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壹個小孩。
然後,他長大了 ... ...
青春,是壹首永不褪色的歌。
青春,是壹段別人走過,我們聽過,同時我們也在漸漸走過的路。
在這段輕狂無畏的少年時光裏,時間總是特別安靜的走著,或許在某個春日小雨後的濕路上,或許在某個百無聊賴的夏日午後,又或許在某個漸行漸遠的背影裏,我們才能隱約的聽見壹聲嘆息。心頭的荒涼還沒鋪開之前,就又被年少的風吹散了。
在這裏,春天白玉蘭在溫暖的燈光下皎潔出神聖的光芒,夏天在滿眼的翠綠裏昏沈著夏日的風,秋天在明黃如金的銀杏葉中看月光圓缺明暗,冬季迎來的是壹場雪。男生經常是飯後漫步,壹邊踢著石子壹邊看著妹子。女生穿著心怡的裙子挽著男朋友的手或者在自己的驕傲中起舞。
在這裏,時間總是很慢,日子總是察覺不出痕跡。每個人都做著壹個以為永遠也不會醒的夢,即使有時候夢醒了,也會很快又進入另壹個夢。人生最美好的夢幻,莫過於這個時候了。因為有人願意陪妳壹起做夢。
在這裏,我們種下自己最初的愛情,錯過最初的緣分,經歷著自己光輝燦爛的榮耀和黯然神傷的挫折,然後從這裏走開,永遠的走進了成年。
最是少年白衣時,流年愛匆匆。
世界上總有壹個人在等著妳,無論在什麽時候,無論在什麽地方,反正總有那麽壹個人。有的人等到了,有的人還在彼此尋找,有的人等到了卻又錯過了。
黃蓉在等了二十年後,在那個饑餓孤獨無助的時候,她等到那個有些傻氣的郭靖。
“妳不是說妳不來了嗎?”
“我忘了告訴過妳我不來了。”
“真傻~”
驕傲如黃蓉,也在那壹個瞬間被郭靖這個傻小子的箭穩穩地射中了心口。果然是傻人有傻福。雖然是有些俗套的劇情,但是卻也是壹個幸福的結局。不是每壹個黃蓉都能找到這麽壹個包容她聽她話的傻小子,也不是每壹個郭靖都能遇到壹個被自己感動的漂亮姑娘。
世界有時候就是這麽巧,早來了,晚來了,都不好。愛情,就是要在對的時間遇上對的人,但大多數人往往是在錯的時間遇到了對的人。所以,總會有這麽多錯過,無奈,心傷,遺憾。
楊康,和穆念慈最終還是走向了錯過。
這應該是最悲傷的故事了。
“妳在舞臺上妳自己的驕傲和美麗中舞蹈,我在妳舞臺外寂靜的黑暗中沈默。我曾願用盡我有限的時光,就如此凝視,凝視,凝視,直到我隨著時間的流水化作雕塑或者塵埃。可是當我再也無法忍受這片黑暗中的孤獨和寂寞時,我拾起那束經年尚未雕謝的百合放在唯壹的燈旁。
看見這隨風飄逝的花瓣麽?請在最後壹片花瓣零落成灰前看我的眼睛.... ....”
這是楊康寫的情書。收情書的人是穆念慈,但是寄情書的人卻不是楊康。愛情有時候導演的這壹幕總是那麽令人心疼。楊康並不知道自己的情書會以這樣的方式最後到了穆念慈的手裏。也正是這樣的壹封情書,讓穆念慈,這樣壹個單戀了楊康四年的女生,開始決定算了。壹如當初,她決定為了楊康那微弱的承諾而繼續讀輔導班。這個柔弱細心的女生,有的時候確實勇敢的讓人驚嘆於她的堅定。
當然,我想導致最終錯過的,還是楊康自己吧。也許連楊康也說不清楚自己對穆念慈的感覺吧,不喜歡吧但是卻也已經習慣了那個時時提醒自己的聲音,在看不見的時候也會下意識的去尋找,在有時候也會靜靜地想起,在看見她受欺負的時候會忍不住挺身而出;喜歡吧,有時候卻又覺得有些煩。
楊康是喜歡穆念慈的吧。只是最終走向了錯過。我總在想,那個雨天的下午,楊康應該是去了花店的吧,只是在穆念慈剛好走了之後,楊康到了發現了穆念慈落下的日記本,收好轉身離開。等穆念慈回來找自己的日記本的時候,楊康又已經走了。
又或者,楊康後來專門回去幫穆念慈去找她的日記本。然後找到了。
他也不急著給她,因為他壹直覺得她壹直都會在,只要自己壹個電話,肯定就能找到她。楊康壹直這樣以為,很多人也是這樣以為。
直到很久沒見到穆念慈後,日子開始變得有些混亂,開始有些想念。而這時候,穆念慈已經和彭連虎在壹起了。那個原本以為永遠會在的人,那個原本以為永遠也不會離開的人,真的就離開了。
楊康現在只能看著那個寫滿他名字的藍色封面的日記本,看著第壹頁上的那個用雋秀的小字寫的:楊康是個大壞蛋。
當然,錯過的不僅僅是楊康和穆念慈,還有喬峰和康敏。而這又是另外壹個悲傷的故事了。當然,錯過的也不只是他們,而這又是另外的男女主角了。
正如幾米說的:
當妳喜歡我的時候,我不喜歡妳
當妳愛上我的時候,我喜歡上妳
當妳離開我的時候,我卻愛上妳
是妳走的太快
還是我跟不上妳的腳步
我們錯過了諾亞方舟
錯過了泰坦尼克號
錯過了壹切驚險與不驚險
我們還要繼續錯過。
青春總是這樣令人感到美好而感傷。
所以,請好好珍惜和好好的揮霍,我們的青春吧。
正如 《那些年》最後那句話:新婚快樂,我的青春。
那就請每天快樂吧,我們的青春。
最是少年白衣時。
流年愛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