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歷史文獻紀錄片信仰觀後感3篇

歷史文獻紀錄片信仰觀後感3篇

《信仰》這部紀錄片分為“只要主義真”、“壯誌換新天”、“時代先鋒行”3集,它以黨的90多年歷程為背景,采用“大背景、小細節”的表現手法,通過講述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優秀***產黨員的感人故事,深刻闡述了***產黨人的核心價值觀。它向我們展示了***產黨人是如何選擇信仰,如何堅守信仰,如何取得信仰的勝利的。

 歷史文獻紀錄片信仰觀後感1

 按照上級的要求,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幹部認真觀看了理論文獻紀錄片《信仰》。該片分“只要主義真”、“壯誌換新天”、“時代先鋒行”3集,以黨的90多年歷程為背景,講述民主革命時期、時期、以及改革開放以來各個歷史時期***產黨人堅持***產主義理想信念,為了追求馬克思主義和中華民族復興的崇高信仰,拋頭顱、灑熱血,迎來了今天的新局面。

 《信仰》用壹幕幕珍貴的畫面為我們再現著歷史:戰爭年代裏,無數革命先烈為了國家與民族的解放,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勇往直前;和平歲月中,焦裕祿、孔繁森、牛玉儒、楊善洲等壹大批領導幹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了黨和國家的事業奉獻了自己的壹切。新中國能夠得以建立,中華民族能夠得以復興,中國***產黨能夠獲得人民的信任,靠的是什麽,靠的正是信仰的力量;正是因為有了信仰的力量,中國***產黨的歷史才能壹直得以譜寫,新中國才能得以創造出壹個又壹個偉大的奇跡。

 通過觀看這三集紀錄片,使我們重溫在革命時期、建設時期以及改革開放各個歷史階段優秀***產黨員的感人故事時,深刻感受到信仰不是強制的,而是真正發自內心深處,是自覺自願的行為。《信仰》中講得真切,在人類的發展史上,在世界各國的政黨發展史上,中國人對信仰付出的代價之慘烈絕無僅有。中國人在追隨信仰的道路上,創造的奇跡絕無僅有。

 通過觀看《信仰》我深刻體會到:壹、只有***產黨人才能始終堅守信仰。《信仰》,是***產黨人對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選擇和堅守。偉大的中國***產黨的信仰,就是《***產黨宣言》創造了***產黨人信仰的起點,讓無數中國***產黨人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信仰,前赴後繼,不停地追求和奮鬥,才有民族的獨立和今天的幸福生活。只有堅守中國***產黨的信仰,才能從壹個只有13名黨員的早期組織發展到今天擁有8000多萬名黨員的大黨,並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創造了壹個又壹個奇跡。二、只有***產黨人才能擔負起信仰的使命。《信仰》是***產黨人的使命。革命時期有方誌敏、陳樹湘、張思德、劉胡蘭等壹大批拋頭顱、灑熱血的***產黨員;建設時期有朱光亞、王進喜、錢學森、李四光、華羅庚、鄧稼先等壹大批熱愛祖國、無私奉獻的***產黨員;改革時期有沈浩、吳仁寶、孔繁森、楊善洲、李林森、谷文昌等壹大批帶頭致富,忘我工作的領導幹部。堅信,在中國***產黨的領導下,到中國***產黨成立100周年時,將建成壹個惠及全國各族人民的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周年時,將建成壹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三、只有***產黨人始終把信仰作為精神力量。《信仰》是***產黨人的精神支柱。人的信仰如果是崇高的,他就會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質的人,並不斷努力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塑造壹個美好的社會角色。人的信仰如果是扭曲的,他會為扭曲的信仰而瘋狂,從而危害黨、危害人民、危害社會,最終成為人民的罪人。四、只有***產黨人始終高舉信仰這面旗幟。《信仰》是***產黨人的旗幟。作為壹名***產黨員應在這面旗幟的引領下,在改革開放的道路上,在平凡的崗位和生活中,做有益於黨的發展的事,有益於社會進步的事,有益於人民的事。把個人成長成才融入祖國和人民的偉大事業之中;作為壹名***產黨員要始終堅持用武裝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素養和服務能力;作為壹名***產黨員要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用自己的行動在潛移默化中去影響工作氛圍,凈化社會環境;作為壹名***產黨員要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充分發揮***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時刻準備為黨的事業而獻身。作為壹名***產黨員要始終牢記常修為官之道、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已之心,增強廉政意識和拒腐防變的能力,做到警鐘常鳴。

 總之,通過觀看《信仰》三集紀錄片,使我們更加明白了“入黨為了什麽”。“當官為了什麽”“給子孫後代留下什麽”以及如何做人、怎樣做人的道理。在即將退休時間內,要堅守最後壹班崗,認真做好本職工作,畫上壹個圓滿的句號。

 歷史文獻紀錄片信仰觀後感2

 看完歷史文獻紀錄片《信仰》,感慨萬千。這部片子非常樸實,故事感人,雖然是壹個很嚴肅的主題,但壹點也不枯燥,讓人能夠坐得住、看得進。“用人的故事講黨的道理”,突出“情”、“義”、“力量”三個視角,“那些已經過去的信仰的故事,將永遠是指引我們走向未來的燈塔。”

 “情”,以情動人。感人的故事情節往往是最能撥動人的心弦的。比如陳樹湘烈士,感人的事跡很多,在湘江戰役中怎麽指揮的、怎麽戰鬥的,都很值得寫,但片中只寫了壹個細節,就是他犧牲的方式,他是自己把自己的腸子揪斷壯烈犧牲的,看到這段,大家都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淚。

 “義”,義不容辭。就是責任心,是對黨的事業、對人民利益的高度責任感。***產黨人的奮鬥、犧牲,是因為他對我們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對人民有高度的責任感。王進喜為什麽那麽拼命?因為他心裏裝著國家,決心把“貧油落後”的帽子甩到太平洋裏去。鄧稼先為什麽不顧個人安危,壹次次親自到實驗場?他不知道危險嗎?不是!因為他不想讓中國被人家拉得太遠。沈浩為什麽要留在小崗村,難道小崗村的生活比省城還舒適嗎?當然也不是,是他知道小崗的老百姓渴望走上富裕的道路,他有這個責任幫助他們早日完成這個心願。

 “力量”,油然而生。把“情”和“義”表現的充分了,“力量”自然也就體現出來了,正是有了這樣的犧牲精神和責任感,中國***產黨才能帶領人民在信仰的旗幟上,書寫壹個又壹個傳奇,從而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的發展進步。也正是有了千千萬萬以生命踐行信仰的帶頭人,跟隨黨的隊伍才會越走越長。該片通過議論、點評、總結、升華,彰顯***產黨人的偉大力量,值得後人銘記和學習。

 在***同信仰的感召、凝聚、引領下,中國***產黨帶領人民歷經磨難,辦成了三件大事,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在今天紛繁復雜的國內和國際形勢面前,在我們黨面對的種種考驗面前,我們每壹個***產黨員更是要牢記黨旗下的誓言,堅守信仰,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用“那些已經過去的信仰的故事”,“指引我們走向未來的燈塔”。

 歷史文獻紀錄片信仰觀後感3

 電視教育片《信仰》不啻於壹帖清醒劑,讓我感動、震撼,更讓我深思。在艱苦卓絕的戰爭年代,在物資匱乏的困難年代,是什麽使千千萬萬的***產黨人壹步壹步地走過來,而且取得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是什麽使得革命先烈甘願犧牲自己的生命,又是什麽使得海外遊子毅然放棄國外的優厚生活條件回到祖國參加?彭湃、陳樹湘、張思德、黃繼光、雷鋒、焦裕祿、錢學森、鄧稼先、張秉貴、孟泰、王進喜……壹個個耳熟能詳的英雄,壹次次振聾發聵地在我耳畔回響。他們有著不同的工作崗位,有著不同的人生經歷,但他們同時又都有壹個***同的身份——“***產黨員”,無論在革命、建設還是改革時期,這都是壹個光榮的稱號。它是先鋒戰士的標誌,是高尚人格的體現,是引領無數人奮發前行的旗幟。他們都有著對馬列主義的堅定信仰,把自己的才智、精力奉獻給了波瀾壯闊的***產主義事業。

 人們常說,人活著要有奮鬥目標,只有這樣,人才會保持生活、工作的激情。這是從個人的行動來說的。從精神上來說,每個人都應該有信仰。信仰根植於壹個人的內心,是他從事行動的道德約束。***產黨員的信仰是什麽?毫無疑問,應該是馬克思列寧主義。這是壹個必須認真解決的基本認識問題。我認為,信仰問題,絕不是壹個用某段時間可以壹次性作終身解決的,它應該是動態的、不斷深入的,沒有止境。因為黨員的信仰正確與否、堅定與否,是與黨員對黨的認識緊密聯系的。黨的根本性質、宗旨等不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但會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增添新的內涵。黨員如果不能或不善於對發展著的現狀有正確的認識,並以此來純潔、凈化、升華自己的信仰,就很有可能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中原地踏步、逐漸蛻化,甚至迷失方向,從而喪失壹個***產黨員的基本條件。同時,信仰問題直接決定和支配著黨員的思想和行動。目的和動機決定人的行為準則和價值取向,決定人的行為過程和行為結果。目的和動機都是主觀性的範疇,盡管我們可以從黨員的種種外在表現中去分析、判斷,但現象可能是真實的,也可能是虛假的,黨員只有不斷地自我反省、提煉、改進,才能真正做到始終保持信仰的堅定。這個問題對於尚在積極爭取入黨的積極分子、對於剛入黨的新黨員和對於已經有多年黨齡的老黨員來說,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意義。正本清源,達到思想上真正入黨,不斷提醒、警示、深化,以達到與時俱進。

 對馬列主義的信仰,是作為***產黨員所應具備的基本條件,但卻並非是壹勞永逸的。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得不承認,有些***產黨員的信仰意念的基礎是如此的薄弱。尤其是市場經濟下,我們的國家處於壹個巨大轉型的時候,有些***產黨員在思想上和認識上並沒有很快地適應這種轉型,於是,目標沒有了,對金錢和物質利益的欲望取代了信仰,人是非常容易迷失自己的。在沒有信仰的情況下,賭博、迷信、拜金等,嚴重危害著作為執政黨的***產黨員的肌體,影響著黨和民眾的關系,敗壞了黨在民眾中的信任。新的形勢和任務對***產黨員堅定信仰提出了新要求,迫切需要我們像保護自己的眼睛壹樣,去精心地呵護它、捍衛它。我們必須重塑***產黨員的信仰,只有服務民眾的信仰根置在每壹個***產黨員,尤其是管理者的心中,換化成壹種自覺的行動,那樣***產黨員的先進性、表率作用才會長久地保持下去,才能創造更加輝煌優異的成績。

 我們要勤奮學習,開闊視野。要著眼於提高思想和理論水平,努力具備開闊的政治視野,善於把握大局,從政治上判斷形勢、分析問題,不斷增強政治敏銳性,提高政治鑒別力。同時,又要著眼於時代的發展,廣泛學習經濟、科技、法律知識以及其他知識,具備開闊的知識視野,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

 我們要嚴於律己,甘於奉獻。在改革開放和發展條件下,置身於復雜的社會環境之中,要抵擋住形形色色的誘惑,抗禦住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襲,經受住各種風浪的考驗,能夠成長和成熟起來,就必須自覺地加強黨性修養,改造主觀世界,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要在各種情況下都能夠擺正位置,正確對待組織,正確對待群眾,正確對待自己。任何時候,都要常懷感激之情、常葆進取之心,始終保持壹種頑強拼博、鍥而不舍的奮鬥精神,保持壹種甘於清苦、甘於奉獻,不計名利、不計得失的高尚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