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變餐酒搭配的固有觀念
在中國,宴會上的菜肴不像西方那樣,壹道吃完再上下壹道,而是幾乎全部上全後再壹起動筷。早些年間,不少進口葡萄酒商在餐酒搭配方面壹直非常講求規則。然而,如果想在中國做好市場,酒商就壹定要學會適應,不能過於教條或急躁。如果中國的消費者非常樂於在壹頓飯中從頭至尾都飲用紅葡萄酒,那就讓他們這樣做吧。
2、不能走“拼量”路線
中國人飲用的紅酒多數是中國的品牌。類似長城葡萄酒(GreatWallWine)、張裕葡萄酒(Changyu)和王朝葡萄酒(DynastyWine)這樣的品牌都是當地葡萄酒業的巨頭。這些企業每年大約出產100,000,000箱葡萄酒,幾乎占中國人消費所有葡萄酒的90%左右。2011年,奔富在8個亞洲國家和地區僅賣出了1,200,000箱。所以,外國葡萄酒壹定要走追求高品質高價值的路線,而不是“拼量”。
在中國賣酒的8個銷售策略
中國人消費的葡萄酒仍以本土品牌為主
3、了解細分市場
“中國市場有80%的葡萄酒是被當做禮品賣出的,”中國北京葡萄酒解決方案(ChinaWineSolutions)資訊公司的尼克?米勒(NickMiller)說道,“人們壹般不會將買來的葡萄酒喝掉,但會把它們作為禮物不停地轉送,或者只放進展示櫥窗裏。”所以,酒商在進入中國市場前,壹定要了解自己專註的細分市場。”
4、參與市場變革
在中國,有些“追逐名譽的保守主義者”是願意購買昂貴葡萄酒的,他們約占葡萄酒消費人口的22%,消費量占葡萄酒市場的40%。然而,從長遠來講,對於葡萄酒還是個新的洋玩意的中國市場來說,未來的葡萄酒市場還要依靠兩種類型的消費者——社交群體中的年輕飲用者以及擁有飲用紅酒習慣的中產階級。這些人大約占紅酒消費者中的壹半左右,但僅會有三分之壹的人是為葡萄酒的價值而購買的。
5、原產國家不代表壹切,營銷手段才是最重要的
目前,中國的葡萄酒市場中,法國仍然是最受歡迎的葡萄酒原產地。然而,隨著年輕的葡萄酒消費者越來越多,願意對專家推薦、葡萄酒類型和葡萄酒價格進行綜合考慮再決定購買的人已變得越來越多。
6、中國富有人不像外國那樣多,但不要等到人多了才去經營
財富酒業(TreasuryWines)表示,購買外國葡萄酒的關鍵節點,將會是那些年收入超過18萬人民幣的家庭。瑞士信貸公司(CreditSuisse)2010年份發布的壹項調查報告指出,中國家庭中只有10%的居民人均收入超過了13.9萬。剩下約80%至90%的家庭年均收入通常低於5.49萬。當比較富有的中產階級家庭養成了在周三晚間喝壹杯葡萄酒的習慣時,那麽,市場應該就會呈爆發式增長了。
“通過與葡萄酒教育從業人員的溝通,我們了解到,中國人有很強烈的求知欲,”米勒說,“不論是為了掙面子,還是僅為了個人興趣。中國人壹但決定學習,就會非常投入,而且很快就能領悟到個中奧妙。”
8、堅持基本的銷售策略
“8”在中國市場中是壹個吉祥的數字,因為“8“與“發”的發音相似,意為“興旺”、“財富”。實際上,通過深入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妳還可以找到許多討巧的銷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