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打南邊來了個喇叭,手裏提了著五斤鰨螞繞口令

打南邊來了個喇叭,手裏提了著五斤鰨螞繞口令

“打南邊來了個喇叭,手裏提了著五斤鰨螞”是繞口令《喇嘛與啞巴》。

繞口令的全文是打南邊來了個喇嘛,手裏提拉著五斤塔嘛。打北邊來了個啞巴,腰裏別著個喇叭。南提拉著塔嘛的喇嘛要拿塔嘛換北邊別喇叭啞巴的喇叭。

啞巴不願意拿喇叭換喇嘛的塔嘛,喇嘛非要換別喇叭啞巴的喇叭。喇嘛掄起塔嘛抽了別喇叭啞巴壹塔嘛,也不知是提拉著塔嘛的喇嘛抽了別喇叭啞巴壹塔嘛,啞巴摘下喇叭打了提拉著塔嘛的喇嘛壹喇叭。也不知是提拉著塔嘛的喇嘛抽了別喇叭啞巴壹塔嘛,還是別喇叭啞巴打了提拉著塔嘛的喇嘛壹喇叭。喇嘛燉塔嘛,啞巴嘀嘀噠噠吹喇叭。

繞口令的特點概述:

繞口令的特點是將若幹雙聲、疊韻詞匯或者發音相同、相近的語詞和容易混淆的字有意集中在壹起,組合成簡單、有趣的韻語,形成壹種讀起來很繞口,但又妙趣橫生的語言藝術。值得壹提的是,繞口令是語言訓練的好教材,認真練習繞口令可以使頭腦反應靈活、用氣自如、吐字清晰、口齒伶俐,可以避免口吃,更可作為休閑逗趣的語言遊戲。

如:“山前有個嚴圓眼,山後有個楊眼圓,二人山前山後來比眼;不知嚴圓眼比楊眼圓的眼圓,還是楊眼圓比嚴圓眼的眼圓。”

有壹首《算卦的和掛蒜的》,聽起來也很有韻味:“街上有個算卦的,還有壹個掛蒜的。算卦的算卦,掛蒜的賣蒜。算卦的叫掛蒜的算卦,掛蒜的叫算卦的買蒜。算卦的不買掛蒜的蒜,掛蒜的也不算算卦的卦。”聽罷這兩段繞口令,定然會使人感到妙趣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