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文言文《牧豎捕狼》的意思

文言文《牧豎捕狼》的意思

原文

兩牧豎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謀分捉之②。各登壹樹,相去③數十步。少頃,大狼至,入穴失子④,意甚倉皇⑤。豎於樹上扭小狼蹄耳,故⑥令嗥⑦;大狼聞聲仰視,怒奔樹下,號且爬抓⑧。其壹豎又在彼樹致⑨小狼鳴急;狼輟聲⑩四顧⑾,始⑿望見之,乃舍此趨彼⒀,跑⒁號如前狀。前樹又鳴⒂,又轉奔之。口無停聲,足無停趾⒃,數十往復,奔漸遲,聲漸弱;既而⒄奄奄⒅僵⒆臥,久之不動。豎下視之,氣已絕⒇矣。

譯文

有兩個牧童進山發現了壹個狼窩,窩中有兩只小狼。(他們)商量好每人分別捉壹只小狼。而後(他們)又分別爬上兩棵間距數十步的樹。不壹會兒,大狼回來了,發現小狼不見了,神情非常驚慌。牧童在樹上扭小狼的蹄、耳,故意讓小狼大聲叫。大狼聽到後,擡頭望去,憤怒地跑到樹下,狂叫不已,還用爪子抓樹皮。這時候另壹個牧童在另壹棵樹上如法炮制,令小狼痛嚎。大狼聽見了叫聲,到處張望,才發現另壹只小狼;於是不顧這邊的狼崽,轉而奔至另壹棵樹下,像剛才那樣狂叫撕抓。第壹棵樹上的牧童又讓小狼哀號,大狼又轉身撲過去。大狼嘴裏沒有停止過嚎叫,腳下沒有停止過奔跑,這樣來回數十次,跑得也慢了,聲音也小了;過了壹會,大狼氣息微薄的樣子,很久都不動彈。牧童從樹上爬下來,湊近壹看,大狼已經氣絕身亡。

註釋

(1)選自《聊齋誌異》。作者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居士,山東淄川(現在山東省淄博)人,清代文學家。牧豎,牧童;豎,童仆。

(2)謀分捉之:商量好每人捉壹只小狼。

謀:謀劃,商量。分:分別。

(3)去:距離。

(4) 少頃:片刻,壹會兒。

(5)入穴失子:進到窩裏,發現兩只小狼丟了。

(6)意:神情,神態。

(7)甚:程度副詞,“很”。

(8)倉皇:慌張。

(9)故:故意。

(10)令:使

(11)嗥(háo):吼叫。

(12)號(háo))大叫。

(13).且:並且。

(14) 彼:另外的。

(15)致:導致,招致。

(16)輟聲:停止了叫聲。

(17)四顧:四面張望。

(18)始:才。

(19)乃:於是 

(20)舍此趨彼:離開這只小狼奔向那只小狼。

趨:跑向。

(21)跑(páo):同“刨”,獸用前爪刨地。

(22)前樹又鳴:前樹上的小狼又叫。

(23)口無停聲,足無停趾:嘴裏不停地嗥叫,腳不停地奔跑。

(24)趾:通“止”,停止。

(25)數十往復:倒裝句,為“往復數十”意為“來來往往不下數十次”。

(26)遲:遲緩,緩慢。

(27)弱:微弱。

(28)既而:不久。 

(29)奄奄:氣息微弱的樣子。

(30)僵:僵硬。

(31)豎:筆直。

(32)下:向下。

(33)之:代詞,文中代指母狼。

(34)絕:斷。

(35)矣:語氣詞,表示語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