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客沒有當過官,是個很有文化修養的大商人,對家裏的子弟要求很嚴。李白是李客第12個兒子,從小聰慧過人,學習又十分刻苦,李客非常疼愛他,而且精心培養他。
李白5歲時,李客就指導他誦讀漢代著名文學家司馬相如的辭賦,並常對他說:“孩子,妳要為我們李門爭氣,希望妳將來也成為司馬相如那樣有成就的人。”李白把父親的殷切期望銘記在心,立誌做壹個超過司馬相如的文學家。
李白10歲那年,開始動筆學習辭賦,創作非常認真,字斟句酌,壹絲不茍。他想到少年時在眉州象耳山讀書,有壹次逃學回來,經過壹條小溪,見壹位老大娘在溪旁磨鐵杵(舂米的工具)李白問老大娘磨它做什麽,老大娘回答說:“磨成針。”李白想,我學習辭賦,只要有這個精神,超過司馬相如是不會有問題的。
李白按照這個意願,勤學基礎練。壹天,他經過幾次修改,把壹篇辭賦寫好了,便興沖沖地送給父親看。他自認為寫得不錯,壹定會得到父親的誇獎。不料,父親讀了以後,很不滿意,對他說:“妳這篇賦寫得太差了,既無氣勢,又乏文采。不過妳也不要灰心,應當繼續努力。”
李白點了點頭:“壹定按照父親的要求辦。”回到書房,他把那份文稿投到火爐中燒了。然後重新構思,重新創作,連續擬作了三次,沒有壹次感到滿意,只得都付之壹炬,直到第四次,才寫成比較滿意的兩篇,即《擬別賦》、《擬恨賦》。《擬別賦》後來散失了,《擬恨賦》還保留著,收在宋人宋敏求所編的《李太白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