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人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註釋太乙:印終南山。
天都:帝都。此指長安。
分野:將天上星宿配地上州國,稱“分野。”
解釋終南山高聳人雲,與天帝都城接近。山巒延綿不絕,遙遙伸向海濱。回望山下白雲滾滾連成壹片,鉆進青靄,眼前霧團杳然不見。終南山脈雄闊高大,中峰能分隔星宿州國。高山低谷千差萬別,陰晴涼熱殊異難同。我想尋人家投宿,隔著河川高聲問樵夫。
解析此詩歌詠了終南山的雄偉。王維寫景之作,壹般取境不大,他往往在壹種相對狹小的空聞中描繪清秀寧靜的事物。像這樣的寫景宏大之作在他的集子裏是不多見的。詩的頭二句寫終南山的高峻和廣闊:主峰太乙接近天帝所居之處,其高峻可想:山巒連綿直到海邊,其廣闊可知。這兩句極其誇張,寫出了終南山的雄偉氣勢。詩的第二聯承第壹聯而言:白雲四望如壹,見山之高;青雲走近去就看不見了,見山之廣。第三聯又突出重點,極寫山的廣闊:以終南山的中峰為標誌,東西就屬於兩個不同的星宿的分野;在同壹時間內,各個山谷之間的陰晴也不相同。這壹聯是從寫其他事物側面突出終南山的連綿寬廣的。這麽寬廣的終南山上,人煙稀少,想要找有人的地方去歇宿,須隔著山溪問樵夫才可得知。
全詩從它的主峰開始寫起,由點及面,層層疊疊鏑展開來,有正面寫,有側面寫,十分形象地把氣勢雄偉的終南山寫出來了。如壹幅潑墨山水畫,不斤斤於細節描寫,而滿紙雲煙,磅礴巍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