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做人以真,待人以善,示人以美,永遠保持壹顆童心,做孩子們的好朋友,教師要學會釋放對孩子的愛。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幼兒園中班教學活動教案,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幼兒園中班教學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自己的小手,知道手能做很多的事情。
(2)、激發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願望。
(3)、幫助幼兒初步掌握保護手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活動重點:引導幼兒通過活動了解認識自己的小手
活動難點:引導幼兒說出手能做很多的事情
活動準備:電腦課件、錄音機、磁帶、紙、水彩、橡皮泥、紙偶等
活動過程
(壹)猜謎語引出課題。
1、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猜壹個謎語:兩棵小樹十個叉,不長葉子不開花,又能寫來又能畫,天天幹活不說話。(手)請幼兒猜壹猜。引出課題
2、手影遊戲教師用手表演幾樣幼兒感興趣的東西如:烏龜,大雁,孔雀,猴子,白兔等,讓幼兒猜,然後邀請幼兒和教師壹起手影表演,同時模仿動物的聲音,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二)認識我們的小手
“小朋友剛才我們用什麽做的手影遊戲啊?”引入本環節。教師戴紙偶講手指寶寶的故事,然後問:"小朋友這個故事好聽嗎?妳們喜歡手指寶寶嗎?它也在妳們身上,我們來找壹找它?看看它是誰啊?請小朋友伸出手來看壹看。"
1、看壹看:啟發幼兒觀察,然後說出手上有什麽?(手上有手心、手背、手指等)
2、比壹比:啟發幼兒說出手指的名稱,並比較不同,引導幼兒與同伴、老師的手進行比較。
(三)玩遊戲:隨音樂和老師壹起玩《小手拍拍》。
(四)看電腦課件,讓幼兒說壹說畫面中的人們都用雙手在做什麽?再聯系實際說壹說妳知道手都能做什麽?激發幼兒用語言來表達手能做許多事情,教育幼兒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把自己的小手變成最能幹的小手。
(五)幼兒自選材料用手進行操作。如折紙、畫畫、泥塑等。然後說壹說妳是怎樣用手做事情的?
(六)討論: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小手?
幼兒討論後,教師小結:教育幼兒勤剪指甲;不吸吮手指;不玩刀子,剪子等;冬天洗完手要抹護手霜,出門要戴棉手套。
(七)結束活動小朋友都知道了怎樣保護自己的小手,小手很高興,下面我們壹起來唱壹唱,誇誇我們能幹的小手吧!歌曲《我有壹雙小小手》。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提醒、督促幼兒學著自己的事自己做。
幼兒園中班教學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運動能使身體健康。
2、知道做事要堅持到底。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能簡單復述故事。
活動過程:
壹、引入
師:今天我想問問小朋友們,妳們知道什麽叫減肥嗎?
妳們認識的人中有誰在減肥的嘛?他為什麽要減肥?用什麽方法減肥?
胖會給他們帶來什麽麻煩?
師:胖有那麽多壞處呀,所以這只胖胖兔也要減肥了,想知道他是用什麽方法減肥的嗎?聽了這個故事妳們就知道了。
二、理解故事。
1、教師口述故事:故事《胖胖兔減肥》
2、提問。
故事講完了,先問問小朋友,這個故事的名字叫什麽?我們壹起說:《胖胖兔減肥》
那胖胖兔想用什麽辦法減肥的呢?打籃球,恩,打籃球是壹個很好的運動方法,可以讓胖胖兔變成了運動員小兔,讓身體變得更加健康。
可是他會打籃球嗎?當然不會了,他從來不運動怎麽可能會打籃球呢?
後來是誰給胖胖兔想了個好辦法呀?袋鼠
聰明的袋鼠想了個什麽好方法?先學習拍球。
可是胖胖兔連拍球都不會呀,拍著拍著就滾遠了,小朋友們在學拍皮球的時候是不是這樣的呀?是的。
那妳是用什麽好辦法解決的?
那故事裏的小袋鼠想的是怎麽樣的好辦法?
有了小袋鼠那麽好的辦法,胖胖兔是不是聽了這個好辦法,就壹下子就學會了呀?我請小朋友來告訴我她是怎麽學會的?
原來要學會拍皮球那麽麻煩呀幹脆就不要學了,胖胖兔為什麽還要堅持下去?
因為呀不管做什麽事情,都要堅持到底,如果說我們小朋友學習拍球,學到壹半就跟老師說:“那麽累的,我要投降了,不要練了”,那他就永遠學不會了,其他小朋友今天不會拍,沒關系,我們認真練,練多了堅持下來了就會了,等到其他小朋友我們都在玩皮球的時候,這個小朋友就只好站在旁邊看別人玩了。就像故事裏,胖胖兔每天堅持下來,後來成功沒有?成功了,胖胖兔變成了運動員小兔。
三、總結
我們小朋友像當胖胖兔還是運動員小兔呢?
那妳有沒有什麽好辦法可以減肥的?
有那麽多好辦法,我們平時在幼兒園壹定要積極鍛煉身體才能變成運動小兔,健健康康的。
活動反思:
1、引入環節較生活化,能引起幼兒***鳴,展開討論。
2、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避免“瘦瘦的才好”之類的語言,壹面誤導幼兒只有很瘦才健康。
3、結尾部分可以配合動作,如幼兒說“可以打羽毛球”,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壹起來做做這個動作。後半部分幼兒註意下降,可以通過“動”來吸引幼兒的註意力。
附:故事《胖胖兔減肥》
胖胖兔從來不運動,長得越來越胖,走起路來都呼哧呼哧喘氣。終於有壹天,它要去籃球場運動運動。袋鼠奇怪地問:“胖胖兔,妳來幹嗎?”胖胖兔說:“學打籃球呀!”袋鼠說:“打籃球先要學會拍球。”“啊,這麽簡單。”胖胖兔學著袋鼠的樣子拍起籃球來。可是,剛拍了壹下,籃球就滾跑了。再撿起來壹拍,籃球又滾跑了。袋鼠在地上畫了壹個圈:“妳站在裏面,不許拍到圈外,每次連著拍10下。”“1、2、3,我累死了!”胖胖兔拍了三下,就拍得手發軟,腿發抖。第二天胖胖兔拍了5下,就累得坐在地上。胖胖兔站起來接著拍。拍著拍著,籃球聽話了,不會到處亂滾了。壹下兩下三下,胖胖兔可以連著拍10下了。胖胖兔越拍越有趣,每天都來拍球。幾天以後,胖胖兔變成了運動員小兔,走起路來再也不會呼哧呼哧喘粗氣了。
幼兒園中班教學活動教案3
活動目標:
1.幫助小朋友了解火災結人類帶來的危害。
2。對幼兒進行用電、防火、燃氣安全等教育,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
3。學習著火時的急救措施,發現火情及時撲救或報告。
活動重點:
對幼兒進行防火教育。
活動難點:
掌握身上著火時的自救方法:
活動準備:
火災錄像或圖片、帶夾子的紅手絹壹塊、空臉盆壹個、玩具電話壹部。
活動過程:
壹.看錄像或圖片,讓小朋友了解火災給人類帶來的災難。
二.討淪:火災是怎麽引起的?教育小朋友不玩火。
(壹)、用電過程中需要註意哪些安全?不當的使用會導致什麽後果?
小結:現代家庭,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家庭中的電器也越來越多,給我們學習、生活帶來了好多方便及樂趣。但是,如果我們沒有掌握壹定的用電知識,不註意用電安全,就會很危險。所以,我們不要出於好奇,自行拆卸、維修電器,不要私自拉或亂接電線和隨意拆裝電器。使用和操作電器要註意不能濕水,壹旦電器出現故障,應立即截斷電源。
防範措施:
1、家裏的插座、插頭不能亂動。
2、全家外出時要切斷家裏的總電源。
3、不私自拆卸、維修電器。
4、使用和操作電器要註意不能有濕水。
5、壹旦出現電器故障,立即截斷電源。
(二)燃放煙花爆竹要註意哪些安全?
小結:根據國家規定燃放煙花爆竹。到正規商店購買煙花爆竹;在指定的場所燃放煙火爆竹;學生不能單獨燃放;必須在大人的陪同下,由家長燃放;燃放時須遠離火源,註意保護好自身安全。
(三)煤氣和明火的防火安全。
故事導入:2004年11月16日晚,袁媛像平常壹樣在家裏寫作業,袁媛的媽媽攙扶著腳部受傷的爸爸走進浴室,袁媛寫完作業後出來找媽媽連喊幾聲都沒有聽見應答,她來到浴室門口,聽見裏面傳來“嘩嘩”的流水聲,同時聞到壹股煤氣味,她趕快用力推開門,只見父母已雙雙昏倒在浴室的地上。面對此景,袁媛並沒有慌亂,她想起課堂上所學的緊急自救知識,按照了老師教授的方法,迅速關上煤氣閥門,打開門窗,由於現場殘存煤氣,她擔心打電話可能引起爆炸,於是她拿起爸爸的手機,跑到外面打110、120報警後,還撥通了幾個親戚的電話求救。由於搶救及時,袁媛的父母終於從死亡線上被拉了回來。這個故事警示我們,生活中我們應該掌握壹些安全自救的方法。這樣才能夠遠離危險,快樂的生活。但生活中有些人往往忽視了這些問題,上演了壹幕幕人間悲劇。討論: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使用燃氣呢?
防範措施:
1、晚上睡覺前和外出時關閉煤氣總開關。
2、白天家裏有人時,保持廚房窗戶打開,使空氣流通,預防煤氣中毒。
3、使用燃氣熱水器時,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打開廚房窗戶,關門廚房的房門,預防煤氣中毒。
4、發生燃氣中毒後應該迅速關上煤氣閥門,打開門窗。
三.看圖片討論
(1)當房屋或家裏的物品著火時,妳該怎麽辦?(用水、沙、土滅火,打119火警電話報警,向外呼救,想辦法逃出去……)
(2)當妳衣服上著火了怎麽辦?(跳入水中,脫掉外衣,滾動等。)
四.教師小結:當發現火情時,要及時撲救或打119火警電話報警;如果被火圍困,要想辦法逃出去;如果煙霧大,要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彎腰或匍匐前進;衣服著火要趕緊用水澆滅或就地打滾。
五.遊戲“身上著火了””小朋友圍坐壹圈,壹位小朋友手拿壹塊帶夾於的手絹在圈外走,當老師說“著火了”時,拿手絹的小朋友迅速將手絹夾到圈上任壹小朋友的衣服上,表示衣服著火了,“著火”的小朋友迅速想辦法自救,如:就地打滾,脫掉外衣或坐到盆裏。遊戲可反復進行。
活動延伸:
1.向小朋友講述因玩火造成火災的實例。
2.學打火警電話“119”。
幼兒園中班教學活動教案4
教學意圖:
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根據幼兒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加。發展幼兒基本動作、促進身體素質、增強體質、提高身體運動機能,真正促進幼兒健康發展。
教學目標:
1.練習如何平衡、鉆爬、快跑和躲閃的能力,增強動作的協調性。
2.能積極的參與體育活動,準守遊戲規則。
3.鍛煉幼兒手臂的力量,訓練動作的協調和靈活。
4.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團結、謙讓。
5.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誌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教學準備:
1.拱形門兩個、平衡木兩條、籮筐兩個(內放球類),根據幼兒體質條件還可以再設置壹些障礙,如踩樁過溪。
2.壹個大灰狼頭飾。
教學過程:
壹、遊戲:“豬寶寶過橋”
1.豬寶寶們要到外婆家去玩。外婆家很遠,要走過小橋、鉆過山洞才能到達。
2.指導幼兒練習“走小橋”、“鉆山洞”。
二、遊戲:“豬寶寶運西瓜”
1.到了外婆家。外婆看見豬寶寶們可高興啦,說要把好吃的西瓜送給豬寶寶們吃,請把西瓜搬回家吧!
2.討論:回家的路很遠,如果路上遇見大灰狼怎麽辦?(外婆說豬寶寶妳們看見大灰狼時,要立刻蹲下不動,它就不會發現妳們了。)
3.豬寶寶抱著西瓜鉆過山洞、走過小橋,把西瓜壹個壹個運回家。老師扮演大灰狼,當大灰狼出現時小豬立刻蹲下不動,隨便亂動的小豬將被大灰狼抓走。
三、遊戲:“切西瓜”
1.西瓜運完了,讓我們壹起來切個大西瓜嘗壹嘗。
2.“切西瓜”遊戲:幼兒拉手成圓圈(西瓜),請壹名幼兒邊走邊念:“切、切,切西瓜,綠的皮,紅的瓤,我把西瓜壹切二,甜甜的汁水四處淌。”念兒歌的同時,用小手在兩人拉手處做切的動作,念完“淌”字,全體幼兒四散跑開,切西瓜者抓住壹人後,再次開展遊戲,被抓者念兒歌,切西瓜。
3.組成3-4個小圓圈,同時玩“切西瓜”遊戲。
教學結束:
再次復習體育遊戲《切西瓜》。
教學反思:
活動孩子們都十分喜歡,玩的非常開心,參與性非常積極。並在活動中較好地遵守規則,規則明確化,合作與競賽讓幼兒發揮團隊精神。體育活動的目標是發展幼兒的動作,但是單調的導入,會讓幼兒覺得動作的學習枯燥乏味。通過故事情景來吸引幼兒的註意力,引發幼兒的興趣,角色的擔當讓幼兒感受遊戲的快樂。成為活動的真正主人,通過遊戲化活動過程讓幼兒體驗了快樂的運動,快樂的參與。使幼兒明白身體鍛煉是非常快樂的事情。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幼兒園中班教學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沈浮現象。
2、探索並記錄鐵罐子、塑料杯、木棒、紙船、指甲剪、石頭在水中的沈浮狀態。
3、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鐵罐子、塑料杯、木棒、紙船、指甲剪、石頭、臉盆每組各壹份,記錄表每人壹張
重點難點:
探索記錄各物體在水中的沈浮狀態
活動過程:
壹、引入
1、老師給妳們帶來了很多東西,我們來看看有什麽?(展示各種物品)
2、今天我們要來當壹當小小科學家,來做壹個關於沈與浮的實驗,我們要把這些東西壹個壹個地放到水裏面,來看看哪些東西會浮在水面上,哪些東西會沈下去。
二、猜測
在做實驗之前,我們先來猜壹猜。(分別記錄幼兒對各種物體沈浮狀態的猜測結果)
三、幼兒自主探索
現在請小朋友自己來做壹做這個實驗,把桌上的東西壹樣壹樣地放到水裏,要輕輕地放,如果這個東西能浮在水面上,我們就在這個東西的圖片旁邊打勾,如果沈下去了就打X。
四、檢驗猜測
將猜測結果跟幼兒的實驗結果進行對比,然後教師與幼兒壹起來驗證這個猜測結果是否正確。
五、總結
1、妳們知道為什麽有的東西在水裏會沈下去,有的會浮上來嗎?
2、老師要告訴妳們壹個秘密:水裏面有壹種向上推的力量,能把輕的東西舉起來,讓在浮在水上,但是太重的東西,它就舉不動了,所以就沈在水底了。
活動建議:
1、記錄表中多壹行空格,讓幼兒填寫自己的猜測,當幼兒做完實驗的時候可以自己進行對比。
2、在講到沈與浮的時候要向幼兒明確“浮上來,沈下去”這兩個詞組的搭配,有的幼兒會弄不清楚。
3、在幼兒實驗之前,要引導幼兒去發現怎麽樣去做才可以又快又好,這樣幼兒在實驗的時候會有條理壹些。
4、實驗的材料盡量做到每組都相同,避免有些幼兒鉆空子。臉盆裏的水要多壹些,讓幼兒可以明確看到沈與浮的反差,水太少,浮在上面的東西也會感覺有部分浸在水下。
自我反思:
1、事先沒有明確“浮上來,沈下去”這兩個詞組的搭配,所以在實驗結束的時候,會聽到好幾個幼兒說“浮下去,沈上來”,這個問題是我事先沒有考慮到的。
2、有幾組幼兒在做實驗的時候,出現爭搶實驗用品、拿杯子玩水、最後將紙船玩得變成紙漿的現象,這個是我事先沒有明確實驗的註意事項造成的,每壹次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常規問題還是要考慮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