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杞人憂天的故事和寓意
周武王滅亡商朝之後,封夏朝開國君主禹的後裔到杞地(河南開封杞縣)建立杞國,而杞人憂天這個成語正式來自於此,我們壹起來了解壹下關於杞人憂天這個成語的故事吧。
關於杞人憂天的故事
相傳,杞國有壹個人,整天擔心天塌地陷,自己沒有地方容身,因此愁得睡不著覺,吃不下飯。
有個人看他這樣憂愁,很為他擔心,就去開導他說:"天不過是很厚很厚的氣積聚在壹起罷了,沒有壹個地方沒有氣。妳壹舉壹動,壹呼壹吸,從早到晚都生活在天的中間,怎麽會擔心天塌下來呢?"
那人憂天的人聽了,又說;"如果天是很厚的氣,那麽太陽、月亮和星星不會掉下來嗎?"。
前來開導他的人說:"太陽、月亮和星星,也都是會發光的氣積聚而成的,即使掉下來,也不可能把人打傷。"
那個憂天的人又問:"如果地陷塌了怎麽辦呢?"
開導他的人回答說:"大地是土塊積聚而成,它充塞四野,無處不有, ( ) 妳在它上面隨便行走、跳躍,整天在它的上面生活,怎麽擔心它會陷塌呢?"
那人聽了朋友的話,如釋重負,非常高興;那個前來勸他的人放下心來,也很高興。
小故事大道理:這則故事主要意義在喚醒人們不要為壹些不切實際的事情而憂愁。
原文: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邪?"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 其人曰:"奈地壞何?" 曉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踏,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列子《列子·天瑞》
趾:左足字邊,右為此字。
後人便從中認概括出"杞人憂天"壹句成語,用以比喻不必要的或無根據的憂慮。
杞人憂天的寓意
這則寓言辛辣地諷刺了那些胸無大誌,患得患失的人。“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我們決不做“現代的杞人”,而要胸懷大誌,心境開闊,為了實現遠大的理想,把整個身心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去。寓言中那位熱心人對天、地、星、月的解釋是不科學的,只能代表當時的認識水平,但他那種關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誘導的做法,還是值得稱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