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樹對大松樹說:“餵,朋友,妳看我長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妳呢?”大松樹沒有回答。
小松樹的話被風伯伯聽到了。風伯伯摸著小松樹的頭說:“孩子,山下的松樹比妳高多了。妳能看得遠,那是大山爺爺把妳托起來的呀!”
小松樹聽了,慚愧地抵下了頭。
教案
教學要求: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做人要謙虛謹慎,不可盲目自滿,看不起別人。
重、難點: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風伯伯對小松樹說的話。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壹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並能正確、美觀地在田字格中書寫。
3、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壹、導入
今天,我們要學壹篇非常有趣的故事。
1、板書課題。
2、讀準“松”的平舌音、翹舌音。
3、齊讀課題。
4、讀了課題後,妳想知道些什麽?
二、初讀課文
1、放多媒體動畫,聽故事。
2、自由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再讀課文,標上小節號,畫出生字詞。
生按要求自學課文,師巡視指導。
4、檢查自學效果。
5、正音。
聽:是後鼻音。
呢:讀輕聲。
慚:讀平舌音。
伯伯:第二個伯讀輕聲。
(1)自讀,同座位互相讀,互相糾正。
(2)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3)把生字詞帶入課文中再讀壹讀,把課文讀通順,碰到長句子多讀幾遍。
(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同糾正,評議。
(5)以下幾個詞作重點指導:
“地方”、“孩子”、“爺爺”等詞語的第二個音節讀輕聲。
三、初步理解課文
1、再次指名朗讀課文。
2、課文主要講了什麽內容?
(1)剛開始學課文時,妳們提的問題已經弄懂了哪些?
(2)剩余的問題,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課文,弄懂它們。
四、教學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讀生字字音,鞏固字音。
2、教學新偏旁。
孩:“孩子”所以就是子字旁,與“子”有什麽區別?
3、自學課後的生字筆順表,並試著描紅。
4、反饋檢查:“孩”、“比”的筆順。
妳們怎麽記住這些生字呢?還有什麽值得註意地方呢?師作重點指導:
低;不能忘記最後壹筆點。
孩:子字旁要分三筆寫成,第三筆是提。
5、指導寫字。
6、怎樣把這些生字寫美觀呢?妳有什麽要提醒大家的呢?
7、師在學生說的同時,重點指導以下幾個字:
答:中間的“人”要寫得舒展壹點,能包住下面的部分。
孩、低、聽、伯:都要寫得左窄右寬。
多:第二個“夕”橫撇要寫長些。
8、生描紅、仿寫,師巡視指導。
教學後記:本課的生字學生掌握的較好,“慚愧”這詞學生較難認讀。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能分角色朗讀課文,並能讀出不同的語氣。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做人要謙虛謹慎,不可盲目驕傲自滿的道理。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大松樹、小松樹和風的頭飾。
教學過程:
壹、復習
1、抽讀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
1、細讀第1自然段
這兩棵壹大壹小的松樹長在哪裏呢?
齊讀第1自然段。
2、細讀第2自然段。
(1)自讀第2自然段,邊讀邊想:妳知道了什麽?
(2)妳是從哪些詞語中讀出小松樹很看不起大松樹呢?
(3)生壹邊找出相應的詞語,師壹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些詞語。
(4)妳能壹邊讀壹邊把小松樹說這話時的神態表演出來嗎?
(5)自己練讀,指名讀,評議。
(6)有感情朗讀小松樹的話。
(7)這時大松樹沒有回答,它會想些什麽呢?
3、細讀第3自然段
(1)小松樹的這番話被風伯伯聽見了,師範讀第3自然段。
(2)通過風伯伯的話,妳知道了什麽?
(3)風伯伯對小松樹怎樣?妳從哪些詞中讀出來的?
(4)有感情練讀風伯伯的話。
(5)齊讀第3自然段。
4、細讀第4自然段。
(1)小松樹聽了風伯伯的話後,(生齊讀第4自然段)
(2)妳能學學小松樹的樣子嗎?
(3)這時他會想些什麽呢?
(4)請妳代表小松樹,再向大松樹說句話好嗎?
5、現在,小松樹不再看不起別人,變成了壹個又謙虛又懂禮貌的孩子了。
(1)分角色朗讀、表演
(2)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評議。
(3)發頭飾,自由組合表演。
(4)指名上來表演。
(5)評選演員。
板書設計
教學後記:
1、學生能夠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不同的語氣。
2、通過學習課文,學生懂得了做人要謙虛,不可盲目自滿,看不起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