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吾嘗終日不食,終日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是什麽意思?

”吾嘗終日不食,終日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是什麽意思?

我曾經整日不吃飯,整夜不睡覺,去思考問題,結果沒有什麽好處,還不如去學習為好。

出自:先秦·佚名《論語·衛靈公篇》

節選: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翻譯:

孔子說:“人能不斷使道得以完善,道卻不能使人得以完善。”

孔子說:“有了過錯而不改正,這才是真的過錯。”

孔子說:“我曾經整日不吃飯,整夜不睡覺,去思考問題,結果沒有什麽好處,還不如去學習為好。”

孔子說:“君子謀求的是道而不去謀求衣食。耕作,常常會有饑餓;學習,往往得到俸祿。君子擔憂是否能學到道,不擔憂貧窮。”

擴展資料

《論語·衛靈公》本篇包括42章,本篇內容涉及到孔子的“君子小人”觀的若幹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

節選的部分講的是學與思的關系問題。在前面的壹些章節中,孔子已經提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認識,這裏又進壹步加以發揮和深入闡述。

思是理性活動,其作用有兩方面,壹是發覺言行不符合或者違背了道德,就要改正過來;另壹方面是檢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標準,就要堅持下去。但學和思不可以偏廢,只學不思不行,只思不學也是十分危險的。總之,思與學相結合才能使自己成為德行、有學問的人。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