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唐代“山水田園詩派”以哪些詩人為代表

唐代“山水田園詩派”以哪些詩人為代表

1、孟浩然

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

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誌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後,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歸隱終身。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遊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壹座傾服,為之擱筆。開元二十五年(737)張九齡招致幕府,後隱居。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

2、王維

王維(701-761年,壹說699-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畫家。

王維的山水田園詩,在描繪自然美景的同時,流露出閑居生活中閑逸蕭散的情趣。王維從中年以後日益消沈,在佛理和山水中尋求寄托。這種心情充分反映於他的詩歌創作之中。過去時代不少人推崇王維此類詩歌,壹方面固然由於它們具有頗高的藝術技巧,壹方面也由於對其中體現的閑情逸致和消極思想產生***鳴。

擴展資料

陶淵明的田園詩,既體現了道家崇尚自然的意識,又表現了心理上閑適自得的壹面,特別是莊子順應自然的宇宙觀,對他有深刻的影響,但他並沒有忘卻世事,精神深處常常進行著“獨善”與“兼濟”、“出仕”與“歸隱”的激烈鬥爭。

他的詩句為什麽有這種焦慮呢,正表明“仕”與“隱”的思想互相在鬥爭,他怕某壹天改變心意出去作官,而辜負了現在的誌向。

百度百科-田園詩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