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求文章《我心中的文學》,不少於1000字。

求文章《我心中的文學》,不少於1000字。

我心中的文學

來源: 作者:趙克紅 發表時間:2009-12-28 18:25

趙克紅,1962年出生於河南洛陽,現任職於洛陽鐵路辦事處,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洛陽市文聯委員、鄭州鐵路局作協副主席,著有長篇小說集、散文集、詩集等9部,多次在國家、省部級文學大賽中獲獎。

我已記不太清何時對文學產生了興趣。當朋友們問及這些時,我便很有些茫然。前不久,獲悉我被批準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報社的編輯囑我寫篇我的文學創作經歷時,我才得以靜下心來,細細地品味那已逝的往昔。

說真的,對加入中國作協我委實有些興奮,但絕非得意忘形。我所欣慰的是,經過20余年辛勤的筆耕,總算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同時也圓了我的文學夢。

很早,我便習慣獨自佇立陽臺、佇立曠野,靜靜地向遠方眺望。那淡淡的雲霧、隱隱的青山誘惑著我,我覺得遠方很神秘、很誘人。再後來,每每翻閱徐誌摩、泰戈爾的詩章,便會被壹種思緒牽引著進入壹種極美的境界。那些充滿色彩和夢幻般的詩句,曾無數次地撥動我的心弦;那萋萋芳草、燦燦星辰和那充滿鳥鳴和花香的原野,使我少年原始的野性得到壹次次的熏陶,我迷失、沈醉在那極美極美的意境中。海岸線很遙遠,壹條路橫在我的面前,空曠的天際偶爾有幾聲鴿哨掠過……

當無數美與醜的現象扭結壹起,當接踵而來的痛苦與歡樂撞擊心扉,便有許多說不清的意念在心中翻卷,且極想訴說與人,便躍躍欲試地提起筆,誰知心中壹片空白。當步入21載人生旅途,壹篇在心的熔爐中熬煉了無數次的腹稿,幾經修改,終於端正地抄在稿紙上……從此,每個晨昏都期待著郵遞員快樂的鈴聲;從此,每日都生活在希望與失望交織的夢幻中。

“文章千古事,得失存心知。”寫作本來就是熱烈而又寂寞的事業。我對自己的創作,往往從不自覺到自覺。我認為不自覺時更為可貴,它們突然而至,沒有刻意追求的痕跡,可遇而不可求。但不自覺是短暫的,它總要被自覺所代替。在壹切文學形式中,詩仍是我的至愛,但它並非是我賴以安身立命的唯壹精神根柢。文以載道,詩可明心,我只不過加入了壹種詩的合唱,不論聲色優雅與否,關鍵在於它是我自己的聲音。我認為真正美好的作品,應使人感到壹種愛、壹種美、壹種永恒的精神。真正的作家,他的思想感情應是崇高、美好、深沈和善良的。人們常說文如其人,我贊同!我的作品沒有驚世駭俗的意向,沒有故弄玄虛的意境,有的只是單純、潔凈和真誠。我崇尚自然,我壹直深信:無論盛開的花朵,還是潺潺的小溪,甚至世間的萬物都是有情的。日夜出沒、四季更替的自然之力,才是人類最偉大的力,也是藝術的最高啟迪。如今我與文學已結下不解之緣,而繆斯也將她美的光環時時籠罩著我,使我不至於空乏、落寞……在文學創作這條擁擠且極坎坷的小路上,我像個苦行僧,每走壹步都凝聚著痛苦與汗水攪拌的艱辛。但我樂此不疲,在這片芳草地上,在書籍組成的音階裏,任感情的音符汩汩流淌。

多少個日夜,我筆耕不輟,寫城市交響,寫眾生心態,其中甘苦自不必言,我的額頭愈來愈開闊,但卻因先天不足依然顯得十分貧瘠,幾條淺淺的皺紋怎麽也澆灌不出秋的豐盈。但即便如此,我也不悔……

TAGS:鐵路作家 趙克紅 編輯:李明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