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濟陰之賈人,渡河而亡其舟,棲於浮苴之上,號焉。有漁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賈人急號曰:“我濟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爾百金!”漁者載而升諸陸,則予十金。漁者曰:“向許百金,而今予十金,無乃不可乎!”賈人勃然作色曰:“若漁者也,壹日之獲幾何?而驟得十金猶為不足乎?”漁者黯然而退。他日,賈人浮呂梁下,舟薄於石又覆,而漁者在焉。人曰:“盍救諸?”漁者曰:“是許金而不酬者也。”艤而觀之,遂沒。(明·劉基·《郁離子·尚誠篇》)
譯文從前,濟水的南面有個商人,渡河時從船上落下了水,停留在水中的浮草上,在那裏求救。有壹個漁夫用船去救他,還沒有靠近,商人就急忙嚎叫道:“我是濟水壹帶的大富翁,妳如果能救了我,我給妳壹百兩金子。”漁夫把他救上岸後,商人卻只給了他十兩金子。漁夫說:“當初妳答應給我壹百兩金子,可現在只給十兩,這豈不是不講信用麽?”商人勃然大怒道:“妳壹個打魚的,壹天的收入該有多少?妳突然間得到十兩金子還不滿足嗎?”漁夫失望地走了。後來有壹天,這商人乘船順呂梁湖而下,船觸礁沈沒,他再壹次落水。正好原先救過他的那個漁夫也在那裏。有人問漁夫:“妳為什麽不去救他呢?”漁夫說:“他就是那個答應給我壹百兩金子而不兌現承諾的人。”漁夫撐船上岸,遠遠地觀看那位商人在水中掙紮,商人很快就沈入水底淹死了。
點評人無信不立。既然答應別人的事,就要兌現承諾。言而無信,必失信於人。“濟陰之賈人”就是因為不信守承諾,當他再次遇到險情時,無論他怎樣對漁夫承諾,漁夫都不會再聽他的話去救他,最終把自己最為寶貴的生命丟掉了。看來,“承諾是金”這句話壹點都不假。
2. 濟陰之賈人 這個文言文怎麽翻譯從前,濟陰有個商人,渡河時從船上落下了水,停留在水中的浮草上,在那裏求救。
有壹個漁夫用船去救他,還沒有靠近,商人就急忙嚎叫道:“我是濟水壹帶的大富翁,妳如果能救了我,我給妳壹百兩銀子。” 漁夫承載著他並把他救上岸後,商人卻只給了他十兩銀子。
漁夫說:“當初妳答應給我壹百兩金子,可現在只給十兩,恐怕不可以吧!” 商人勃然大怒道:“妳壹個打漁的,壹天的收入能有多少?妳突然間得到十兩銀子還不滿足嗎?”漁夫失望地走了。 後來有壹天,這商人乘船順呂梁湖而下,船觸礁沈沒,他再壹次落水。
正好原先救過他的那個漁夫也在那裏。 有人問漁夫:“妳為什麽不去救他呢?” 漁夫說:“他是不兌現承諾的人。”
漁夫站著觀看那位商人在水中掙紮,商人就沈入水底淹死了。
3. 文言文《濟陰之賈人》濟陰之賈人,渡河而亡其舟,棲於浮苴之上,號問題壹:解釋下列帶括號的字!①賈人急號曰(嚎叫 ) ②予爾百金(我給妳百金 )問題二:翻譯!漁者載而升諸陸漁夫把他救上岸問題三:請用'/'給下列文字標出停頓號!賈 人 浮 呂 梁 下/ 舟 薄 於 石 又 覆/ 而 漁 者 在 焉 商人乘船順呂梁湖而下,船觸礁沈沒,他再壹次落水.正好原先救過他的那個漁夫也在那裏問題四:按要求填空!與‘向許白金’中的‘向’相對的詞是:今(當初妳答應給我壹百兩金子)與‘舟薄於石又覆’相呼應的詞語是:渡河賈人許白金而酬十金的原因是:壹個打魚的,壹天的收入沒有十金(用自己的話概括)漁人見死不救的原因是:商人不講信用 (用自己的話概括)。
4. 《重財輕信》(文言文)譯文作者為明朝的劉基原文第壹句話為:濟濟陰之賈人原文 濟陰之賈人,渡河而亡其舟,棲於浮苴之上,號焉.有漁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賈人急號曰:"我濟陰之巨室也,能救我,予爾百金!"漁者載而升諸陸,則予十金.漁者曰:"向許百金,而今予十金,無乃不可乎!"賈人勃然作色曰:"若,漁者也,壹日能獲幾何?而驟得十金,猶為不足乎?"漁者黯然而退.他日,賈人浮呂梁而下,舟薄於石又覆,而漁者在焉.人曰:"盍救諸?"漁者曰:"是許金不酬也."立而觀之,遂沒.譯文:濟陰有位商人,渡河的時候沈了船,危急中只好伏在河中漂著的枯草上呼救.壹位漁夫駕著小舟去救他,不等船劃到跟前,商人就急忙大喊:“我是濟上的大戶,妳能救了我,我送給妳壹百兩銀子.” 漁夫用船把他載到岸上去以後,他卻只給了漁夫十兩銀子.漁夫問他:“我救妳的時候妳親口許給我壹百兩銀子,可是現在只給十兩,這恐怕不合理吧?”商人馬上變了臉說:“妳是個打漁的,壹天能有多少收入?現在壹下子得了十兩銀子,還不滿足嗎?”漁夫很不高興地走開了.過了些日子,這位商人坐船沿著呂梁河東下,船撞在礁石上又沈了,而那位漁夫剛好在他沈船的地方.有人見漁夫沒動,便問他:“妳怎麼不去救救他?”漁夫輕蔑地回答說:“這是那位答應給我百兩銀子卻又說不算的人.”於是,漁夫把船停在岸邊,看著那位商人在水裏掙紮了壹陣就沈沒於河水之中了.…。
5. 賈人渡河練習題濟⑦陰之賈人①,渡河而亡其舟,棲於浮苴②之上號焉原文濟⑦陰之賈人①,渡河而亡其舟,棲於浮苴②之上號焉.有漁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賈人急號曰:“我濟陰之巨室⑩也,能救我,予爾百金.”漁者載而升諸③陸,則予十金.漁者曰:“向許百金,而今予十金,無乃不可乎④?”賈人勃然作色曰:“若,漁者也,壹日之獲幾何?而驟得十金,猶為不足乎?”漁者黯然⑤而退.他日,賈人浮呂梁而下,舟薄⑥於石又覆,而漁者在焉.人曰:“盍⑧救⑨諸?”漁者曰:“是許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觀之,遂沒. ①賈人:商人. ②苴:枯草. ③諸:相當於“之於”或“之乎”. ④無乃不可乎:恐怕不行吧. ⑤黯然:失望的樣子.⑥薄:撞.⑦濟:水名 ⑧盍:何不 ⑨諸:他意思從前,濟水的南面有個商人,渡河時從船上落下了水,停留在水中的浮草上,在那裏求救.有壹個漁夫用船去救他,還沒有靠近,商人就急忙嚎叫道:“我是濟水壹帶的大富翁,妳如果能救了我,我給妳壹百兩金子.”漁夫把他救上岸後,商人卻只給了他十兩金子.漁夫說:“當初妳答應給我壹百兩金子,可現在只給十兩,這豈不是不講信用麽?”商人勃然大怒道:“妳壹個打魚的,壹天的收入有多少?妳突然間得到十兩金子還不滿足嗎?”漁夫失望地走了.後來有壹天,這商人乘船順呂梁湖而下,船觸礁沈沒,他再壹次落水.正好原先救過他的那個漁夫也在那裏.有人問漁夫:“妳為什麽不去救他呢?”漁夫說:“他就是那個答應給我壹百兩金子而不兌現承諾的人.”漁夫撐船上岸,遠遠地觀看那位商人在水中掙紮,商人很快就沈入水底淹死了.向————今舟蒲於石又覆————渡河而亡其舟商人許金不酬,失信於人,終遭滅頂之災,活該! 漁者財迷心竅,見死不救,只圖壹時痛快,有罪! 旁觀者明哲保身,指手畫腳,不願救死扶傷,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