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摘抄:世上只有壹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羅曼羅蘭《名人傳》
賞析:在艱難的生活中,我們需要時刻給自己打氣,在遭遇了生活的挫折之後,不要心灰意冷,灰頭喪氣,面對生活要充滿熱愛之情,這便是真正的英雄主義。
2、摘抄:人生就像壹條拋物線,幸運的頂點,往往也是厄運的開端。——羅曼羅蘭《名人傳》
賞析:這句話提示我們,當我們身在順境當中時,要有憂患意識,當我們身處逆境中時,要有克服困難的決心,不論命運如何變化,我們都能掌握自己的人生軌跡。
3、摘抄:信仰不是壹種學問,信仰是壹種行為;它只在被實踐的時候,才有意義。——羅曼羅蘭《名人傳》
賞析:這句話替我們解答了信仰的含義,學會如何思考。我們常說“這個時代的年輕人越來越缺乏信仰,這就是指的逐漸喪失了敬畏之心”,我們如果擁有信仰,就應該去實踐,在實踐過程中,帶著自己的信仰去完成理想和目標。
4、摘抄:竭力為善,愛自由甚於壹切,即使為了王座,也永勿欺妄真理。——羅曼羅蘭《名人傳》
賞析:作者的話語中,除了自由,還應該善良,心地善良的人不論什麽在生活中遇到什麽挫折,總會有人幫助,也壹定會擁有壹個燦爛的未來,這就是善良的力量。
5、摘抄:壹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羅曼羅蘭《名人傳》
賞析:這段文字是對貝多芬等藝術家的最精準的描述,他們的人生都充滿了挫折,也並非壹帆風順,貧窮、殘疾、孤獨都圍繞著他們,但他們並沒有因此而頹廢下去,而是充滿了理想的壹如既往的奮鬥,為了力量為奮鬥終身的人,最後也都有了巨大的成就,為世界帶來了藝術作品,給世人帶來了歡樂。同樣的事情發生了很多人身上,但絕大多數人都會因此而喪誌,最後壹事無成。
擴展資料
《名人傳》經典佳句
壹切使他不安;他的家庭也嘲笑這永遠的不安。他如自己所說的壹般,在“壹種悲哀的或竟是癲狂的狀態”中過生活。痛苦久了,他竟嗜好有痛苦,他在其中覓得壹種悲苦的樂趣:
“愈使我受苦的我愈歡喜。”
對於他,壹切都成為痛苦的題目,甚至愛,甚至善。
“我的歡樂是悲哀。”
沒有壹個人比他更不接近歡樂而更傾向於痛苦的了。他在無垠的宇宙中所見到的所感到的只有它。世界上全部的悲觀主義都包含在這絕望的呼聲,這極端偏狂的語句中。
“千萬的歡樂不值壹單獨的苦惱!?”
“他的猛烈的力量把他和人群幾乎完全隔離了。”
他是孤獨的。他恨人;他亦被人恨。他愛人;他不被人愛。人們對他又是欽佩,又是畏懼。晚年,他令人發生壹種宗教般的尊敬。他威臨著他的時代。那時,他稍微鎮靜了些。他從高處看人,人們從低處看他。他從沒有休息,也從沒有最微賤的生靈所能享受的溫柔——即在壹生能有壹分鐘的時間在別人的愛撫中睡眠。婦人的愛情於他是無緣的。在這荒漠的天空,只有科倫娜冷靜而純潔的友誼,如明星壹般照耀了壹剎那。周圍盡是黑夜,他的思想如流星壹般在黑暗中劇烈旋轉,他的意念與幻夢在其中回蕩。貝多芬的憂郁是人類的過失,他天性是快樂的,他希望快樂。米開朗基羅卻是內心憂郁,這憂郁令人害怕,壹切的人本能地逃避他。他在周圍造成壹片空虛。
這還算不得什麽。最壞的並非是成為孤獨,卻是對自己亦孤獨了,和自己也不能生活,不能為自己的主宰,而且否認自己,與自己鬥爭,毀壞自己。他的心魂永遠在欺妄他的天才。人們時常說起他有壹種“反對自己的”宿命,使他不能實現他任何偉大的計劃。這宿命便是他自己。他的不幸的關鍵足以解釋他壹生的悲劇。而為人們所最少看到或也不去看的關鍵,只是缺乏意誌和稟性懦怯。
--《米開朗基羅傳》
我願證明,凡是行為善良與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擔當患難。
--------貝多芬(偉大的音樂家)(壹八壹九年二月壹日在維也納政府語)
竭力為善,愛自由甚於壹切,即使為了王位,也永不欺枉真理。
--------貝多芬(壹七九二年手冊)
賭博欲,可能戰勝的。肉欲,極難戰勝的。虛榮欲,壹切中最可怕的。——列夫·托爾斯泰
誰也無法戰勝我,我要死死扼住命運的咽喉。——貝多芬
終於從大理石的牢獄中解放出來了。——米開朗基羅
科學的事業就是為人民服務。——列夫·托爾斯泰
心靈純潔的人,生活充滿甜蜜和喜悅。
壹切使人團結的是善與美,壹切使人分裂的是惡與醜。
被人愛和愛別人是同樣的幸福,而且壹旦得到它,就夠受用壹輩子。
為了要獲得幸福,我們應當相信幸福的可能。
愛和善就是真實和幸福,而且是世界上真實存在和惟壹可能的幸福。
不錯,達到生活中真實幸福的最好手段,是像蜘蛛那樣,漫無限制地從自身向四面八方撒放有粘力的愛的蛛網,從中隨便捕捉落到網上的壹切。
科學與藝術和面包與水同樣重要,甚至更重要。--------列夫·托爾斯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