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人買履,是先秦時代壹則寓言故事,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它既是壹個成語,也是壹個典故,但它更是壹則寓言,主要是說有個鄭國人因過於相信“尺度”,造成買不到鞋子的故事。揭示了鄭人拘泥於教條心理,依賴數據的習慣。
詳細釋義
解釋:用來諷刺只信教條,不顧實際的人。
出自:先秦《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例句:至今,不相信自己,只按教條辦事,像~的人還大有人在。
近義詞:生搬硬套、死搬教條
典故古時鄭國有壹個人想買壹雙鞋,就在家裏把自己腳的大小量好了尺寸。他來到了集市上賣鞋的店鋪裏,看好了壹雙鞋,正準備買的時候,忽然發現自己量好的尺寸放在家裏忘了帶來了,就說忘了帶尺寸,回家拿來尺寸再買,所以就往回走,但集市已經關門。旁邊的人問他,妳給自己買鞋,為什麽不直接試試大小,非按原本的尺寸幹啥?鄭國的那人就說,我寧可相信我量的尺寸合適,腳卻不壹定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