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21世紀,人們越來越關註?孤獨?這個命題,我為大家整理了有關《挪威的森林》的讀後感,希望妳們喜歡。
壹、從思想內容來看時代的孤獨
《挪威的森林》這部小說的主線是主人公渡邊徹與直子和綠子這兩個女人之間糾結的愛情故事。木月是渡邊徹高中時候唯壹的朋友,也是直子青梅竹馬的男朋友,三個人經常壹起出沒,感情十分要好。可是木月卻在他十八歲那年在自家車庫中毫無征兆地自殺了,這給直子和渡邊徹都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創傷。於是渡邊徹離開了神戶,去了東京,開始了同敢死隊同寢的大學生活。在大學裏,他結交了能力非凡卻極端的永澤,認識了永澤的女朋友初美。他第壹次在車站偶遇了直子,於是往後常常壹起走路,只是漫無目的地散步、吃飯,偶爾也講敢死隊的趣事。渡邊徹帶著蛋糕去給直子過20歲生日的時候,直子出奇地健談,後來卻放聲大哭。
壹覺醒來以後,直子不告而別,後來來信說她將休學去療養院。渡邊徹去了直子所在的療養院,並結識了她的室友玲子。壹個偶然的機會,渡邊徹認識了綠子,壹個十分有個性的女孩子,並與她相知相惜。綠子在父親死後出售了小林書店,並和姐姐搬了家,渡邊徹也搬出了宿舍。渡邊徹因為玲子來信說直子的情況不好而無限悲傷,於是忽略了旁邊來找自己的綠子,綠子因此找借口離開了。整整兩個月以後,綠子主動找了渡邊徹,並因為喜歡他而同那個人斷交了。渡邊徹終於明白自己對綠子的感情了,卻又覺得對不起直子,心裏很是矛盾,於是寫信給玲子傾訴,玲子也給出了客觀的解答。
不久之後,玲子來信說直子在小樹林自殺死了,葬禮很是淒涼。渡邊徹進行了壹次壹個人的旅行,想了很多很多關於直子的事,回來之後心裏仍舊悲傷不已。玲子從療養院出來了,她在開始新生活之前來看望了渡邊徹。渡邊徹給綠子打了電話,想要從頭開始。可是當綠子問他在哪的時候,他茫然了,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哪,只是壹遍又壹遍地呼喚著綠子。
小說從主人公渡邊徹對直子的回憶慢慢進入,直到回憶不再像回憶,而是像正在發生正在繼續的故事。小說開頭說,?即使在經歷過十八度春秋的今天,我仍可真切地記起那片草地的風景在那個年齡,無論目睹什麽感受什麽還是思考什麽,終歸都像回飛鏢壹樣轉到自己手上就連直子的臉,壹時間竟也無從想起。我所把握的,不過是空不見人的背景而已原來我的記憶的確正在步步遠離直子站立的位置,正如我逐漸遠離自己壹度站過的位置壹樣盡管如此,記憶到底還是壹步步遠離開去了想到這裏,我悲哀得難以自禁。因為,直子連愛都沒愛過我。?壹個人回憶十八歲的感覺,壹切都終歸會回來的無奈,無法記起卻又無比重要的臉龐,記憶遠去的無助,沒有被那個人愛過的悲哀,壹切的壹切在開頭就形成了壹個強大的孤獨磁場,將讀者的心納入其中。
其實,每壹個人的離開,無論是生命的戛然而止,還是某個角色的不告而別,或多或少都會讓我們有壹種孤獨感,就如同自己的生命旅途裏少了壹個人的故事,總有壹種失落感。木月將自己的生命定格在了年輕的十八歲,毫無征兆地選擇了自殺,誰也不知道他這麽做的理由,或許村上自己也不知道。是因為孤獨麽?我們只能揣測,這將是壹個沒有答案的謎。
但是,他的自殺,使得渡邊徹失去了唯壹的朋友,使得直子失去了戀人,他留給渡邊徹和直子的是無限的孤獨感,甚至留給我們的也是這樣壹種孤獨感。直到後來,直子因為木月的死給她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創傷,最終也是精神抑郁而自殺。還有初美,深愛著從來不懂憐惜自己的永澤,無論永澤怎麽對她,她都不離不棄,但是卻在永澤去了德國之後的兩年和壹個男子結了婚,又過了兩年便用剃刀割斷了手腕動脈。這個女人對愛情的執著把自己壹步壹步逼上了孤獨的絕路。我沒有辦法不感慨,孤獨的生命啊。
木月的死使得渡邊徹失去了朋友,使得直子失去了戀人;敢死隊的離開讓渡邊徹身邊又少了壹個人,少了些許歡笑和談話;永澤的離開讓渡邊徹身邊少了壹個帶自己花天酒地和激勵自己的人,也讓初美失去了愛情;初美的死使得永澤失去了壹個深愛自己的女人,使得渡邊徹失去了壹個像姐姐壹樣的朋友;直子的死使得渡邊徹失去了最牽掛的人,使得故事失去了女主角;玲子的離開讓渡邊徹為之高興,卻也同樣失去了某些東西;而找不到綠子從頭開始,這讓渡邊徹徹底茫然和恐慌了。壹個壹個的都走了,還剩下些什麽呢?可能每個人的人生都大致如此,因此這個時代也大致如此。
二、從人物形象來看時代的孤獨
讀罷《挪威的森林》,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其中的幾個主要人物了。作者通過描寫這些主要人物內心的`孤獨來折射出整個時代的孤獨。
渡邊徹是這個故事的主人公,也是整個故事的敘述者。他安靜,因為他的假期生活大都是讀書、寫信、散步、洗衣服之類的;他被動,因為無論是在和直子、綠子還是玲子的交往過程中,他都很少主動出擊;他說話的方式很有意思,?就像漂亮地塗了壹層墻粉?;他不被人理解,也不求被人理解,因此他的朋友極少,也很難向人敞開心扉說出心裏話;他似乎沒有什麽追求,壹直委身於生活的河流當中,帶著些許孤獨、無奈、仿徨和迷茫過著平淡的日子。
其實說到底,他就是壹個孤獨、輕微自閉,不被人理解卻也不求人理解的城市青年形象。他敢於真誠地面對自己的內心,敢於不在乎別人的眼光而去做自己喜歡而且認為有必要的事情,敢於尊重和堅持內心的獨立,他是為自己而活。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壹種難能可貴的品質。盡管社會的束縛和壓抑讓這種品質無法更好地生長,而是畸形地衍生出了孤獨、無奈、無助、迷茫這壹類負面情緒,但是,渡邊徹依舊能堅持做最真實的自己,把玩著孤獨,品嘗著無奈,這也是十分難能可貴的。他雖然孤獨,但是他並不害怕孤獨。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是只對自己感興趣的人,自己想什麽、自己感受什麽、自己如何行動除此之外對別的沒有興趣,所以才能把自己同別人分開來考慮?。
小說中最重要的兩個女性形象大概就是直子和綠子了。她們兩個是完全不壹樣的女性形象,直子文靜、內向,而綠子卻是熱情、奔放。雖然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女性形象,但是,在她們身上,都可以看到濃重的孤獨的影子。直子的孤獨源於她的自閉、悲觀以及內心脆弱。她的這種性格導致她不願意與社會接觸,甚至對社會產生恐懼,因此沈默寡言,不願與人交心,而這種孤獨感又反過來加重她的自閉和內心脆弱,這就是壹個惡性循環。她總是想得太多,總覺得自己會給別人帶來麻煩,甚至有些自卑,因此她過得十分壓抑。自從木月離奇自殺以後,直子就陷入了絕對的恐慌與失望。
其實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壹般的人都能夠隨著時間的治愈而慢慢恢復那個碩大的傷口,對於直子來說卻不能。很多人都明白,無論社會讓我們多麽地失望和恐懼,生活都得繼續過下去。直子也不是不明白,只是她的自閉讓她不願面對心中的不良情緒,也不願意將其發泄出來,而內心的脆弱又讓她無法承受這些打擊。因此直子只能在時間的漩渦裏越陷越深,直至精神出現問題,最終選擇了自殺。這是壹個孤獨少女的悲劇,也是這個時代的悲劇。綠子是與直子截然不同的女孩,她樂觀、堅強、敢愛敢恨。並不是因為綠子有著幸福快樂的童年,相反她的生活也有很多磨難。在過去的20年人生當中,她連壹次、哪怕壹次都沒有撒嬌任性過。因為她的爸爸媽媽根本不理她這壹套,而且父親在她撒嬌任性的時候就會發脾氣,最後吵得不歡而散。綠子從小到大都在經歷著親人壹個壹個地離去,但這些痛苦和挫折卻反而讓她更加堅強、自信、樂觀地活著。
面對家附近發生火災這種事情,綠子表現得極為輕松和淡定,甚至拿了啤酒和吉他坐在三樓晾衣臺上飲酒唱歌。綠子甚至打定主意,要是火燒到家裏來了,也不跑,死了就死了唄。先不管她這話說的是真是假,起碼她這種面對死亡的出奇的冷靜的態度讓我們費解。這是要經歷多少苦難,是要有多看得開,才能有這樣淡定得讓人害怕的心態。正常的讀者都會覺得綠子腦子不正常,渡邊徹剛開始也是這樣覺得的,只是後來習慣了,見到她,反而覺得多少適應了這個世界。她在父親遺像前脫得壹絲不掛的驚悚舉動,不知道渡邊徹是否也能理解。綠子不孤獨麽?綠子其實也是孤獨的。她從小缺少關愛,又經歷了親人壹個個地離去,誰能不感到孤獨?只是她不害怕孤獨,懂得排遣和把玩孤獨而已,這壹點和渡邊徹很相似。因此,渡邊徹在思慕遠方的直子的同時也對身邊的綠子產生了好感。
小說中三個主要人物形象內心的孤獨、無助和迷茫就已經很好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的青年人內心的孤獨、無助和迷茫。無論是孤獨、輕微自閉、不被人理解也不求被人理解的這壹類人,還是自閉、悲觀、內心脆弱的這壹類人,或者是樂觀、堅強、敢愛敢恨的這壹類人,她們的孤獨多多少少都反映了那個時代的孤獨。
三、從象征手法來看時代的孤獨
小說中所提到的很多意象都象征著那個時代壹些特有的東西,例如螢火蟲、水井和直子所在的療養院。
小說中的主人公渡邊徹不止壹次提到他很喜歡美國作家菲茨傑拉德的《了不起的比爾蓋茨》。浙江大學外語學院副教授謝誌宇認為?作者的這壹設定恐怕寓意著這部小說試圖表達的與《了不起的比爾蓋茨》相同的主題:幻滅和死亡。?同樣,《挪威的森林》和《了不起的比爾蓋茨》壹樣,都大量地運用了象征的手法。如李柯將《挪威的森林》中的燈光、螢火蟲、水井與《了不起的比爾蓋茨》中燈光、比爾蓋茨的別墅、峽谷所具有的象征意義進行了對比分析,認為前者的燈光象征了主人公?我?的愛人和精神寄托,螢火蟲象征著主人公孤獨、微弱的生命之光,水井象征著死亡。該作者還進壹步指出,雖然村上春樹在創作手法上頗受菲茨傑拉德的影響,但並沒有停留在簡單的模仿之上,而是充分發揚了日本文學的民族風格,使作品人物更具有日本?私小說?人物的特點,描述手法也更委婉細膩,富於陰柔之美。
《挪威的森林》是由《螢》這部小說擴寫的,因此螢火蟲在《挪威的森林》中肯定是個重要的意象。小說中提到螢火蟲是在寫敢死隊臨走前送我壹只螢火蟲的時候。在這裏,作者花了大量的筆墨來描寫這只螢火蟲以及主人公渡邊徹孤獨的心思。在我看來,螢火蟲就是孤獨、迷茫和無助的象征。
這只是壹只錯飛過來的螢火蟲,恰好被敢死隊抓住當做離別禮物送給渡邊徹。在渡邊徹看來,它是壹只光線微弱、顏色淺淡、睡眼惺忪而且還衰弱得奄奄壹息的螢火蟲,毫無生機。這只孤獨的螢火蟲使主人公渡邊徹不由得陷入了孤獨的回憶和孤獨的沈思。這壹部分所描述的場景中,壹切都是靜謐而孤獨的。只有這樣的環境,才容易使人陷入回憶和沈思,才容易使人倍感孤獨和迷茫。?螢火蟲消失之後,那光的軌跡仍久久地印在我腦海中。那微弱淺淡的光點,仿佛迷失方向的魂靈,在漆黑厚重的夜幕中往來仿徨。?
小說中還有壹個重要的意象就是水井。提到水井,總是讓人有壹種不寒而栗的感覺。日本著名恐怖片《午夜兇鈴》中的水井就是壹個十分恐怖的東西,讓人看了總是有壹種陰森森的感覺。在這部小說裏,水井這個意象是和直子聯系起來的。那是直子告訴渡邊徹的壹口井,直子說是壹口很深很深的井,而且沒人知道它的位置,只知道它在他們散過步的那個森林的某個地方。照這種情況來說,散步的時候壹不小心就可能跌入這口神秘而又深不可測的水井當中。因此,對每個人來說,這裏的水井都是死亡的象征。這樣看來,這口水井與直子在某種程度上有著不壹般的聯系還是可以解釋的。
小說中還提到了直子所在的療養院,並且把它描寫得如世外桃源壹般,壹點沒有精神病療養院的感覺。在那裏,壹切都很和諧,風景好,人情美,生活有規律而有意義地進行著。他們那裏沒有醫生,每個人都是患者,互相幫助,互相傾訴,也幾乎沒有秘密,人壹旦進入那裏,便懶得出去,或者說害怕出去。在這裏,我認為直子所在的療養院象征著那壹代青年人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但又確實有些超出現實。
那個時代的青年人大概就是在壓抑、空虛、孤獨、迷茫的生活中憧憬著美好的未來,豈料卻又更加孤獨。
村上通過對那個時代的日本青少年內心的觀察和研究,再加上自己的思考,描寫了青少年們孤獨、迷茫的內心世界,以及對現實世界的無助和無奈,同時反映出整個時代的孤獨。當我們看到渡邊徹、直子或者綠子時,我們大概都能引起***鳴。在經濟越來越發達的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有抵觸和逃避社會現實的心理,慢慢地將自己的內心封閉起來,於是壹不小心就迷失了自己,時常感到仿徨、迷茫和孤獨,內心的空虛感和無助感肆虐。因此,我們應該在自己的人生中找到平衡點,即使整個時代都孤獨,我們也不會害怕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