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人稱“情誼契合、親如兄弟”的朋友為什麽
金蘭之交 結誼是壹種人際關系,又稱上契、認幹親、結幹親、拜幹親,“誼”是指情誼,“契”是指契約,是兩個或以上沒有血緣關系的人結為壹種擬親屬的關系,稱為誼親,又稱契親、幹親,俗稱幹字輩,彼此以親情維系,可以是長輩和幼輩,也可以是同輩。通常友上加親,亦友亦親,關系比壹般的遠親和壹般的朋友更密切。同輩的結誼又稱結拜、結義、換帖。 蘭花被稱為君子之花,其香被喻為王者之香。蘭花這古已有之的香祖地位,使得長久以來人們習慣於把比較神聖的事情與蘭沾上壹些邊,比如說“金蘭之交”。 金蘭說法來自《世說新語·賢媛》“山公與嵇、阮壹面,契若金蘭”,這個說法大概來自於:《易·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什麽意思呢,就是說朋友交情深厚,後來,根據這些個典故,朋友間情投意合,進而結為異生兄弟或姐妹,稱結金蘭(契若金蘭)。以前的規矩,義結金蘭後,要交換譜貼,叫金蘭譜或叫蘭譜,因此還有壹個說法叫做“換貼”,也是兩個人拜把子結金蘭的意思。 按照習慣,結拜的時候按人數各用壹沓紅紙寫出每人姓名、生日、時辰、籍貫及父母、祖及曾祖三代姓名的《金蘭譜》,然後擺上天地牌位,根據年齡的大小,依次焚香叩拜,壹起讀誓詞。比如武俠小說經常看見的“黃天在上,今日某某和某某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