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課文《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教學反思

課文《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教學反思

 作為壹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課文《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教學反思(精選8篇),僅供參考,大家壹起來看看吧。

課文《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教學反思 篇1

 讀這篇科普童話,我喜歡小紅馬的直言,更喜歡小駱駝的媽媽用事實反駁的方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所以,這壹課不僅告訴我們壹些駱駝的知識,更重要地告訴我們如何對待別人在妳面前所說的話。如果從家庭教育方面來看,這篇文章還有內涵著科學的家教方法,也就是說這篇文章,可以引導學生將其帶回去給自己的父母看,讓其父母也悟出壹點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面對他人提出的問題。這壹課也有利於對孩子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我閱讀這篇文章,從上面所說改變了我。那如何用其改變孩子呢?

 課文中小紅馬只說了壹句話,小駱駝最後明白了道理並沒有找小紅馬講述自己並不難看。從這壹點上,我們可以看出,編者沒有把小紅馬置於讓人討厭的境界中。所以,我讀這篇文章,我感覺到小紅馬非常真實,像生活中的許多人那樣真實。如果小駱駝不去照“鏡子”,也許小紅馬不會說,也就是說小紅馬的那些話其實是對小駱駝自我欣賞的壹種否定,我們大人教育孩子不是也常常用到“臭美”壹詞嗎?小紅馬的直言,其實就是讓小駱駝更好的認識自己。生活中不能缺少像小紅馬這樣的人,因為這類人能夠讓好多人清醒,更好地認識自己。

 小駱駝的媽媽是大人了,所以面對孩子的困惑,沒有直接去找小紅馬論理,沒有在孩子面前埋怨小紅馬,而是用事實讓孩子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個性,知道自己的優勢,知道自己原來如此。這是讓孩子長大的壹種教育,是非常人性化的教育,也是非常科學的教育。所以說,孩子父母們可以從這篇文章中學會科學的教育子女的方面。這也是這篇文章給予人的另外壹種收獲。當然這篇文章運用的這個方法,也是每位同學應該有的。在課堂上,老師會提出壹些問題,甚至也會針對妳的缺點提出問題,在家庭裏父母也常常會提出有關問題,在同學間,在社會上這樣的問題肯定也會經常性的出現。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用事實說法,用事實證明自己的觀點,那是再好不過的了。學習這篇課文,孩子們壹定要有著這種收獲,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收獲這壹點並不難,並不需要孩子做多少高難度的事來。

 課文第三自然段是重點段,這段內容需要孩子們多讀多想,甚至識記下來,因為這是壹段科普材料,讓孩子們認識了駱駝。其實這也是本課的壹個閱讀起點,也就是說任何動物都有著自己的生活習性,它們自己的體型等都有著自己生存的特殊理由。孩子們多喜歡小動物,其實這就引領著學生進行探究,把自己的喜歡更理性化。所以,學習這壹課,要把學生引到使用多種工具來認識自己碰到的動物,了解他們,這種學習方法也是孩子最重要的素養。

課文《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教學反思 篇2

 今天輪到我上教研課,按課程進度我選擇了《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這篇課文稍不留神就上成了科學課,要上出語文味來,就必須得花壹番功夫,只可惜自己的道行太淺,於是便借鑒薛法根老師的課。借鑒名師的課看似簡單,實則有很大的難度。我只能模仿到表面的設計框架,所謂形似而神不同。

 課後,師傅說,我總在重復學生的回答,這樣顯得拖泥帶水。我也知道這樣不是很好,有時候是在指導學生把話說完整,更多的時候是在嘴上說,腦子裏飛快的轉,怎樣評價學生這樣的回答。重復學生的話,是在拖延時間。師傅說,這就需要平時練,平時在課堂上就要練如何應對、評價學生的回答,多讀多背壹些好的課堂評價語,到時信手拈來。

 這堂課,前面平淡,不過後面的用“我感到自豪的是”這樣的句式說話,學生的反應達到了高潮。我感到自豪的是我們的祖國有古代四大發明。我感到自豪的是楊利偉駕駛著我們國家自己制造的宇宙飛船到太空遨遊。我感到自豪的是我們國家有長城……學生由自己到家庭到學校再到國家,範圍越拓越廣,這是我始料未及的。壹個學生的發言會刺激另外壹些學生的思維,思維的寬度與深度不斷地向外延伸。

 當時,有壹些學生不舉手,他們壹碰到這樣動腦筋的題目就發呆,我壹邊請其他同學回答,壹邊悄悄地提醒他們再過幾個人就請妳回答,結果好幾個同學回答得相當精彩。我想並不是他們不會,可能壹時沒想到,還有壹種可能就是惰性,反正老師也不會喊到我,我就不想了吧……給學生壹點時間,再給學生壹個限度,可能就會有更精彩的答案。

課文《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教學反思 篇3

 今天,我參加了我校舉行的語文青年教師評優課活動。

 我上了《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壹課。我設計了課上引導學生質疑——解疑這樣壹個教學環節。在我設計時,我想學生通過對比讀1和5兩個小節,應該很快能提出自己內心的疑問:小駱駝的腳掌、睫毛和駝峰在沙漠中分別有什麽作用?

 但欲設和生成之間還有壹段差距,學生提了幾個無價值的問題,後來通過我的引領,最終學生是達到了我的欲設結果,但我還是不得不進行反思,為什麽壹個在我看來如此簡單的問題,對學生來說卻有壹定難度?我想是否因為學生也在揣摩教師的心裏,他其實也很著急,也想知道妳教師究竟想讓我提個什麽問題?這樣反而使學生失去了真正思考的機會,他不是根據課文內容進行思考,而是毫無根據的猜。

 或者反過來說,就是自己在平時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引導還存在許多問題,使學生不能進行有價值的思考。對於中年級的學生來說,應該學會在課堂上善於思考和發現,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而引導學生質疑則也應作為教師日常教學過程中的壹個重要環節,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這方面的訓練。

 其次,我還是覺得自己的對學生的評價語過於貧乏,針對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應該對學生作出鼓勵性的、正確的評價。

課文《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教學反思 篇4

 今年的四月份,我所在的壹所農村小學舉行教學基本功大賽,我躊躇滿誌,比賽前深入鉆研教材,精心備課,只想在比賽中壹展身手。臨近比賽,我在所要上課的班裏做了充分的準備,讓學生反復朗讀所要執教的.課文《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比賽那天,正如我所期待的,學生發言熱烈,課堂氣氛寬松而又活躍,當課即將結束時,我請學生用“我自豪,我是壹匹駱駝,因為……”說上壹句話,學生能聯系課文又結合課外,交流駱駝在各方面的用處。

 隨後,我又遷移這個訓練點,讓學生用“我自豪,因為我……”學生馬上舉手回答道:“我自豪,因為我有壹雙勤勞的手。”我壹聽心想:“這個班百花齊放,有各種各樣特長的學生,何不激勵壹下他們的自信心?”首先讓我看到班長何智鋮舉手了,他在去年的迎春書畫比賽中還得過壹等獎呢?就請他起來回答吧!他也想久旱逢甘霖般的站起來,說道:“我自豪,因為我能在這堂課中讓劉老師感到高興。”這使我震驚,學生在課堂上這麽在乎老師的感受;也使我感到心痛,為了配合老師,他們在課堂上埋沒了自我。

 思考:幾千年的師道尊嚴使得我們的老師壹站到講臺上便失去了自我。常聽孩子們說:“老師和老師在壹起怎麽那樣開心,壹看到我們咋就不會笑了呢?”的確,自覺不自覺地,我們在講臺上展示給學生的是端莊、大方、文雅,似乎給孩子們的不是我們真實的生命,在孩子的內心中產生壹種畏懼感,師生之間隔起了壹道無形的心墻。反思自己的這堂評優課,我老想將自己認為理所當然的答案強加給學生,我想盡了“妙招”,許諾表現好的同學能得到我制作的精美頭飾,烘托了課堂氣氛,課堂上也表現了某種程度的活躍,但不過是學生對公開課而萌發的表現欲望。

 學生按教師計劃的過程表演,激發了學生淺表的興奮,但學生收獲的是課本的知識和課文中蘊涵的思想教育,享受的是“戴著枷鎖跳舞的愉悅”。因為他們憑自己的經驗,平時課堂上讓學生選擇學習內容,在老師的“引導”下,選來選去還是選到老師既定的內容上,老師讓學生“質疑問難”,但總是表揚正中下懷的學生或者老師將學生的疑問拋在壹邊,出示自己的問題讓學生思考,顯然質疑變得流於形式,老師儼然是問題的提出者,而學習的真正主人——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問題。

 學生摸透了老師的內心,於是總在揣摩老師的心思去投其所好:提什麽問題和老師的意?老師想得到怎樣的答案?兒童的心靈是純真的,他們為了迎合老師,潛移默化中為自己的個性發展套上了枷鎖,約束自己的思維,不感越雷池半步。

 策略:愛因斯坦說得好:“壹個沒有個人獨創性和個人意願的、規矩的、統壹的個人所組成的社會,將是壹個沒有發展可能的、不幸的社會。學校的目標應當是培養獨立行動和獨立思考的人。”我們應采取措施解開孩子個性和諧發展的枷鎖,推倒師生之間那道無形的心墻,否者孩子的個性將掩沒在循規蹈矩、亦步亦趨的課堂中。

 尤其是當學生發出“不和諧的音符”時,我們不可橫加排斥、非難斥問,更不可冷嘲熱諷,壹定要珍視學生創造思維的火花,還要允許學生犯合理性的錯誤,給學生壹個寬松的思維空間,這樣學生思維的火花會使課堂氣氛活躍,氣氛活躍又會進壹步激活思維,個性便從中得到張揚和發展。

 課堂是師生生命活動的壹部分,我們是帶著學生走向作品,而非帶著作品走向學生。只有把生命個性發展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才有可能解開枷鎖,煥發個性的魅力。當學生抖落了思維之翼上的繩索,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自由翺翔,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去理解作品中的多意性描寫,從中獲得充分的審美享受。

課文《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教學反思 篇5

 這篇課文是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的壹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駱駝聽了小紅馬說他難看的話覺得挺委屈,

 後來跟媽媽到沙漠旅行,明白了駝峰、腳掌和眼毛的作用,告訴人們要判斷壹種事物的美與醜,不能只看外表,必須運用辨證的眼光去看。課文層次清楚,語簡潔,富有情趣,將動物常識於生動形象的童話故事中,有利於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利於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在教學中,我主要設計了如下環節:

 1、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要做到把語文教學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壹,本課首先要解決的是了解駱駝的身體各部分的作用,我讓學生邊默讀邊思考各部分的作用,為什麽有由這些作用。讓學生在積極自主的閱讀實踐中獲得答案,懂得駱駝的腳掌、眼毛和駝峰在沙漠裏各有很大用處的同時,明白判斷事物的美醜,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其有沒有用處的道理。

 2、留下空白,發揮想象。

 在教學最後,我啟發學生想象,續寫故事:沙漠旅行後,小紅馬和小駱駝再遇,他們會說些什麽,做些什麽,並上臺演壹演。讓學生從“靜”的氛圍中解放出來,充分想象。讓學生在想象和說話中內化知識,深化主題,使學生能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有壹個完善。

 3、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加深感觸。

 本文的教學重點:駱駝的駝峰、腳掌、眼毛在沙漠裏的特殊用處。但是如果馬上圍繞主題展開,學生壹定不能深刻理解駱駝在沙漠中的獨特作用。因此我通過讓學生品讀課文的語言文字,再借助課件的幫助,讓學生感受沙漠的惡劣環境,對沙漠的惡劣能有壹個完整的認識,為下文的學習作了鋪墊。接著我說就是在環境這麽惡劣的沙漠裏小駱駝和駱駝媽媽進行了壹次愉快的旅行,轉入學習最後壹個自然段,讓學生對最後壹個自然段提出質疑,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探求問題答案的熱情,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反復朗讀“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中加深體驗。

課文《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教學反思 篇6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是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六冊的壹篇課文,這是壹篇極富情趣的童話故事:小駱駝的外貌受到小紅馬的嘲笑,但它通過自己沙漠旅行的親身體驗,終於明白了自己並不難看,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故事揭示了這樣壹個道理,事物必須透過現象看本質,辨證對待問題。童話故事的教學,最忌就事論事。在教學過程中,我註意處理好基本素養與創新能力的關系,憑借課文所提供的語言材料,並通過設計巧妙的導入方式、創設有效的情感溝通情境引導學生豐富、充實課文內容,拓展課文的空間,深化、升華課文的主題。

 導入時我以孩子們眼中的自己為實例,讓學生說說我相貌上的特點,學生有的說優點,有的說缺陷,指出缺陷時我就用幽默風趣的話語道出它的有用之處,並用“在別人眼裏是缺點的東西,說不定正是值得妳自豪的優點呢!”這句話自然揭示了課題,為課文的學習打下了伏筆。這個充滿人情味的導入,引發了他們的陣陣笑聲,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用“活生生”的事例,更容易使學生感受到真實感、親切感,調劑了課堂教學的氣氛和節奏。

 這篇文章第壹、二自然段內容比較少,“小駱駝覺得挺委屈”也是壹筆帶過,對學生理解課文及感情朗讀造成壹定的困難。都說“情”是“文”的命脈,而兒童情感的產生是與他們的認識緊密聯系在壹起的。只有巧妙地牽住情感紐帶,引導學生去感受,去體驗,學生情感的波紋必然會慚慚地湧動起來。因此,教學這兩段不能停留在教“有字”,更重要的是教“無字”。我引導學生觀察插圖,請學生根據小紅馬、小駱駝的動作、神態,並把自己當作課文中的小動物來想象他倆的心理活動。孩子們實話實說,暢談感受。他們觀察細致,感受具體,抒發的感情真實細膩,完全進入了課文的角色當中。引導學生讀出無字的書,使學生“有中見無”“無中見有”,逐步學會把書“讀透”“讀活”、讀出自己的個性,能夠達到以少勝多,簡處求豐的教學效果。

 通過討論,孩子們更深刻地體會到駱駝媽媽真誠、無私、藝術的“疼愛”。說孩子是“情感的王子”並不誇張。我常常覺得壹個小學語文教師可以不斷得到人世界間最純真的情和愛的熏陶,這是何等的壹種幸福!孩子的情感會形成壹種驅動的力,聰明的語文老師應該利用他們的情感,成為他們主動投入、參與教學過程的力;責任心強的語文教師更應該培養發展孩子的情感。學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發起來了,他們會“不由自主地”想說、想抒發情感,這不僅是孩子心理的需要,而且也是教學的需要。

 壹堂課的成功並無訣竅可言,但是有規律可循的,那就是做到“思想與思想的碰撞、情感與情感的交融、心靈與心靈的接納”。在這堂課中,我讓學生親近文本,與文本碰撞;親近文中角色,與角色交流,讓學生與文本與角色進行了“零距離”的心靈對話。用心靈去傾聽心靈,達到心靈相通,情感***鳴,形成了獨特的閱讀體驗,學生的個性與學習智慧也得到盡情展現。

課文《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教學反思 篇7

 壹節課40分鐘,眨眼就過去了。可它留給我的思考很多,我壹直在心裏問自己:“我感到自豪的是什麽?”

 回顧課堂,我感到自豪的是孩子們獨特的思維與個性化的表達。例如,在想象沙漠刮起風沙的情景,學生有的說:“沙漠裏飛沙走石。”有的說:“風沙刮得人睜不開眼睛。”在引導學生談談妳感到自豪的是什麽時,學生先是壹楞,接著話匣子打開,“我感到自豪的是我讀過〈四大名著〉。”“我感到自豪的是我擁有壹個幸福的家。”“我感到自豪的是有妳這樣的好老師。”舉手要發言的孩子還有很多。

 我感到自豪的是孩子們的大膽與認真。淘氣的他們居然做到了靜心聽課,以致於幻燈片上壹個小小錯誤也難逃他們的火眼金睛,我感到為難,同時感到慶幸,為難的是我要“有錯即改”,慶幸的是孩子們懂得學習知識來不得半點馬虎。

 回顧課堂,當我領著孩子們跟隨小駱駝和駱駝媽媽走完壹趟沙漠時,我感到自己與駱駝媽媽相距甚遠。

 其壹,我要求孩子們用心讀書,用心感受,而我沒有用心上課,沒有認真傾聽課堂上的聲音,以致於出現許多幼稚可笑的問題,在引導概括駝峰、腳掌和睫毛的用處時,前面的學生將文中的語句都找出來,我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來概括,按理這是正確,可我的引導有問題,以致於聽來累贅。在引導“我感到自豪的是——”我的範例是“我感到自豪的是擁有妳們這樣聰明的學生。”以致於出現“我感到自豪的是有壹個愛我的媽媽。”我應該更多地引導學生挖掘自己的優點,而不偏離文本的價值取向。

 其二,不分輕重。描寫沙漠的詞語有必要感受,可花的時間過多,以致於後面的教學(駱駝身體各部位的用途)極為倉促。《第二次相遇》本是這節課的壹個重點,本想以此為平臺,引導學生融文本內容及課外獲得的駱駝的有關知識到故事中,再次感悟“自豪”的內涵,從而正確地認識自己和他人。結果無奈中只好忍痛割愛。

課文《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教學反思 篇8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是壹篇童話故事,故事講述小駱駝因為小紅馬嘲笑它難看而感到委屈,後來跟媽媽到沙漠旅行,通過自己沙漠旅行的親身體驗,終於明白自己原認為長得難看的駝峰、腳掌、眼毛實際上是在沙漠中生存的必要條件,由自卑轉為自豪的故事。從而讓學生明白:判斷事物的美醜,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實質,看其有沒有用處。

 在教學中,扣住課文的語言文字,從課題入手,從“自豪”入手,為自豪找近義詞與反義詞,接著拋出問題:小駱駝為什麽委屈,後來又為什麽自豪了呢?學生讀課文找答案。委屈的原因知道了,通過走進文本閱讀小駱駝與小紅馬進行對話,同學們把小紅馬的話讀得惟妙惟肖,有兩個同學讀時配上自己想象的動作,引來學生情不自禁的熱烈掌聲。

 在教學小駱駝自豪時,我主要抓住描寫大沙漠惡劣環境的詞語和駱駝媽媽的兩次說話,讓學生朗讀體會感悟,對美的定義有強烈的感受和初步的領悟。為了讓學生能了解大沙漠中的惡劣環境,我借助了多媒體圖片,讓學生對沙漠有個直觀的了解,了解沙漠到底是個什麽樣子的,環境是多麽的惡劣。從而讓學生了解駱駝的腳掌、眼毛和駝峰各有各的用處。繼而讓學生明白:判斷事物的美醜,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實質,看其有沒有用處。

 最後讓學生練習說話,結合自己談談曾經因什麽而感到自豪?為什麽感到自豪?從而讓學生對美的看法達到壹個高度,讓他們樹立正確地審美觀。

 這堂課中,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在整堂課的教學中,我雖然註意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感悟,但有些地方的處理的還不夠恰當,沒能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受到教育的同時受到美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