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的繁殖方法是什麽?
杜鵑花的繁殖方法: ⒈播種繁殖 杜鵑除壹部分重瓣品種外,結實率均很高,種子多,發芽率高,播種可獲得大量實生苗.播種壹般於3-4月在中溫溫室進行盆播,在15℃的室溫下2-3周即可出苗,待真葉長出3片時移栽壹次,秋後,可上盆定植,4-5年後開花. ⒉扡插繁殖 扡插是應用最廣泛的方法.多於花後進行,南方可在黴雨季節前扡插,成活率高,北方宜在5-6月進行.插穗應選擇當年生剛剛木質化的嫩枝,帶踵掰下,修平後剪去下部葉片,保留生長點部位的幾枚小葉,插入素沙,珍珠巖或泥炭土中.扡插時插入插穗的1/3-1/2,然後澆水,置蔭棚下養護1-2個月即可生根.扡插前用激素處理插條,可促進生根. ⒊嫁接繁殖 壹些西鵑的優良品種扡插不易成活,可用嫁接繁殖.砧木多用毛白杜鵑,嫁接時間以5-6月為最佳,可用切接和腹接法.切接,砧木應選擇2年生毛鵑,新梢與接穗粗細相仿.接穗宜剪取新枝頂部,長3-4厘米,只留頂端3-4枚小葉,將基部削成楔形,砧木宜在當年新梢基部以上5-6厘米處截斷,並摘除切口以下2-3枚葉片,其它葉片保留.縱切1厘米,插入接穗後綁紮,套袋後遮蔭養護.如接穗7天不雕萎即有成活可能,2個月後去袋,第二年春天解綁.腹接,方法與切接相似,可壹株接多個接穗,成活後生長迅速,成型較快.另外,也可以在大型砧木上進行嵌芽接,每個側枝接上1枚,也能快速成型. ⒋壓條繁殖 華南地區可采用高枝壓條繁殖.在3-4月,把二年生枝的中下部去皮刻傷木質部,然後用薄膜盛裝泥炭土進行包裹,經4個月後剪離母體. ⒌分株繁殖 叢生性的老株可用分株法,但分株後傷根較多,往往影響生長,且傷口易腐爛,壹般很少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