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高壹政治教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

高壹政治教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

第六課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

教學目標

1、識記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2、識記當前國民經濟發展計劃和遠景目標。

3、理解人口、資源和環境的關系,說明三者協調才能使社會持續發展。

教學重點

1、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2、人口、資源和環境的關系,說明三者協調才能使社會持續發展。

教學難點

1、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2、人口、資源和環境的關系,說明三者協調才能使社會持續發展。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 1 教時

教學內容壹、我國現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教學目標

1、識記理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基本目標;

2、識記理解基本經濟制度的基本內容;

3、識記理解公在制主體地位及表現;

4、識記理解運用堅持在公有制為主體的前提下發展其他所有制經濟的必要性;

5、識記理解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

教學重點

1、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基本目標;

2、基本經濟制度的基本內容;

3、堅持在公有制為主體的前提下發展其他所有制經濟的必要性;

4、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

教學難點

1、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基本目標;

2、基本經濟制度的基本內容;

3、堅持在公有制為主體的前提下發展其他所有制經濟的必要性;

教學方法

問題教學法;情境教學法;討論法;講解法;

學法指導

要求學生課前預習,了解預習思考題;

教學準備

1、教學投影片;

2、目標檢測題;

教學設計

壹、導入目標

1、課堂提問:

我國現階段各族人民的奮鬥目標是什麽?

2、導入新課: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奮鬥目標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等多個方面。本節課開始,我們著重介紹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

3、板書課題

4、出示教學目標

二、引導自學

壹、布置學生自學課本87至90頁,通過自學,能回答以下思考題,大致理清課本脈絡結構;

自學思考題

1、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的基本目標是什麽?

2、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的基本政策是什麽?

3、為什麽要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同發展?

4、我國經濟制度的基礎是什麽?

5、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體現在哪些方面?

6、為什麽要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

想壹想: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會不會影響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為什麽?

7、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是什麽?(我們應如何適應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

討論:我國為什麽要鼓勵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二、學生看書、討論,教師巡視

三、教師導教

壹、師生***同討論解決思考題,分析、梳理教材

第六課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

壹、我國現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1、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的基本目標是什麽?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就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2、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的基本政策是什麽?

①、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基本經濟制度;

②、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壹)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基本經濟制度

3、為什麽要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同發展?

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壹項基本經濟制度。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決定了我們必須堅持和完善這壹制度。

4、我國經濟制度的基礎是什麽?

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堅持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體地位,這是鞏固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保證。

5、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體現在哪些方面?

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就全國而言,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

6、為什麽要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

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還不高,而且發展不平衡。因此 必須在堅持公有制為主體的前提下,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等其他所有制經濟。促使多種所有制經濟***同發展,有利於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加快發展生產力。 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證明,壹切有利於發展社會生產力、有利於增強綜合國力、 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應該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

想壹想: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會不會影響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為什麽?

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受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的制約,並受國家宏觀政策的調節。當前,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不會影響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二)、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7、我國在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同時,進壹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8、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是什麽?(我們應如何適應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壹經濟體制要求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使市場對商品生產和流通起基礎性調節作用。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生產和流通主要由市場調節,資金、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進入市場,通過市場進行配置。這樣使企業直接面向市場,在市場競爭中增強活力,提高素質。

討論:我國為什麽要鼓勵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受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的制約,並受國家宏觀經濟的調節。當前,非公有制經濟的存在和發展,對於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的需要、緩解就業壓力、增加國家稅收、擴大建設資金來源、增 加社會財富、促進國民經濟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我國現階段大力鼓勵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

二、討論分析,歸納總結,形成板書;

四、目標檢測(另附頁)

五、布置作業:

1、預習下壹框節內容;

2、完成《伴妳學》相關練習;

3、課堂作業:

我國為什麽要鼓勵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第 2 教時

教學內容二、經濟建設的目標

教學目標

1、識記《綱要》制定的基本原則;

2、識記‘十五’期間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

3、識記理解未來50年的具體發展目標;

4、識記理解運用確保人民***享經濟繁榮成果的重大意義;

5、識記理解運用確何人民***享經濟繁榮成果的具體要求;

6、識記理解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

教學重點

1、‘十五’期間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

2、確保人民***享經濟繁榮成果的重大意義;

3、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意義;

教學難點

1、‘十五’期間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

2、確保人民***享經濟繁榮成果的重大意義;

3、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意義;

教學方法

問題教學法;情境教學法;討論法;講解法;

學法指導

1、要求學生課前預習,了解預習思考題;

教學準備

1、抄有教學目標及思考題的投影片;

2、目標檢測題;

教學設計

壹、導入目標

1、課堂提問:

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基本目標是什麽?

2、導入新課: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光有經濟發展是不夠的,還要有政治、文化方面的發展;

3、板書課題

4、出示教學目標

二、引導自學

壹、布置學生自學課本 90至94 頁,通過自學,能回答以下思考題,大致理清課本脈絡結構;

自學思考題

1、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是什麽?

2、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根本的是什麽?

3、本世紀頭20年經濟建設和改革的主要任務是什麽?

4、前十年的主要任務是什麽?

5、確保人民***享經濟繁榮成果的意義是什麽?

6、如何確保人民***享經濟繁榮成果?

7、為什麽要加大力度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

想壹想:加強扶貧開發工作有何重要政治意義和經濟意義?

二、學生看書、討論,教師巡視

三、教師導教

壹、師生***同討論解決思考題,分析、梳理教材

二、經濟建設的目標

1、世紀之交,我國實現了現代化建設的前兩步戰略目標,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這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發展壹個新的裏程碑。

2、從21世紀開始,我國已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

3、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是什麽?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是:

①、在優化結構和提高效益的基礎上,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

②、社會主義民主更加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更加完備,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人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權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

③、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科技和文化創新體系、全民健身和醫療衛生體系;

④、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促進入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壹)、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奮鬥目標

4、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根本的是什麽?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根本的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第二次出現,第壹次在P80)

5、本世紀頭20年經濟建設和改革的主要任務是什麽?

本世紀頭20年經濟建設和改革的主要任務是: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基本實現工業化,大力推進信息化,加快建設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