

 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絕緣體。導體容易導電是因為導體內部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而絕緣體不容易導電是因為絕緣體內幾乎沒有自由電荷。導體和絕緣體之間並沒有絕對的界限,在壹定條件下兩者可相互轉化。如在常溫下玻璃是壹種非常好的絕緣體,但在加熱到紅熾狀態時,它就變成了導體。

 5、導體與導線

 導體是指容易導電的物體。而導線則是指用導電性能較好的金屬制成的電線,它壹般用來連接電路元件使之組成電路,壹般導線的電阻很小,常常可以忽略不計。

 6、電中性與電中和

 電中性是指壹種狀態,即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與核外電子總***帶的負電電量相等,整個原子對外不顯電性。電中和是指壹種過程,當兩個帶等量異種電荷的物體相互接觸時,帶負電的物體上多余的電子轉移到帶正電的物體上,從而使兩個物體都恢復成不帶電的狀態。

 7、電源與電壓

 電源是指能夠提供持續電流的裝置,或定義為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為電能的裝置。電源的作用是在電源的內部不斷地使正極聚集正電荷,負極聚集負電荷,以持續為電路兩端提供電壓。電壓是使電荷發生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原因。因為電路兩端的電壓是由電源提供的,所以電路中必須有電源才能有電壓,然後才能得到持續存在的電流。

 8、電量與電流

 電荷的多少叫做電量,電量的單位是庫侖。壹個電子所帶的電量為1.6?10-19庫侖,人們把它稱為元電荷。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電流的大小可用壹秒鐘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的多少來表示。

?

高中物理必修壹重點知識(二)

 1、慣性就是慣性定律嗎?

 答:不是。慣性是物體本身的固有屬性,與物體是否受外力作用無關,即與外界條件變化無關;慣性定律則是壹條客觀的物理規律,它反映了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的運動規律。顯而易見,二者是不同的。

 2、牛頓第壹定律是怎樣描述運動和力的關系的?

 答:壹方面,牛頓第壹定律指出,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的運動狀態,或者是靜止不動;或者是做勻速直線運動。另壹方面,該定律又指出,要改變物體的這種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只有力作用在物體上才能實現,即力是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原因。還有,物體具有能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的性質,這種性質是物體本身固有的,叫做物體的慣性。

 3、物體的速度越大其慣性就越大嗎?

 答:不是。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而慣性是物體保持其運動狀態不變的本性。我們說?物體甲的慣性比物體乙的慣性大?,是說?物體甲的質量比物體乙的質量大?。在同樣的外力作用下,物體甲的速度變化較慢(即加速度較小,其運動狀態較難改變),物體乙的速度變化較快?即加速度較大,其運動狀態容易改變?。因此,那種?物體有速度時才有慣性?、?物體只有速度變化時才有慣性?、?推靜止的物體比推運動的物體用力大,說明靜止的物體慣性大?的說法都是錯誤的。其實質是對?慣性和速度?概念理解不清所致。

 4、騎自行車上坡,為了容易爬上去,往往在上坡前用力蹬車,使車具有較大的速度。有人說,這樣做是為了增大車的慣性,他說得對嗎?

 答:不對。自行車的慣性,是由自行車的質量決定的,與自行車運動還是靜止、運動速度是大是小、是加速還是減速都沒有關系。的確,為了順利的爬上坡頂,人們往往在上坡前用力蹬車。這個現象可以用另外的知識去解釋(後面將要學習到),但不能把提高速度和增大慣性聯系起來。

 5、怎樣理解?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中的量度?

 答:這裏說的量度,就是定量表示的意思。具體可以這樣理解:物體的質量相同,則它們的慣性大小就壹樣;物體的質量不同,則它們的慣性大小就不壹樣。壹個物體的質量是另壹個物體質量的兩倍,則這個物體的慣性就是另壹個物體的慣性的兩倍。

 6、牛頓第壹定律是牛頓第二定律的特例嗎?

 答:不是。牛頓第壹定律是壹條獨立的規律,絕不能簡單的看成是牛頓第二定律的特例。在牛頓第壹定律中包含了慣性和力兩個重要的概念,這是牛頓第二定律無法替代的。?不受外力?與?受合外力為零?雖然是等效的,但不是等同的。如物體不受外力時,物體不會發生形變,但合外力等於零的條件下物體可能發生形變。

?

高中物理必修壹重點知識(三)

 1.兩種電荷、電荷守恒定律、元電荷:(e=1.60?10-19C);帶電體電荷量等於元電荷的整數倍。

 2.庫侖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點電荷間的作用力(N),k:靜電力常量k=9.0?109N?m2/C2,Q1、Q2:兩點電荷的電量(C),r:兩點電荷間的距離(m),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3.電場強度:E=F/q(定義式、計算式){E:電場強度(N/C),是矢量(電場的疊加原理),q:檢驗電荷的電量(C)}

 4.真空點(源)電荷形成的電場E=kQ/r2 {r:源電荷到該位置的距離(m),Q:源電荷的電量}

 5.勻強電場的場強E=UAB/d {UAB:AB兩點間的電壓(V),d:AB兩點在場強方向的距離(m)}

 6.電場力:F=qE {F:電場力(N),q:受到電場力的電荷的電量(C),E:電場強度(N/C)}

 7.電勢與電勢差:UAB=?A-?B,UAB=WAB/q=-?EAB/q

 8.電場力做功:WAB=qUAB=Eqd{WAB:帶電體由A到B時電場力所做的功(J),q:帶電量(C),UAB:電場中A、B兩點間的電勢差(V)(電場力做功與路徑無關),E:勻強電場強度,d:兩點沿場強方向的距離(m)}

 9.電勢能:EA=q?A {EA:帶電體在A點的電勢能(J),q:電量(C),?A:A點的電勢(V)}

 10.電勢能的變化?EAB=EB-EA {帶電體在電場中從A位置到B位置時電勢能的差值。}

 11.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變化?EAB=-WAB=-qUAB (電勢能的增量等於電場力做功的負值。)

 12.電容C=Q/U(定義式,計算式) {C:電容(F),Q:電量(C),U:電壓(兩極板電勢差)(V)}

 13.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C=?S/4?kd(S:兩極板正對面積,d:兩極板間的垂直距離,?:介電常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