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的養殖方法和技術是池塘條件,清塘消毒,鰍苗投放,飼料餵養,水質調控。
1、池塘條件
目前人工養殖泥鰍多用水泥池進行養殖,池塘條件要求:面積以2到3畝為好,水深50到60厘米,池底鋪15到20厘米厚的肥泥等。而且在池塘選址上要考慮排灌、交通、陽光、水質等環境因素。
2、清塘消毒
池四周離岸邊1厘米左右的位置可栽種壹些禾本科植物(如黑麥草、蘆葦等),作遮蔭用,對於水質培育也有好處。苗種下塘前,用生石灰(150Kg每畝)全池潑灑進行清塘消毒,當池水呈綠色時,即可放入苗種。
3、鰍苗投放
壹般情況下,鰍苗的放養密度以800到1000尾為宜,有微流水條件的可適當增加。註意,同壹池中要放養同批孵化規格壹致的鰍苗,以確保苗種均衡生長和提高成活率。
4、飼料餵養
剛下塘的泥鰍苗,只要適量投餵壹些熟蛋黃、豆粉、豆餅等易消化的精飼料。待到苗體長到1cm時,已經能夠捕食水體中的小蟲,這時可以投餵壹些熟的麥粉、糠及剁碎的魚、蝦等飼料,每天3到4次。另外,冬季當水溫低於10℃可不投餵,這時要適當降低池水深度,也可先放幹池水後在池底鋪壹層稻草,以便泥鰍安全越冬。
5、水質調控
鰍種剛入池時,池水水深保持在10到20厘米,以後隨著鰍種的生長,逐漸加深水位到應有的深度,平時淺壹些,炎熱高溫時可加深壹些,並經常註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環境。如發現泥鰍遊到水面吐食空氣,應及時添註新水或采取增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