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的原文和翻譯如下:
原文:
司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長卿。少時好讀書,學擊劍,故其親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學,慕藺相如之為人,更名相如。以貲為郎,事孝景帝,為武騎常侍,非其好也。會景帝不好辭賦,是時梁孝王來朝,從遊說之士齊人鄒陽、淮陰枚乘、吳莊忌夫子之徒,相如見而說之,因病免,客遊梁。
翻譯:
司馬相如是蜀郡成都人,字長卿。小時候愛好讀書,學習擊劍,所以他的父母給他起名為犬子。司馬相如完成學業後,仰慕藺相如的為人,因此改名為相如。他憑借家中資財而被征為郎官,侍奉孝景帝,做了武騎常侍,但這並非他的喜好。
恰好孝景帝不喜好辭賦,這時梁孝王前來朝見,跟隨著遊說之士齊人鄒陽、淮陰枚乘、吳莊忌諸先生壹起遊玩,司馬相如見到他們後很欣賞他們,因此托病免官,在梁國客遊。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的故事特色:
1、生動的人物描繪:司馬遷在描述司馬相如的生平時,充分展示了他的才華和個性。通過對司馬相如的學習經歷、工作經歷、性格特點等方面的描述,讀者可以深入了解這位歷史人物的成長歷程和思想內涵。這種生動的人物描繪方式使得故事更加真實、可信。
2、豐富的情節安排:故事中充滿了各種情節沖突和轉折,使得整個故事更加緊湊、有張力。例如,司馬相如最初對做官並無興趣,但為了生活而不得不接受郎官職務,這時的他還是壹個清貧的讀書人。後來他因病免官,在梁國客遊時被梁孝王招攬,得以與鄒陽、枚乘等遊說之士壹起遊玩,並因此而欣賞他們。這些情節沖突和轉折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勝。
3、獨特的藝術風格:司馬遷在撰寫《史記》時,采用了獨特的藝術風格,以簡練、樸素的語言表達歷史的真實,使得讀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歷史事件和人物。在《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司馬遷通過對司馬相如的生平和創作歷程的描述,展現了他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歷史觀。這種獨特的藝術風格使得《史記》成為中國古代史書中最具文學價值的壹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