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造物無言卻有情,每於寒盡覺春生是什麽意思

造物無言卻有情,每於寒盡覺春生是什麽意思

1、“造物無言卻有情,每於寒盡覺春生”出自清代張維屏的《新雷》。意思是——

大自然雖然默默無言,但卻有情,寒盡而帶來春天,悄悄地安排好萬紫千紅的百花含苞待放。在這寂靜之中,正蘊蓄著巨大的爆發力量,就等那壹聲震撼人心的春雷。

春雷炸響,展現在人們面前的,將是壹個春花盛開、萬紫千紅的新的世界!流露出詩人迎接新世界來臨的喜悅心情。

2、附原文:

新雷①

清.張維屏

造物無言卻有情②,

每於寒盡覺春生;

千紅萬紫安排著③,

只待新雷第壹聲。

註釋

①這首詩作於道光四年(1824)春初,寫春將到的喜悅.詩人以自然喻人事,在對新雷的期待和春天的歡呼中,透露出作者渴望社會新變的心情.小詩短短四句,寓理於情,清麗可喜,耐人尋味.

②“造物”句:《論語·陽貨》:“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詩本此.造物,指天.

③著:同“著”,助詞.

3、作者簡介:

張維屏(1780-1859年),字子樹,號南山,又號松心子,晚號珠海老漁,廣東番禺(今廣東省廣州市)人。嘉慶九年(1804年)中舉人,道光二年(1822年)中進士,因厭倦官場黑暗,於道光十六年(1836年)辭官歸裏,隱居"聽松園",閉戶著述。

張維屏少時就有詩才,聞名鄉裏。鴉片戰爭爆發後,張維屏目睹英國對中國的野蠻侵略,激發了愛國熱情,寫出了歌頌三元裏人民抗英鬥爭的《三元裏》,贊揚陳連升、葛雲飛、陳化成捐軀報國的《三將軍歌》等。這些詩篇在當時流傳很廣,影響很大,成為鼓舞愛國主義的有力武器,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研究鴉片戰爭史的可貴資料。已故的著名文學家阿英(錢杏邨)曾稱贊張維屏的這些詩是鴉片戰爭中"最具有燦爛不朽光輝"的"英雄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