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舌尖上的年味優秀作文

舌尖上的年味優秀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舌尖上的年味優秀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舌尖上的年味優秀作文1

 在我看來,年味是凝結在舌尖上的,壹年又壹年,我們就在這樣的年味中,慢慢長大了。

 “進了臘月門,就是過年”老話雖是這麽說,但在現在,過年的熱鬧喧騰,似乎是從小年開始的。在小年這個春節的盛大開始中,餃子第壹次揭開了她的面紗。

 餃子永遠是過年餐桌上最重要的角色。餃子寓意著更歲交子,無論這壹年過得怎樣,春節的餃子永遠是壹家人的年終盛宴。“舒服不過躺著,好吃不過餃子。”餃子美味,餃子餡更是變化多端,令人多吃不厭。

 在我的老家,餃子餡總是經典的韭菜豬肉餡。韭菜是新下的,鮮嫩多汁,剛買來摘來的韭菜更是青翠欲滴。壹家人圍坐在壹起,地上鋪著幾張報紙,壹起摘韭菜,年味與家的味道就在這裏,慢慢升華。豬肉最好是手切的,可以壹粒粒清晰地嚼到,最好有些肥肉,豬肉的肥而不膩與韭菜的鮮辣融合在壹起,正是對年味的最完美詮釋。

 韭菜豬肉餃子本是最佳組合,可年三十晚上子時要吃的餃子卻是素餡。老壹輩人說這象征著來年樸素平淡、平平安安。我對這種說法不太相信,但素餡餃子的確也別有壹番風味。

 把胡蘿蔔、粉條、豆腐切碎,攤壹個蛋餅切成小塊,有時加些木耳,素餃子餡基本上脫不了“這壹套”,但就是這幾味簡單的食材,卻能調出美味的餡兒。素餡沒有了肉餡的那種濃烈的肉滋味,多了壹股清淡的感覺,也可以對春節期間的大魚大肉起到壹個很好的調節作用。不過令我疑惑的是,有時素餡裏也加些海米蝦仁,這還叫素餡嗎――也許素餡只是人們的壹種對美好生活的寄托與嘗鮮的滿足罷了。

 餃子皮也頗有講究。必須要用死面的那是壹定的,放了酵母就變成煮包子了。這幾年新出了壹種“餃子粉”,據說是專門用來做面皮用的,其實味道嚼勁與壹般的餃子皮沒什麽差異。搟面皮真是門手藝,搟面皮講究中間厚,邊上薄。要想搟得又快又好,挺不容易。現在,肉店裏有賣機器壓的餃子皮,兩片皮之間撲上點面粉,顯得死氣沈沈,口感也壹般。

 每當吃完餃子,總要喝上壹碗煮餃子的清湯,說是“原湯化原食”。其實拋開營養不講,清湯的味道品相還是不錯的:清湯的色澤是有著谷物氣息的淡黃色,味道既有壹種餃子皮的清淡,也有露餡餃子肉餡的鮮美――所以煮餃子時,露餡餃子還是必不可少的呢!喝下壹碗湯,感到周身熱乎乎的,寒冷驅散殆盡,也沖淡了剛才吃餃子的鹹味。

 在吃餃子時,總少不了幾個翠綠色的身影,那就是臘八蒜。吃壹口餃子咬壹口臘八蒜,感覺那種辣味在鮮味裏散開的感覺,緩解了肉餃子的油膩以及臘八蒜的辛辣,可謂是兩全其美!米醋、綿白糖、大粒蒜,把它們種在玻璃瓶子裏(原來是用瓷罐子以及玻璃罐子的),小年時便可收獲壹瓶翠綠臘八蒜。今年我家的臘八蒜是翠綠色的.,可醋卻成了草綠色,沒達到老舍先生“色味雙美”的標準啊。

 說到小年,似乎還有壹種沈寂已久的習俗:祭竈、吃關東糖。在濟南城區裏,祭竈的習俗早已無影無蹤,關東糖、糖瓜也越來越少。不過我今年有幸尋覓到了桿狀的關東糖。關東糖很脆、很酥,有時咬壹口還會迸濺出許多渣渣,不過那甜味是沁人心脾的,與廚房裏柔弱無骨的綿白糖是沒法比的,多了壹層過年的香氣,讓人很是舒暢。

 我在福建吃過壹回白年糕:味道雖不錯,可口感是單壹至極,好像在咬糯米團子。山東的黃米年糕就不壹樣了。原材料是黃糯米面,和面時直接把洗凈的大棗整顆放進去,正好隨著和面被絞碎壹部分,進到黃米面裏面,捏成窩窩頭狀,上鍋蒸熟。吃黃米年糕時,離大棗越近,棗味越濃,還要時刻提防著,別被棗核咯了牙,多麽有趣!

 說到年糕,就不能不說豆包了。豆包講究心裏美,其實也是餡料的重要性。做豆包前壹天晚上要把大紅棗以及紅小豆放糖放水,煮沸了再燜。第二天上午餡料已燜得差不多,甜糯軟香,直接吃更是美味無比,即刻用發面包了放進蒸籠裏,還要壹同做些饅頭。蒸出來的豆包外表普通,裏面卻是紅彤彤的,煞是好看、煞是美味。

 最後要介紹的,也是我最為喜愛的,就是酥鍋了。酥鍋這手藝,我的親人裏只有我姑姑有,而奇怪的是我奶奶卻不會。酥鍋之做法,我也不清楚,大概就是把喜歡的食物煮熟了加某種香料燉吧。最後收了汁,放涼以後,每種食物既保存了些許原味,也有壹種互相聯通的不可名狀的香味,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酥鍋涼了才好吃,可地凍天寒的,不免令人不太適意,也是春節美食中的特色壹員了。我們小區來了個賣酥鍋的,掀開鍋蓋,冒出的竟是陣陣熱氣,這算什麽酥鍋!他那酥鍋還有哩啦的湯水,味道壹般,竟然還有人買!於是我便決定再也不吃他家的了。

 酥鍋有酥白菜酥豆腐酥魚酥雞酥豆角酥海帶酥肉酥口蘑酥木耳等等,什麽都可以往裏放,我最愛的是酥海帶。

 過年,其實不僅是壹個盛大節日,也是億萬中國人的心靈寄托。我衷心希望這些美食,凝固成舌尖上的年味,壹代又壹代流傳下去,壹年又壹年期盼下去。

舌尖上的年味優秀作文2

 舌尖上的年味,舌尖上的家。老家的年味是中國人深入骨髓的味道,在位於中國浙江省東部的安吉,正上演著舌尖上的年味。

  (壹)年糕

 臘月壹到,挨家挨戶開始了上演打年糕的戲碼。

 婦女們將早早泡好的糯米洗凈,放入鍋竈中烹煮。幾個年輕力壯的漢子排著隊打年糕。只聽叫喚聲“出鍋了!”婦女們將煮熟的糯米放入石臼。壹個壯士立馬掄起木槌,捶向石臼中的糯米,旁邊有壹人需要配合的翻動糯米團。妳壹錘,我壹翻,如此默契,如此和諧。

 大約十分鐘後,壹顆顆糯米粗糙小子在木槌的造化下,形成了壹個個俊俏的白面書生。光滑的糯米團從石臼中被請上了案板上,下面的活就要交給有著二十年經驗的老師傅了,只見他雙手不停地搓,揉,按,面團好像和他很投緣,乖乖地隨他折騰。等到圓鼓鼓的面團化身成長長的條子,只見他拿著壹根細細的白線,用力拉緊後,三下五除二就把壹塊糯米團拉成了幾塊大小長度,寬度壹模壹樣的年糕。

 流水線似的工序還沒有完結,最後的畫龍點睛之筆就要交給我了。我拿起刻有福字的印章,沾上紅水(可食用的)輕輕地印在年糕上,陽光下,潔白的年糕鑲著鮮艷的福字,寓意來年日日高。

 大人們憧憬著來年的美好願望。饞嘴的我卻壹手抓起壹塊沒有成形熱氣騰騰的年糕,往芝麻糖碗了重重的沾了壹下,急切切地放入口中。小嘴巴包著年糕,用力地咀嚼著。年糕的韌勁有道,芝麻的唇齒留香,好吃的讓我無法啟齒。

 大年初壹,年糕就粉墨登場了。炒年糕,湯年糕,煎年糕……但這些並不能抓住我的味蕾。我的最愛――煒年糕。生起熊熊烈火,去大缸裏取幾根自家打的年糕,洗凈,擦幹,放入火爐中,年糕開始了它獨特的處子秀。竹排霹靂啪啦的作響,大火中的年糕脫去了白面書生的模樣,搖身變成了黑臉大漢。掰開烤好的年糕,外焦裏嫩,再沾上細膩的白砂糖。咀嚼,品味,綿滑的年糕久久在口腔打轉,似乎不舍下肚。

 焦糯的年糕味,伴著淡淡的柴火味,和著濃濃的幸福味,新年開始了。

  (二)餃子

 餃子,是過年必不可少的常勝將軍,也是代表年味的花旦。

 北方人和南方人同樣對餃子情有獨鐘。可是,南方的餃子區別與北方餃子的是――餃子餡兒。北方的餃子餡兒重口味兒,酸菜餡兒,茴香餡兒等等,他們比較重視味道。而南方人就比較重視餃子餡兒的寓意和營養,壹般都會比較清淡。南方人不像北方人那樣會和面,大多是從市場買來現成的餃子皮,所以他們把所有的情感都投入到餃子餡兒中了。

 在安吉,挨家挨戶有著不同的口味。各種各樣的餃子餡兒也有著不壹樣的寓意。我們家的香菇餡兒代表著鼓財;妳們家的芹菜餡兒,有著勤財的寓意;還有白菜餡兒的,寓意百財。過年時節,天寒地凍,當時的時令蔬菜非薺菜莫屬。冒著寒冬臘月,薺菜早已吐露出綠色的小芽兒,葉片有毛,上頭呈十字花冠。從根部剪下,洗凈。挑幾顆冬筍,切碎,和薺菜肉末壹同進入南方人冬季最愛――芥菜冬筍餃裏。

 薺菜冬筍餃有著集財的寓意,寓意來年財運滾滾到我家。大年三十,十壹點到淩晨壹點是被老杭州人稱作“子時”也叫“好、交子”所以餃子就演變而來。

 煮餃子也是個技術活。生火,煮水。直到水咕嚕咕嚕冒泡泡時才能請我們的主角――薺菜冬筍餃下鍋。餃子以婀娜的姿勢進入這個大舞臺。旋轉,悅動,翻騰,舞動。餃子的“紗裙”變得透明清亮。餃子,也開始她的魅力人生……

  (三)筍宴

 安吉素有“中國竹鄉”的美譽,筍宴在年味十足的節日是必不可少的。

 筍宴是否豐盛,需要集聚了天時地利人和。如果今年是大年,那筍的產量會大大減少。大家會很自覺地不去采挖嫩筍,只是在竹子的最底部,挖幾顆小筍來解解饞,因為要保證竹子能夠有產量的成長;如果今年是小年,那我們就有口福了。各種筍,各種口味,都能讓妳壹飽口福。

 筍宴的品頭在於品種繁多,開胃消食,老少皆宜。

 冷盤有五香筍絲青豆,原味手剝嫩筍,麻辣驚雷筍,多味毛筍幹。小品後,讓妳打開味蕾,就要大開吃戒了。

 油燜春筍,油光滑亮,鮮艷欲滴,濃濃的醬油汁裹著糖味,伴著新鮮的筍香,美妙的詮釋了筍的意境。

 腌篤鮮,是冬季裏最有代表性的菜肴。春筍被剝去厚厚的外殼,冷水中浸泡20分鐘,這樣能夠鎖住它雪白的肌膚,真是壹個美白的好法子。腌肉是入冬後就備好的,這時候就有用武之地了。三層的五花肉放入溫水中洗凈,去汙,倒入砂鍋中。筍要滾刀切,確保味道能深入骨髓。好菜是需要慢慢地燉出來的。滾開10分鐘後,小火慢慢的燉著,腌肉的香味已經彌漫了整個屋子,肉的油膩早已被筍狠狠地吸走了,即是對手又是夥伴。保存了筍的原汁原味,又混入了肉的香氣,真是極其融洽的伴侶。

 爆炒二冬,即是冬筍和冬腌菜,鹹淡適中的味道,嘎巴嘎巴脆的口感,也是下飯的好選擇。

 清炒筍衣,紅燒筍頭,蘑菇筍片湯……只要是妳想得到的做法,這裏應有盡有。所謂筍宴即是家宴,筍家族的外姓的,本性的,全部應邀而聚,歡慶壹堂。

 年味是過年能夠彰顯春節氣息、氛圍的萬千氣象;年味是人們表達內心歡愉、祥和的特殊的節氣味兒。我們所能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品到的都能留存在自己的記憶中。

 舌尖上的安吉,舌尖上的年味,讓我記憶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