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夔讀什麽

夔讀什麽

夔的拼音:[kuí]

拓展:

1、釋義

(1)古代傳說中壹種形狀像龍而只有壹足的動物。夔州,古地名,在今重慶奉節壹帶。

(2)夔門大橋的倒影,多麽壯觀啊!見姜夔之揚州幔,沈雄悲壯,動人心弦。夔是傳說中的壹條腿的怪物,商周銅器上多夔狀紋飾。這塊玉上刻有夔龍紋。這塊玉牌呈長方形,上端穿孔,孔端兩面刻劃相同的夔龍紋。夔,夊部十六畫。

(3)龍紋最早是青銅器上的紋飾之壹,又稱為‘夔紋’或‘夔龍紋’。學界對於晚清遺老陳夔龍的研究更是稀少。夔字自下從幾,十八畫。這塊玉牌呈長方形,上端穿孔,孔端兩面刻劃相同的夔龍紋。

2、基本信息

夔(kuí)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壹條腿的怪物。《山海經·大荒經(大荒東經)》記載: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裏。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壹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裏,以威天下。

譯文:夔牛是古時代神獸,古時生於東海流波山,形狀似牛,全身都是青色的,沒有長角,只長了壹只腳,每次出現都會有狂風暴雨。它身上還閃耀著光芒,似日光和月光,它的吼聲和雷聲壹樣震耳欲聾。後來黃帝得到這種獸,用它的皮制成鼓並用雷獸的骨做槌,敲擊鼓,鼓聲響徹五百裏之外,威懾天下。

3、史料記載

傳說中夔牛出現在人間總***有三只,壹只為黃帝所用,壹只為秦始皇所殺,第三只夔據傳在東晉年間流落蜀地被當地百姓用弩射殺。

4、組詞

夔牛、夔門、夔龍、夔龍紋、夔鳳紋、夔壹足、夔峽、夔夔、夔臯、夔紋、壹夔已足、壹夔壹契、壹夔自足、夔府、臯夔、夔魖、壹夔、靈夔、夔頭、夔子、夔臯、夔卨、臯夔稷、

夔鼉、夔跜、伶夔、山夔、龍夔、夔律、蟠夔、水晶夔帽、四夔、夔牙、鐘夔、伊夔、夔契、獨腳夔、壹夔足、夔樂、夔襄、夔魍、後夔、夔鼓、夔紋禁、東海夔龍、蟠夔紋、夔龍禮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