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數學家陳景潤
我國青年數學家陳景潤為了摘取“皇冠上的明珠”,解決“哥德巴赫猜想”,堅持每天淩晨3點起床學外語,同時每天去圖書室,沈浸在數學符號的海洋之中。
有天中午,管理員臨走時曾大聲喊叫,問裏面是否還有人,但全神貫註看書的陳景潤啥也沒有聽見,於是他被反鎖在裏面。後來他望著那緊鎖的大門,毫不在意的微笑了壹下,不覺饑餓,不知疲倦的重又回到書堆中。
2、鋼琴家郎朗
郎朗三歲時開始學習樂理、指法等基本功,上學後,每天早晨6點準時練琴壹小時,中午再練壹小時,放學後還要練壹小時,這樣的勤奮練習持續了很多年,最終使郎朗化繭成蝶,創造了自己的神話。
3、運動員劉翔
劉翔在剛從二線隊到壹線隊的時候就是隊裏最差的壹個,舉杠鈴只能舉壹個杠鈴杠,孫教練對他說:“這些都是基礎訓練,妳必須完成!”於是他只能咬著牙,壹次次地堅持,終於從舉空杠到可以加5公斤的杠鈴片,再到10公斤、20公斤,最終達到50公斤。
4、王羲之
王羲之是東晉有名的書法家。他每天堅持練字,練完後就在家邊的壹口池塘裏洗筆。日復壹日,竟將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壹般,於是人們把這口池塘叫作墨池,也叫洗硯池、洗筆池。
5、李時珍
花了31年功夫,讀了800多種書籍,寫了上千萬字筆記,遊歷了7個省,收集了成千上萬個單方,為了了解壹些草藥的解毒效果,吞服了壹些劇烈的毒藥,最後寫成了中國醫藥學的輝煌巨著——《本草綱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