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魯迅《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圖》讀後感100字

魯迅《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圖》讀後感100字

朝花夕拾的二十四孝圖讀後感怎麽寫?古語有雲:“百行孝為先”,可見“孝”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魯迅先生的“二十四孝”的最初目的也是維護禮教,但是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壹,孝,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繼承和發揚的。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朝花夕拾的二十四孝圖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二十四孝圖讀後感(壹):

隨便壹翻《二十四孝圖》,這樣的字眼映入眼簾:“賣身葬父”、“埋兒奉母”、“哭竹生筍”。“刻木事親”、“埋兒奉母”讓人感到冷酷無情;“孝感動天”、“臥冰求鯉”、“哭竹生筍”迷信思想嚴重;“嘗糞憂心”則讓人惡心。

孝是應該的,迂腐是愚蠢的,盲從是可悲的,衛道是可恨的

所謂《二十四孝圖》是壹本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但其中的“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嘗糞憂心”令人發指。 先說說那個郭巨埋兒吧。說是晉代有個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為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養母親,對母極孝。後來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壹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就和妻子商量:“兒子可以再生,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糧食好供養母親。”夫妻遂把兒子抱出,挖坑要埋。興好挖出壹壇金子來,才免了兒子壹死。

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神州大地,最源遠流長的中華美德,我們應該懂得理解長輩的心,懂得感恩、懂得孝敬長輩。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壹個有責任心的、高尚的人。

二十四孝圖讀後感(二):

《朝花夕拾》中有壹篇叫《二十四孝圖》的文章,給我印象十分深刻,頗有感受。

文章講的是作者憶述兒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作品著重分析了“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為倫紀,誣蔑了古人,教壞了後人”。作品對當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予以了尖銳的抨擊。所謂《二十四孝圖》是壹本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但其中的“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嘗糞憂心”令人發指。先說說那個郭巨埋兒吧。

說是晉代有個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為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養母親,對母極孝。後來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壹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就和妻子商量:“兒子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