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代雄主漢武帝劉徹,壹生有六個兒子。其實我很難想象,劉徹是壹個每天離不開房事的人,為什麽只有6個兒子呢?
除此之外他還有6個女兒,攏***12個孩子,這可不像壹代雄主的標配。不過6個兒子裏,他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卻選擇了年僅8歲的劉弗陵。
漢武帝劉徹的太子劉據,因為巫蠱之禍自殺。
漢武帝劉徹其實是有繼承人的,那就是皇後衛子夫的兒子劉據。劉據是漢武帝的嫡長子,所以自然是理所應當成了太子,而且劉據身後還有強大的衛氏家族作為外戚給他撐腰,他的地位應該是不會受到威脅的。
但是伴隨著大將軍衛青的去世,衛氏家族遭到了漢武帝的清算。失去權力的衛氏家族,自然是幫不了太子劉據了。所以這個時候的劉據就充滿了危機感。
因為劉據本人的思想跟漢武帝是有些差異的,他是壹位仁慈的太子,而漢武帝則手段淩厲得多。兩個人行事風格完全相反,那劉據自然是逐漸失去了漢武帝的寵愛。
上覺之,謂大將軍青曰:?漢家庶事草創,加四夷侵陵中國,朕不變更制度,後世無法;不出師征伐,天下不安;為此者不得不勞民。若後世又如朕所為,是襲亡秦之跡也。太子敦重好靜,必能安天下,不使朕憂。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賢於太子者乎!聞皇後與太子有不安之意,豈有之邪?可以意曉之。?---《資治通鑒》
尤其是巫蠱之禍爆發以後,劉據甚至被懷疑有謀反的可能。漢武帝查都不查,就派人去捉拿太子,結果太子劉據全家被殺,劉據本人也因為拒捕而自殺。
可以說漢武帝劉徹最有出息的,其實就是這個兒子。如果劉據能夠安然做上皇帝,可能大漢朝的未來就不是權臣把持朝政了。
漢武帝的二小子齊王劉閎,18歲便英年早逝。
漢武帝歲數活得長啊,足足活了70歲,在位54年之久。可是他的第二個兒子劉閎才活了18歲,這是非常可惜的壹件事。
所以我們從史書上看不出這位劉閎到底有怎樣的才能,只不過他被封為齊王這件事倒是成為了街頭巷尾常常議論的焦點。
因為前任齊王剛剛自殺,這壹任齊王就英年早逝了。所以大家覺得齊國這邊是不適合封王的。所以劉閎死了以後,在他沒有兒子繼承的情況下,漢武帝撤銷了齊國,將該地區封為郡。
不過齊王的母親倒是有點來頭,她是王夫人,在衛子夫皇後年老色衰以後,漢武帝便開始寵幸王夫人,王夫人在此期間為漢武帝生下了皇二子劉閎。
可惜王夫人也是英年早逝,為了紀念王夫人,漢武帝將劉閎封為齊王後,追封王夫人為齊王太後,可惜這麽壹來母子兩人都早逝了。
漢武帝的三兒子燕王劉旦,可不是個省油的燈。
劉旦這個人其實並不出名,因為他劣跡斑斑,壓根就沒有出名的意義。當太子劉據自殺以後,劉旦作為弟弟不僅不感到傷心,反而有些竊喜。他認為自己的歲數大,極有可能被封為太子,所以等到漢武帝病重的時候,劉旦就上書要求自己帶兵入京保護漢武帝。
漢武帝是什麽人,他當然壹眼就看破了劉旦的想法。所以漢武帝下令把劉旦封地中的三個縣收歸國有,以示懲戒。
漢武帝的意思很明顯,太子的位置不是妳所能覬覦的,妳還是死了這條心吧。劉旦心裏當然不服氣,等到漢昭帝劉弗陵上臺以後,劉旦就壹直在四處造謠,說劉弗陵不是漢武帝親生的,還在想辦法造反。
其實劉弗陵的出身確實值得懷疑,漢武帝70歲病逝,當時劉弗陵才8歲,可以算算漢武帝是在多大歲數的情況下,才生下了劉弗陵。
劉旦為此還發動了兩次政變,最終都被劉弗陵相繼識破,後來被逼無奈之下,劉旦只好選擇自殺。
所以說劉旦這個人心術不正,根本就入不了漢武帝的法眼。漢武帝在考慮繼承人的時候,應該早就把他排除出去了。
漢武帝的四兒子劉胥,吃喝玩樂壹把好手。
據說漢武帝的兒子當中,性格最豪放的壹個就是這位劉胥了。他應該是那種武林俠客的性格,喜歡騎馬射箭,遊山玩水,不喜歡讀書看報,對政務也沒什麽經驗和態度。所以劉胥壓根就沒有被漢武帝當成過繼承人。
而且劉胥跟劉旦是壹母同胞,都是李姬的兒子。在劉弗陵登基以後,劉胥跟他老哥劉旦壹樣,也開始想要奪取這個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