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抗日小英雄故事有哪些?

抗日小英雄故事有哪些?

1、這個抗日小英雄的故事,發生在華北抗日根據地。12歲的龍門村兒童團團長海娃每天壹面放羊,壹面放哨,監視著前邊平川地裏敵人的據點。

壹天,炮樓裏的鬼子進山去搶糧食了,只剩下“貓眼司令”和幾個鬼子兵。民兵中隊長老趙畫了壹張攻打炮樓的路線圖,並寫了壹封信準備把它交給八路軍張連長。老趙把送信的任務交給了兒子海娃。

海娃壹看信封上面插了雞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趕著壹群羊作掩護送信去了。沒想到,海娃在山溝裏碰上了鬼子,他靈機壹動,把雞毛信拴在了“老頭羊”的尾巴裏,瞞過了鬼子小隊長。壹路上海娃受盡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從睡得像死豬壹樣的鬼子的腿縫裏溜了出來。

他趕到羊圈裏,小心地把雞毛信取了下來,壹口氣跑了幾裏路。後面偽軍也追來了,海娃又被他們抓回去。他把鬼子帶到了壹條山路上,鬼子的騾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機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遠,鬼子開槍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著疼拉開嗓子喊“八路軍叔叔……”海娃把雞毛信交給了張連長。

2、1941年“皖南事變”前後,浙南遊擊根據地遭到敵人數次大規模武裝進攻。洪汝蘭帶領武工隊的同誌在異常艱苦的情況下,與敵人周旋,堅持鬥爭。白天隱藏在深山荒林之中,沒有吃、沒有喝;晚上摸黑下到平原敵占區,大家也不管水田的水有多臟,伏下身就灌滿壹肚子,解渴充饑。

壹次,正是過年的光景,洪汝蘭帶領同誌來到家鄉吳小垟附近活動。他的父親聞訊趕到武工隊駐地,對兒子訴說著家鄉遭受敵人摧殘破壞的情景:“幾個月前,敵人派兵包圍吳小垟、包垟兩個村,想抓可夫(劉英)、龍躍、老海(鄭海嘯)等省委、浙南特委、平陽縣委的領導。

結果撲了空,惱羞成怒,燒毀房屋57間,捕去58人,殺害8人,自家11間房子全部燒毀,捕去的鄉親中有7位是自家人……,現在流離失所,東分西散,年都沒法過了……”洪汝蘭卻安慰父親:“現在中國是富人過年,窮人過關,要想有好年過,就是壹條路,團結窮人,堅持鬥爭,革命成功就好了。”

3、洪汝蘭擔任縣委組織部長期間,手中有人權,還有財權,黨員上繳的黨費都由他收存保管。

壹次,縣委書記鄭海嘯叫洪汝蘭和林巖釧壹起去縣城買壹擔香煙挑回來。從縣城到縣委機關駐地要走好長好長的路,他倆累得都直打瞌睡。林巖釧對洪汝蘭說:“人們都說香煙提神,這麽壹擔的香煙,拿壹包出來抽抽,也好提提神呀。”

洪汝蘭說:“這是給縣委和特委買的,我們不能動!妳我都是黨員,應嚴格遵守黨的紀律。同時還要自覺遵守才對。組織上叫我收存保管的黨費能隨便動嗎?妳也知道是不能隨便動的,香煙和黨費的道理是壹樣的。”

4、顏安民打入敵人內部後,因為壹次意外的突發事故而遭逮捕,關在洞頭島北嶴鎮的壹個牢房裏,由敵兵日夜武裝看守。

壹天黃昏,壹位敵參謀長親自來對顏安民刑審,將他倒手吊梁,用木棒毒打,用針尖戳進十個指頭的甲縫……,敵人企圖用刑審逼迫他開口,可是顏安民每次被打得死去活來,就是不開口!

壹個星期後,顏安民被押往玉環縣披山島敵總部。敵人對他用電刑,鐵燙鉻把他的十個指頭燙焦了,又剁去;用木棒、鐵棍,把他的肋骨打成寸寸斷……顏安民就是不開口!他在被捕前曾對戰友說過:“妳們放心!敵人就是把我剁成肉漿,我也不會開口的!”

1951年9月21日,敵人在披山島召開“公判”大會,宜布顏安民“罪狀”後,將他押到披山中嶴和南嶴之間的鼻頭山上,慘無人道地用刺刀活活捅死,還在身上補了幾槍,最後拋屍於懸崖下的海灣。

頗安民犧牲了,而他為了嚴守黨的機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崇高品質和獻身精神,至今值得我們學習。

5、抗戰時期,生活在白洋澱的小男孩張嘎與唯壹的親人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鐘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鐘亮也被敵人抓走。嘎子歷經艱辛,找到八路軍,當上了壹名小偵察員。

他配合偵察員羅金保執行任務,表現得勇敢、機智。但嘎子畢竟還是壹個活潑、淘氣的孩子,他與小朋友胖墩摔跤輸了還不講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煙囪。在壹次戰鬥中,他繳獲了敵人壹支手槍,竟偷偷把槍藏進了老鴉窩裏,沒有上繳。

為攻打敵人崗樓,他奉命進城偵察時被捕。當部隊攻打崗樓時,他設法在裏面放火,裏應外合,全殲敵人,救出了老鐘叔,也替奶奶報了仇。戰鬥結束後,嘎子把藏在老鴉窩裏的手槍主動拿出來上繳。隊長正式宣布把手槍發給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