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碘[131I]治療甲亢最重要的並發癥是永久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癥,治療後時間越長,發生率越高,國外發病率每年約遞增2%-3%,我國約為1.0%左右。
3.碘[131I]治療甲狀腺癌轉移竈,由於劑量較大可出現下列的不良反應:胃腸道反應(惡心和嘔吐),壹過性骨髓抑制,放射性唾液腺炎,急性甲狀腺危象,治療後3天左右可以發生頸部疼痛和腫脹,吞咽時疼痛,喉部疼痛及咳嗽,用止痛藥後往往不易生效,治療後2-3個月可發生頭發暫時性脫落等。
急救治療
在放射性碘內汙染事故時,應先搶救危及生命的損傷(如休克,大出血等)的前提下,壹旦判定有放射性碘的汙染,立即服用穩定性碘制劑,含穩定性碘的化合物可阻止吸入血的放射性碘進入甲狀腺,減少放射性碘在甲狀腺的吸收與蓄積,提高其排出的速率,減少甲狀腺的吸收劑量,此法運用得當可使甲狀腺吸收量降低數十倍,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後對電站附近居民發放KI口服,使甲狀腺吸收量降低5至20倍,壹般服用碘化鉀後5到30min可阻斷甲狀腺對放射性碘的吸收,使進入人體內的放射性碘隨尿排出,服用碘化鉀時間和劑量很重要,直接影響了對甲狀腺防護效果。
服用碘化鉀時間以放射性碘的汙染前12h到汙染後4h均有明顯效果,實踐表明,人服用碘化鉀100mg,多次攝入,每天可服用碘化鉀100mg可連續服用,壹般不超過10d,兒童為成人的1/10至1/3嬰兒與胎兒對碘較為敏感,對嬰兒與孕婦要慎用碘化鉀。長期服用碘,可出現碘中毒癥狀,如流涕,流淚,水腫等。停藥後壹般可自行緩解。對碘過敏者以及嚴重心臟病,腎病及肺結核病患者不宜服用。在缺少碘化鉀的情況下,可服用碘酸鉀,碘含片,海帶代替。用碘酒塗抹皮膚也有壹定的保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