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覓知音》
作者:春秋戰國 伯牙
勢利交懷勢利心,斯文誰復念知音。
伯牙不作鐘期逝,千古令人說破琴。
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
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白話譯文:
在用權勢和財利來相互交集的人,心中必然是勢利的。文人中的人誰還能想起當年的知音。鐘子期死後,伯牙認為世上再也沒有知音了。他便折弦摔琴。從此再也不彈琴了。這邊是千古流傳的伯牙碎琴的故事。
摔碎了用玉和鳳尾裝飾的琴,心中倍感淒涼,鐘子期不在的以後我(伯牙)又能為誰彈奏呢。面容和靄的的人都可以是朋友,但是能遇到知音則是難上加難。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春秋時期,俞伯牙擅長於彈奏琴弦,鐘子期擅長於聽音辨意。有次,伯牙來到山中遊覽時,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滯留在巖石之下,心裏寂寞憂傷,便拿出隨身帶的古琴彈了起來。剛開始,他彈奏了反映連綿大雨的琴曲;接著,他又演奏了山崩似的樂音。
恰在此時,樵夫鐘子期忍不住在臨近的壹叢野菊後叫道:“好曲!真是好曲!”原來,在山上砍柴的鐘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聽到伯牙彈琴,不覺心曠神怡,在壹旁早已聆聽多時了,聽到高潮時便情不自禁地發出了由衷的贊賞。
俞伯牙鐘子期意合知音,結為兄弟。約定來年江邊相見。當俞伯牙按期來到江邊時,鐘子期已病故。伯牙聞知,淚如湧泉,並割斷琴弦,雙手舉琴向祭石臺上壹摔,摔得玉軫摧殘,金徽零亂。老者驚問:“先生為何摔此琴?”伯牙道:“摔破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