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開:勸課;源:水源。開發水源,節制水流。比喻增加收入,節省開支。
出處:《荀子·富國》:“故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憂不足。”
示例:理財之道,不外~。 ◎《清史稿·英和傳》
近義詞:增產節約
反義詞:大手大腳、鋪張浪費、揮霍無度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分句;含褒義
語出《荀子·富國》:“百姓時和、事業得敘者,貨之源也; 等賦府庫者,貨之流也。故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餘而上不憂不足。”後以“開源節流”指開辟財源,節約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