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蓬頭稚子學垂綸的下壹句

蓬頭稚子學垂綸的下壹句

蓬頭稚子學垂綸的下壹句是什麽?

側坐莓苔草映身。

壹、原文:

《小兒垂釣》

唐代: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二、譯文:

壹個頭發蓬亂、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邊學釣魚,側身坐在青苔上綠草映襯著他的身影。

聽到有過路的人問路,小孩漠不關心地擺了擺手,不敢回應路人生怕驚動了魚兒。

擴展資料

壹、創作背景

本首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小兒垂釣》是胡令能到農村去尋找壹個朋友,向釣魚兒童問路後所作。

二、賞析

《小兒垂釣》是壹首以兒童生活為題材的詩作,詩寫壹“蓬頭稚子”學釣魚,“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小兒招手,想借問打聽壹些事情,那小兒卻“怕得魚驚不應人”,真是活靈活現、惟妙惟肖,形神兼備,意趣盎然。其藝術成就絲毫不亞於杜牧著名的《清明》壹詩。

在唐詩中,寫兒童的題材比較少,因而顯得可貴。這首七覺寫小兒垂釣別有情趣。詩中沒有絢麗的色彩,沒有刻意的雕飾,就似壹枝清麗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淺易的敘述中透露出幾分純真、無限童趣和壹些專註。此詩不失為壹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備的描寫兒童的佳作。

三、作者簡介

胡令能,唐詩人,隱居圃田。唐貞元、元和時期人。家貧,年輕時以修補鍋碗盆缸為生,人稱“胡釘鉸”。他的詩語言淺顯而構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濃,現僅存七絕4首。唐貞元、元和時期人。莆田隱者,唐詩人少為負局鎪釘之業。夢人剖其腹,以壹卷書內之,遂能吟詠,遠近號為胡釘鉸。詩四首,皆寫得十分生動傳神、精妙超凡,不愧是仙家所贈之詩作。

蓬頭稚子學垂綸的下壹句是什麽

蓬頭稚子學垂綸的下壹句是:側坐莓苔草映身。

這是是唐代詩人胡令能的《小兒垂釣》中的詩句。

全詩如下: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蓬頭稚子學垂綸的下壹句是什麽?

問答,漢語詞語,意思為提問和解答,壹個過程。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蓬頭稚子學垂綸的下壹句是什麽?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蓬頭稚子學垂綸的下壹句是側坐莓苔草映身。

原文

小兒垂釣

作者胡令能

朝代唐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註釋

1、蓬頭:形容小孩可愛。

2、稚子:年齡小的、懵懂的.孩子。

3、垂綸:釣魚。

4、綸:釣魚用的絲線。

5、莓:壹種野草。

6、苔:苔蘚植物。

7、映:遮映。

8、借問:向人打聽。

9、魚驚:魚兒受到驚嚇。

10、應:回應,答應,理睬。

譯文

壹個蓬頭發蓬亂、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邊學釣魚,側著身子坐在草叢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聽到有過路的人問路,小孩漠不關心地擺了擺手,生怕驚動了魚兒,不敢回應過路人。

蓬頭稚子學垂綸的下壹句是側坐莓臺草映身。

蓬頭稚子學垂綸的下壹句古詩是什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出自胡令能的《小兒垂釣》。

小兒垂釣

作者胡令能

朝代唐代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小兒垂釣》是唐代詩人胡令能所寫的壹首七言絕句。此詩描寫壹個小孩子在水邊聚精會神釣魚的情景。詩人通過描寫典型細節,極其傳神地再現了兒童那種認真、天真的童心和童趣。前兩句敘述、描寫,從外形著筆,是實寫;後兩句詩側重神態來寫。全詩從形神兩方面刻畫了垂釣小兒栩栩如生的形象,言辭流暢,清新活潑,寥寥數語便繪出壹幅童趣盎然的圖畫,頗具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