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詞的特點:
1、通俗性
演講的語言,總是說來應該通俗易懂,明白暢曉。要做到這壹步,關鍵是句子不要太長,修飾不要太多,不宜咬文嚼字,要合乎口語,具有說話的特點。同時,也應該講究文采,以便雅俗***賞。
2、適當的感情色彩
演講既要冷靜地分析既曉之以理,又要有誠摯熱烈的感情即動之以情,這樣才能使講話既有說服力,又有鼓動性。
3、針對性
撰寫演講詞,要考慮聽眾的需要,講話的題目應與現實緊密結合,所提出的問題應是聽眾所關註的事情,所講內容的深淺也應符合聽眾的接受水平。
同時,演講又要註意環境氣氛,既要註意當時的時代氣氛,又要了解演講的具體場合:是莊嚴的會議或重大集會,是同誌間的座談和討論問題;是歡迎國賓,還是壹般的友人聚會。不同的場合,演講有不同的內容、不同的講法。
4、鮮明性
演講的內容不能只是客觀地敘述事情,還必須表明自己的主張,闡明自己的見解。贊成什麽,反對什麽,表揚什麽,批評什麽,均應做到立場鮮明、態度明確,不能含糊。好的演講總是以其精密的思想啟發聽眾,以鮮明的觀點影響聽眾,給聽眾以鼓舞和教育。
5、條理性
要使講話易被聽眾聽清、聽懂,就要條理清楚,層次分明,否則,所講內容雖豐富、深刻,但散亂如麻,缺乏邏輯性,亦會影響講話效果。
拓展:競聘演講詞的特點
壹、目標的明確性
目標的明確性,是競聘演講區別於其它演講的主要特征。這壹方面表現在演講者壹上臺就要鮮明地亮出自己所要競聘的目標(或廠長、或校長、或秘書、或經理),另壹方面,其所選用的壹切材料和運用的壹切手法也都是為了壹個目標——使自己競聘成功(使聽眾能投自己壹票)。而其它類型的演講則不同,不管是命題演講還是即興演講,雖然都有壹定的目的,但其目標卻有壹定的“模糊性”、“概括性”和不具體性。打個比方說,如果演講如大海行船,那麽壹般演講是要告訴人們如何戰勝困難,駛向遙遠的彼岸,而競聘演講則是競爭
看誰有條件來當船長。
二、內容的競爭性
在其它的演講中,內容盡管可以海闊天空地談古論今,說長道短,但壹般都不是來“顯示”自己的長處。即使在事跡演講中,也忌諱毫不客氣地為自己“評功擺好”。但競聘演講則不同,它的全過程都是聽眾在候選人之間進行比較、“篩選”的過程,競聘者如果“謙虛”、“不好意思”說自己的長處,表示自己也是“壹般般”,就不能戰勝對手。因此演講者必須“八仙過海,各顯其能”,而“競爭性”說白了,也就是演講者無論是講自身所具備的條件,還是講自己的施政的構想,都要盡最大可能顯出“人無我有”“人有我強”“人強我 ?新”的勝他人壹籌的“優勢”來,有時,甚至還要把本來是“劣勢”的東西換壹個角度講成“優勢”。
比如,在壹次競聘廠長的演講中,壹個年輕工人在介紹自己時這樣說:“我壹沒有黨票,二沒有金燦燦的大學文憑,三沒有豐富的閱歷,我只是壹個初涉人世的二十五歲的小夥子。妳們有百分之百的理由懷疑我是否能擔得起化肥廠廠長的重任。然而,同誌們,朋友們,請妳們仔細地想想,我們化肥廠長期處於癱瘓的狀態,難道是因為歷屆的廠長沒有黨票、沒有文憑、沒有閱歷嗎?”(掌聲)接下來他又講了聽眾心中有而口中無的改革措施,最後竟以大多數票獲勝。
三、主題的集中性
所謂主題的集中,是指所表達的意思單壹,不枝不蔓,重點突出。這就是說,在表達意思時,必須突出壹個重點,圍繞壹個中心,而不要搞多重點,多中心,不能企圖在壹篇演講中解決和說明很多問題。
比如,在壹次小學校長競聘演講會上,壹位很有“希望”的老校長就由於談得太面面俱到而讓人產生了反感。他在介紹自己時,不僅詳細介紹了自己大半生的經歷,而且在說獲獎情況時,把在某晚報征文比賽獲紀念獎這樣的與競聘條件無關的獎勵都說上,羅列了不下二十個,說得聽眾直笑。在說措施時,又從如何抓學生學習、體育、德育到如何開辦校辦工廠,從如何管理教學,到如何關心教工生活,其措施幾乎是“全方位”的。結果造成了立意分散,讓人聽了好像什麽都說了,而又摸不清他到底說了些什麽。對比之下,另壹位年輕的女教師,就圍繞“如何把學校教學水平搞上去”這壹中心問題講,講得有情有理,頭頭是道,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使自己競聘成功。因此,在做競聘演講時,壹定要“立主腦”,“減頭緒”,“鏡頭高度聚焦”,這樣才能在聽眾心中燃起***鳴之火。
四、材料的實用性
實用性,是指所選材料既是符合實際的,又是對自己競爭“有利”的,也就是無論講自己所具備的條件還是談任職後的“構想”,都要從“自我”出發、從實際情況出發。競聘演講是“競爭”,但並非是比賽誰能“吹”,誰能用嘴皮子“甜”人。聽眾邊聽妳的演講,邊在“掂量”妳的“話”是否能在現實中發揮作用取得效果。比如在講措施時,那種憑空喊“我上臺後如何給大家漲工資,如何給大家建樓房”的演講者,聽眾壹般是不買賬的。而那種發自肺腑講實際的措施才是聽眾最歡迎的。
有個工人在競聘演講中就做到了這壹點。他說:“恕我直言,我無力為妳們迅速帶來財富,提高妳們的工資,增加妳們的獎金,我能做到的只能是:第壹,誠懇地傾聽妳們的呼聲,熱忱地采納和獎勵妳們的合理建議,我準備成立壹個由新老工人和技術人員壹起參加的‘智囊團’,讓大家提出優良的改革方案和科學的管理措施。第二,現在咱廠癱瘓的原因是因收不上來幾百萬的`外欠款,我要是當了廠長,我壹方面要用法律解決問題,壹方面設立獎勵制度,誰要是能完成任務,就獎勵20%。當面點清,說話算數。第三,目前當務之急是把積壓產品銷出去。這就要調動全廠工人的積極性,要把專業推銷員和業余的結合起來。按效益提成。第四,在擴大銷路的同時,還要擴大生產,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我們要先拿出點資金讓工廠的機器轉起來,我先拿出準備給兒子娶媳婦的兩萬元進行集資入股。第五條,在工廠扭虧為盈之前,我先不拿工資。盈利之後,我的工資和獎金也拿全廠平均數。我當廠長只有壹個心願,那就是和全廠工人們壹起,讓咱們廠起死回生,扭虧為盈!如果,兩年之內,不能實現這個目標,我就立即自動下臺。最後,我還要說,我平生最恨的就是貪汙,我要是當廠長,我保證捧著壹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如果發現我有壹分錢不幹凈,大家可以把我家的全部東西都拿走。”(掌聲)
因為他所講的都是真誠的切實可行的,所以工人們都投了他的票。
五、思路的“程序”性
思路,就是演講者的思維脈絡:“程序”是指演講中先講什麽後講什麽的順序。競聘演講不像壹般演講那麽“自由”,它除了題目和稱呼外,壹般分為五步:
第壹步,開門見山講自己所競聘的職務和競聘的緣由。
第二步,簡潔地介紹自己的情況:年齡、政治面貌、學歷、現任職務等壹些自然情況。
第三步,擺出自己優於他人的競聘條件,如政治素質、業務水平、工作能力等。(既要有概括的論述,又要有“降人”的論據。比如,講自己的業務能力時,可用壹些獲得的成果和業績來證明。)
第四步,提出假設自己任職後的施政措施。(這壹步是重點,應該講得具體詳實,切實可行。)
第五步,用最簡潔的話語表明自己的決心和請求。
當然,以上幾步也只是簡單的模式,實踐中演講者還可根據實際需要稍有變化,而並非填表式。
六、措施的條理性
演講者在講措施時壹定要註意條理清楚,主次分明。不要像漫坡放羊那樣,講到哪兒算哪兒,讓人聽了如壹團亂麻。為了把措施講得有條理,可用列條的方法,如“第壹點”“第二點”或“其壹”“其二”等表示。除此,在每壹“步”之間要用“過渡語”來承上啟下。如,當自我介紹之後,可以說:“我之所以敢於來競聘,是因為我具備以下條件”來引起下文;講完條件後,可以再搭壹個“橋”:“以上我說了應聘的條件,那麽,假如我真當了校長(或鄉長、廠長),會采取什麽措施呢?下面就談談我的初步設想。”這樣不僅條理清楚,而且使演講上下貫通,渾然壹體。
七、語言的“準確”性
準確,壹般是指要恰如其分地表情達意。但競聘演講中的準確除此以外還有另外兩層意思:壹是所談事實和所用材料、數字都要“求真求實”,準確無誤,比如,介紹經歷時,是大專畢業生,就不能說是大學畢業;在談業績時,三次獲獎,就不能虛說“曾多次獲獎。”(最好把在什麽時間什麽範圍什麽獎項說得清楚明白);如涉及到數字也要盡量具體。二是要註意分寸,因為競聘演講的角度基本上是以“我”為核心,如掌握不好分寸,誇大其詞,就會讓人產生逆反心理,從而使自己的演講失敗。
以上,只談了區別於其它演講的比較明顯的幾點。在演講實踐中,我們會發現在演講技巧上還有很多細微的不同,待我們以後再仔細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