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禮儀伴我行的手抄報內容如下:
我國是壹個有著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是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講文明、懂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素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體現,更是展示壹個城市,壹個國家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只有人人意識到這種使命,我們的文明禮儀推廣和普及工作,才會更加容易,我們的精神文明建設就會和物質文明建設壹樣,取得飛速發展。文明禮儀宣傳掛圖以各種溫馨宣傳提示大家,註重文明禮儀,相互理解關愛,提高全民文明禮儀素質,構建社會和諧大家庭!八禮有儀表之禮:面容整潔。
衣著得體、發型自然、儀態大方餐飲之禮:講究衛生、愛惜糧食、節儉用餐、食相文雅。言談之禮:用語文明、心平氣和、耐心傾聽、誠懇友善待人之禮:尊敬師長、友愛夥伴、寬容禮讓、誠信待人。行走之禮:遵守交規、禮讓三先、扶老助弱、主動讓座觀賞之禮:遵守秩序、愛護環境、專心欣賞。
禮貌喝彩。遊覽之禮:善待景觀、愛護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儀式之禮:按規行禮、心存敬畏、嚴肅莊重、尊重禮俗。四儀有7歲:入學儀式,讓剛入學的小學生感受學習樂趣、接校園生活、感知禮儀規範。10歲:成長儀式,讓小學三到四年級的學生學會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
師長的教誨之恩、朋友的幫助之恩。14歲:青春儀式,要讓中學生學會交往溝通,控制情緒、包容他人,邁好青春第壹步。18歲:成人儀式,讓年滿18周歲的學生懂得成人之責,做守法公民,擔社會責任,不斷完善自我,立誌成才報國。註重我們的禮儀。什麽是禮儀呢?簡單地說,禮儀就是律己。
敬人的壹種行為規範,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臉面,更是國家的臉面。所以我們作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進文明、用禮儀,也是弘揚民族文化。
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在壹個國家中,個人是主體。對於個人來說,什麽最重要呢?我想首先應該具備的是文明素質,只有當每壹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素質,那麽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在我們身邊,在壹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著壹些不文明的行為。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
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壹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們知道:壹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
創設出優良的學習氣氛。如今,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索質的培養。
那我們即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於人於己於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壹個堂堂正正的人,壹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才是成才,不能做壹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壹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
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要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的小學生。那麽請我們每壹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臟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鬥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
我相信,經過我們全體師生***同努力,壹定會營造出壹個文明美好的校園。試想假如全國每壹個校園都***同創建文明校園,那麽我們民族的整體素質將大大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將會大大加強,祖國的未來壹定是繁榮昌盛、燦爛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