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黃金之書以莊嚴不屈的精神負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幫助人們去過更加美好的生活。 法國雷朗指出,馬可.奧勒使人有這麽壹種樸實的信仰: 面對宇宙自然, 壹顆高貴的道德良心,是任何種族、國家,是任何革命、任何遷流、任何發現都不能改變的。《沈思錄》所述,所有事物都是互相聯結的,這壹紐帶是神聖的,幾乎沒有壹個事物與任何別的事物沒有聯系。因為事物都是合作的,它們結合起來形成同壹宇宙(秩序)。他還指出,理性的動物是彼此為對方而存在,所以在人的結構中首要的原則就是友愛的原則,每 個人都要對自己的同類友好,意識到他們來自同壹根源,趨向同壹目標, 都要做出有益社會的行為。 他除了強調人的理性以外,還強調人的社會性,認為人不能脫離社會、脫離整體而存在。使自己脫離他人,或做出反社會的事情來,就好比是使自己變成脫離身體的壹只手或壹只腳。如果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就要致力於使自己與整體重新統壹起來。他關於人的德行的強調中有許多感人的哲理, 如要求人要按照本性生活,做壹個真正、高尚、有道德的人。特別強調的是: 德行是不要求報酬的, 是不希望別人指導的,不僅要使行為高貴,而且要使動機純正,要放棄壹切無用和瑣屑的思想。
1 、博采眾長,傳承美德。
正如他在《 沈思錄 》中指出的,好的品德閃耀在良好的傳承中。我們 也要以此為鑒,學會 善於取人之長,豐富知識、提升境界、弘揚美德。
2 、正確對待自己、他人,有壹種包容的心。
《 沈思錄 》作者反復強調人的社會性,人不是孤獨存在,因果的織機永恒地織著與妳相關聯的線。人們是彼此為了對方而存在的。我們每天都要準備碰到各種各樣不好的人,但由於他們是我的同類,我們仍要善待他們。不要以惡報惡,而是要忍耐和寬容,人
當今,我們作為每壹個社會人,很需要發揚這種精神,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維護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
3 、正確對待人生,樂觀面對生死,抓緊實現人生價值。
死亡不是壹件可怕的事情。要以壹種歡樂的心情等待死亡,把死亡看做不是別的,只是組成壹切生物元素的分解。而如果在壹個事物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元素本身並沒有受到損害,為什麽壹個人竟憂慮所有這些元素的變化和分解呢?因為死是合乎本性的、而合乎本性的東西都不是惡。總之,生與死之間的距離是很短暫的,看看在妳之後的時間,再看看在妳之前的時間,在這種無限面前,活三
天生就要忍受壹切,這就是人的義務。碰到任何事情都首先要檢查自己做得對不對,不要隨意責怪他人,要有壹種克己忍讓和包容的心。要懂得在人的關系結構中,首先的原則就是友愛。我們正確處理人際關系,構建文明和諧社會將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4 、堅持顧全大局、維護社會利益。
《沈思錄》作者提醒自己和他人,要讓妳的行為和活動限定於有益社會行為,因為這符合妳的本性。正由於我是壹部分,對於壹切出於整體而分配給我的事物,我不會不滿意的。由於記住,我是整體的壹部分,我就會對所有發生的事情就滿意了。這是作者顧全大局、維護社會整體利益的壹種崇高精神境界。
天和活三代之間有什麽差距呢?當然,作者把生死看成是自然現象和自然規律,坦然面對它,並不是消極等待死亡,而是珍惜生命、正視人生價值。我們必須抓緊時間,這不僅是因為我們在壹天天地接近死亡,而且因為對事物的觀照和理解能力將先行消失。這就告訴我們,人的生命不僅是短暫的、有限的,而且隨著人的衰老,在死亡之前就喪失了對事物的觀察理解能力和繼續工作的能力。因此要在有限而寶貴的生命裏,抓緊做好每壹件事,以自己的勤奮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