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的古詩如下: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愈〔唐代〕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譯文
天街上細密的春雨潤滑如酥,遠望草色依稀連成壹片,近看時卻顯得稀疏。
壹年之中最美的就是這早春的景色,遠勝過綠柳滿城的春末。
註釋
呈:恭敬地送給。
水部張十八員外:指張籍(766—830年)唐代詩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員外郎。
天街:京城街道。
潤如酥:細膩如酥。酥,動物的油,這裏形容春雨的細膩。
最是:正是。處:時。
絕勝:遠遠勝過。
皇都:帝都,這裏指長安。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公元823年(唐穆宗長慶三年)的早春時節。當時韓愈已經56歲,任吏部侍郎。此詩是寫給當時任水部員外郎的詩人張籍的。大約韓愈約張籍遊春,張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辭,韓愈於是作這首詩寄贈。
作者簡介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祖籍昌黎郡”,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秘書郎韓仲卿之子。
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軍司馬,從平“淮西之亂”。直言諫迎佛骨,貶為潮州刺史。宦海沈浮,累遷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謚號為“文”,故稱“韓文公”。
元豐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並從祀孔廟。韓愈作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與柳宗元並稱“韓柳”,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並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倡導“文道合壹”、“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寫作理論,對後人具有指導意義。著有《韓昌黎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