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歷史上癡情的皇帝

歷史上癡情的皇帝

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明孝宗朱佑樘

楚霸王項羽(雖然盡其壹生都沒有當上皇帝,也在這裏列壹下)

北齊後主高緯

漢宣帝劉詢

夏大禹

光武帝劉秀

清世祖福臨

唐明皇李隆基

楚莊王旅

周幽王

吳王夫差(此子其實挺可憐的)

隋文帝楊堅

唐太宗李世民

清太宗皇太極

下面是原因

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阿宏是歷史上有名的改革家,但他也是壹個多情種卻為人鮮知。在阿宏的養母(就是那個**的馮太後)在世的時候,愛上了太後的親戚馮潤小姐,於是把她娶到宮裏。可是太後卻不喜歡馮小姐,沒隔多久,就以馮小姐得病為由,把小姐趕出宮外,並且立馮潤的妹妹為後。阿宏鬥不過太後,就忍了下來。三年之後,馮太後去世了,阿宏立即把馮小姐接進宮內。可馮小姐愛的不是阿宏,回宮後竟然把自己的妹妹逼走,還毒死了另壹個嬪妃高美人,並把她的孩子搶來當繼子。阿宏太愛馮小姐了,忍受了她所作的壹切。後來,阿宏為了事業,出宮打仗去了,馮小姐趁機和她的心上人私通,還要把阿宏的妹妹彭城公主嫁給自己的弟弟,公主忍無可忍,就跑到前線告密了。馮小姐知道醜事暴露了,於是壹不做而不休,又策劃謀殺阿宏,可是又暴露了。阿宏還是愛馮小姐,又忍受了這壹切,沒有殺她。但阿宏的心已經碎了,終於在33歲那年郁郁而終,在臨死前下遺詔,要馮小姐隨他到天堂見面,死也要壹起死。這樣的男人可謂千古第壹癡情子,不管他所愛的人對他如何殘酷,他還是愛著她,就死也要在壹起。

明孝宗朱佑樘

弘光皇帝的後宮只有皇後張氏壹人,恩愛如民間夫婦。沒有什麽動人的故事情節,面對無盡的誘惑,它能始終如壹地愛自己的妻子,難能可貴,其實愛情本來就是平平淡淡的,而放在高貴處的平淡的東西,就不是那麽平淡了。楚霸王項羽(雖然盡其壹生都沒有當上皇帝,也在這裏列壹下)

項羽的《垓下歌》使這位殺人如麻的屠夫多了壹些柔情,他與虞姬的愛情故事廣為傳頌,同富貴,***生死,確實很感人,比梁祝的故事淒美多了。

北齊後主高緯

高緯本是好色之徒,無能之輩,但認識了馬小憐之後就再也離不開她了,就是上朝時也把她抱在懷裏。周朝進攻齊國時,高維竟說,只要馬小憐無恙,戰敗又如何?被虜後唯壹個請求就是“乞還馬小憐”。高維用情之深,深受馬小憐感動,以後雖然換了兩個丈夫,都對他奇寵無比,但還是想著高維,壹天彈琴時弦斷了,於是作詩壹首:" 雖蒙今日寵,猶憶昔時憐。欲知心斷絕,應看膝上弦。”然後自殺。古時,紂王寵妲己,舍棄了江山,他愛的不是妲己本人,而是妲己色相。高維不同,為情所迷,雖然不宜提倡,但就愛情而言,他絕對算的上癡情子

漢宣帝劉詢

劉詢本是沒落的皇族後裔,因為皇室空虛,被大將軍霍光接入宮中即位。劉詢繼位後仍思民間妻子許平君,不畏強權,拒立霍光的女兒為後,把妻子接到宮中封為皇後。後來,霍光毒死許平君,劉詢悲憤交集,發誓報酬。霍光死後,劉詢壹步壹步削弱霍家勢力 ,最後沒了霍氏滿門。劉詢的愛情故事帶有悲劇色彩,讓我們學習了,什麽才叫風雨同舟,患難與***,這樣同富貴,***貧賤的愛情,才叫真正的愛情。

夏大禹

30歲的大禹娶女嬌後,離家十幾年外出治水。十幾年來大禹壹直思念著女嬌,忍受著寂寞不曾再娶,其實統攬大權的大禹再娶幾個妻子又有何難?舜不是也有兩個老婆嗎?可大禹只鐘情女嬌壹人。壹日,手下獻來加飯酒,飲後頓覺就能亂性,於是下令不準濫飲,可見大禹對女嬌是何等的忠心。他愛情受到了時間的考驗,只有時間能證明壹切。

光武帝劉秀 劉秀沒即位前曾說:“作官當作執金晤,娶妻當娶陰麗華”,後來如願以償。劉秀即位後,欲封陰麗華為後,但陰麗華為了幫助劉秀鞏固皇位,讓劉秀封功臣的妹妹郭氏為後了。後來劉秀還是廢了郭皇後,立陰麗華為後,此時的陰麗華已經是白發蒼蒼的老太婆了,這就是流行歌曲裏唱的最浪漫的事,與妳慢慢變老。劉秀的後宮甚少,孩子基本上都是陰麗華和郭妃所生,作為皇帝劉秀也算是個癡情皇帝了。 清世祖福臨

順治帝是否出家還是個謎,但他寵愛貴妃董鄂氏還是有記載的,董鄂妃死後,順治帝萬念俱空,出家為僧,就算沒出家,他的死也是因董鄂妃的死有關,他是絕對癡情的。

12樓

唐明皇李隆基

他與楊玉環的愛情故事可以說家喻戶曉了,本來李隆基也不算什麽癡情皇帝,後宮佳麗三千,可歷代詩人都吹捧他,把他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寫的天花亂墜,我就不能不選他了。也許馬嵬坡前死的不是楊貴妃而是她的替身,如果李隆基愛楊貴妃,怎能讓她死去呢?楊貴妃22歲嫁給55歲的糟老頭,李老頭過於自卑,就把整個天下都給了楊玉環。壹個是梨園始祖,壹個能歌善舞,也算是天生壹對了。

楚莊王旅

楚莊王本來是個好酒色的昏君,能夠問鼎天下,全因樊妃的勸諫,也可能是枕頭風吹得好。史記上說是伍舉和蘇從冒死勸諫的結果,昏君的眼裏他們的腦袋值幾個錢?壹個壹鳴驚人的謎語就能勸醒壹個昏君?我看還是愛情的力量使楚莊王醒悟,樊妃的功績被歷代詩人所歌頌,楚莊王若不是癡迷樊妃,也不可能有這麽大的動力,這才是愛情的真正價值。

周幽王

周幽王對褒姒,周幽王是西周最後壹個帝王, 他本來立的王後是申後,太子是申後的兒子姬宜臼,可他愛的是褒姒,褒姒生了壹個兒子叫伯服,他把申後和姬宜臼廢了, 立褒姒和褒姒的兒子為王後和太子,申後是申侯女兒,她被廢後,帶著自己的兒子回到了父親的身邊。褒姒是個冷美人,從來不笑,周幽王想看見她笑,就想了壹個辦法,點起烽火臺,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烽火戲諸侯”的故事,烽火臺的作用是:有別的國家來打仗, 點起烽火臺,諸侯們就會來到烽火臺下聽周幽王調派,周幽王點起了烽火臺,諸侯們來了,褒姒看到這壹切就哈哈哈大笑,諸侯們才知道上當了,原來是為了博褒姒壹笑。申後被封, 心有不甘,就引發戰爭, 攻打周幽王,周幽王再次點起烽火臺, 諸侯們以為又是為了博褒姒壹笑, 他們就不來了,西周就滅亡了,我覺得周幽王對褒姒夠癡情,為了她亡了國。

吳王夫差(此子其實挺可憐的)

吳王夫差對西施,上千年都歌頌西施和範蠡的愛情, 其實我喜歡的是吳王夫差,不喜歡範蠡, 吳王夫差和範蠡相比,他對西施癡情多了, 範蠡為了國家大業把西施獻給了吳王夫差,範蠡真的很混蛋,而吳王夫差為了討西施的歡心,為西施修姑蘇臺和館娃宮,以至於國庫空虛,後來亡了國,所以我認為對西施真正癡情的是吳王夫差。

隋文帝楊堅

隋文帝楊堅對獨孤皇後可謂是專寵,他的所有孩子都是獨孤皇後所生, 後宮中這麽多女子他都不要,獨孤皇後死後, 他沒有立皇後

唐太宗李世民

對長孫皇後, 長孫皇後給唐太宗李世民生孩子生了7個,唐太宗李世民對她可謂是專寵, 可惜長孫36歲就死了,長孫皇後死了後皇帝沒有立皇後。

清太宗皇太極

皇太極對宸妃,宸妃生了壹個兒子,皇太極想立他為太子,可惜這個兒子死了,宸妃思念兒子壹病不起,後來死了,當時皇太極在打仗,得知宸妃死了,他不打仗了,回到皇宮來看宸妃,後來還經常去哭陵,宸妃死後皇太極傷心過度不肯吃飯,兩年後皇太極死了,皇太極真的是對宸妃壹網深情,為了她可以不打仗, 為了她可以不吃不喝。

我上網找的,希望妳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