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紅軍長征有哪些感人的故事?

紅軍長征有哪些感人的故事?

長征,壹部用生命書寫的英雄史詩;長征是人類精神堅定無畏的象征。十大事件,十個永恒的傳說。

歷史事件之壹:湘江之戰

這是紅軍長征中損失最慘重的壹次戰鬥。

借助蔣介石的湘江天險,設置了第四道封鎖線,國民黨軍隊***25個師30余萬人在桂北嶽城嶺至都龐嶺之間的湘江兩岸展開決戰,等待連續突破三道封鎖線壹個多月的中央紅軍。

1934年11月27日,紅軍先頭部隊突破湘江第壹道防線,拉開了湘江血戰的序幕。

12月1日,中央紅軍苦戰5晝夜,終於渡過湘江,粉碎了蔣介石圍殲湘江以東中央紅軍的企圖。但掩護主力的紅5兵團第34師和紅3兵團第18團被敵封鎖。在大部分官兵陣亡後,中央紅軍的人數從壹開始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

事件二:遵義會議

湘江血戰後,在、胡等的努力下,中央紅軍終於放棄了在湘西與紅二、紅六軍團會師的計劃,轉而向敵情薄弱的貴州進發。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義原貴州省軍區司令員柏輝章公館二層樓,中***中央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了包括毛澤東為政治局常委在內的四項決定。會後成立了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的三人軍事指揮小組,統壹指揮紅軍的軍事行動,實際上確立了毛澤東的核心地位。

這是中國***產黨成立14年來第壹次獨立解決中國革命的重大問題。

歷史第三件事:四渡赤水河。

三四十萬。與赤水谷紅軍和國民黨軍隊的兵力相比,達到了長征以來的最高水平。

在重重困難中,毛澤東率領中央紅軍在我軍上演了精彩的壹幕:強渡赤水河,北渡長江,卻又退回黔北;紅軍過了赤水,又東返,用敵情判斷,造成紅軍要北渡長江的假象。五天之內,拿下桐梓,奪取婁山關,重新占領遵義城。三渡赤水河,重新進入川南。等蔣介石調集重兵到川南時,紅軍已經過了敵隘口。四渡赤水河,南渡烏江,部隊戰線直指貴陽。在坐鎮貴陽的蔣介石急調滇軍入黔的同時,紅軍又進了雲南。

在100多天的四渡赤水中,毛澤東的軍事指揮藝術達到了高超的水平。1960年,當來訪的二戰名將蒙哥馬利稱贊毛澤東指揮的解放戰爭三大戰役時,毛澤東說,四渡赤水河是自己的傑作。

第四個歷史事件:巧渡金沙江。

1935年4月6日,中央紅軍直逼貴陽,負責貴陽戰事的蔣介石將滇軍急入貴州。就在雲南孫度縱隊沖入貴州營救司機時,紅軍反其道而行之,乘虛而入。

昆明告急,蔣介石從金沙江線撤回三個團。滇西北的金沙江幾乎不設防了。4月29日,紅軍佯攻繞過昆明,兵分三路,直撲金沙江。

5月3日,紅軍攻占焦坪渡口,帶著7艘小木船和36名當地各族船工順利渡河,跳出了數十萬敵軍的包圍圈。

歷史第五事件: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

1935年5月25日至29日,中央紅軍上演了最

臘子口是中央紅軍長征跨越的最後壹道天險。峽谷路四面環山,只有8米寬。拉子河沖出峽谷,只有1米多寬的木橋可以通過。過了山,敵人三個團縱深部署,企圖堵住紅軍北上的路。

1935年9月16日下午,紅軍先鋒紅4團向天險發起沖鋒。因為咽喉太窄,部隊無法部署。從下午進攻到午夜,連續十幾次沖鋒失敗。

危急時刻,壹個綽號雲貴川的苗族戰士舍己為人,第壹個爬上絕壁,悄悄帶著突擊隊到了敵人身後。

天亮了,紅旗插上臘子口,北通道打開了。

事件七:直羅鎮大獲全勝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吳起。蔣介石企圖消滅中央紅軍、陜北紅軍和以三倍於紅軍的兵力先期到達的紅二十五軍。

如何站穩腳跟?黨中央和毛澤東經過認真分析,決定在陜北富縣西北45公裏的直羅鎮布口袋陣。

1935年11月20日,國民黨東北軍先鋒軍109師在壹架飛機的掩護下進入直羅鎮。同時,106師和111師也進入直羅鎮西北。

21日拂曉,戰鬥打響。紅壹軍團從北面、西北面和東北面進攻,紅十五軍團從南面、西南面和東南面進攻。24日上午,紅軍又殲滅壹個師,擊斃109師師長牛元峰,徹底粉碎了國民黨軍對西北蘇區的第三次圍剿,並舉行中***中央將中國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的奠基儀式。

事件八:獨樹鎮血戰。

1934年11月26日,單騎遠征10天後,不足3000人的紅25軍在河南方城獨樹鎮遭到4000余名國民黨步兵和騎兵的突然猛烈襲擊。

當時風雨交加,能見度極低,衣服單薄、手腳凍僵的紅軍戰士立即陷入被動。大多數士兵的槍沒有開火?寒冷的天氣已經凍住了螺栓。

危急時刻,部隊政委吳煥先身先士卒,提著大刀沖進敵人陣地,直到副司令員率領的梯隊跑步趕到,才擊退強敵,脫穎而出。

事件九:嘉陵江激戰

1935年初,為向川甘邊界發展,配合中央紅軍在雲貴川的作戰,紅四方面軍發起了強渡嘉陵江戰役。

3月28日晚,渡江主力30軍在四川蒼溪縣塔山灣主渡口強行渡江,撕開了四川軍閥的西岸防線。與此同時,31軍和9軍也分別在元溪口和閬中以北的渡口直入嘉陵江西岸。

紅四方面軍經過24天的渡江,控制了東起嘉陵江,西至北川,南至梓潼,北至川甘邊界的廣大地區,殲滅敵軍壹萬余人。

事件10:戰至烏蒙山

1935年11月19日,紅二、六軍團近1.7萬人從湖南劉家坪、桑植等地開始長征。

1936年2月下旬,紅二、紅六軍團轉戰安順地區。由於敵人已在前方布下重兵,他們轉移到烏蒙山北麓。

3月2日至29日,紅二、六軍團在烏蒙山、威寧、鎮雄、昭通、宜良等地大迂回,與壹個10倍於自己的敵人展開迂回戰鬥,在義澤河、德丈壩戰役中沈重打擊了被圍困和封鎖的敵人。

之後,紅二、六軍團迅速轉戰雲南,並於4月下旬成功北渡金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