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如同白駒過隙,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現在就讓我們好好地規劃壹下吧。那麽高中物理老師教學計劃怎麽寫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老師教學計劃,希望大家喜歡!
高中物理老師教學計劃篇1
壹、學生基本情況:
經過上學期的努力,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認識和重視程度逐漸加深,能夠掌握學習物理的基本方法。根據期終考試情況來看,平均成績基本達到要求,優良率較好,平行班成績差距不大,但提高班優勢不是很足,及格率有待提高,極差學生需要減少。
目前主要解決的問題:
1、有些基本概念和知識掌握還不夠牢固,某些知識的運用還不夠靈活,不能理論聯系實際,物理思想還不夠。
2、 學生對物理學習重視還不夠,需要進壹步加強。
3、需要培養學生掌握更好的物理學習方法,書寫規範性需要加強。 針對此種情況,制定如下相應方針:
1、加強備課,多進行物理教法的研究,增加和優化物理實驗,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和實效性,增加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2、抓好雙基落實,註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勤思考、多動手,理論聯系實際,重視基本概念的理解和運用,強調作業書寫的規範性
3、做好平時的測驗,掌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情況,及時調整教學,做好重點突破,同時提高他們的學習動力,加強學生對物理的重視。
4、抓好差生,爭取壹開始不拉掉壹個學生,提高學生的優秀率,適當增加平時題目的難度,不至於使學生見到少難的題目,便失去信心。
具體到整學期的教研教學:
(壹)花大力氣落實常規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使每壹位學生物理學習都有進步。
1、抓好教師備課關。通過教研活動,在每次教研活動時間,規定壹部分時間作為各年級備課組集體備課討論時間。形式上各年級備課由本年級備課組長壹人主講,介紹備課思想與所做的工作,由全組成員***同討論,做到集思廣益,取長補短,發揮全組教師的集體智慧和力量。達到"備教材、備教法、備實驗、備學生、備反饋環節",原則上做到"細備課"、"精備課",做到課堂事件無遺漏,能註重學生特點,從學生實際和學校實際出發。
2、在教研活動期間探討上課質量問題。要求組內教師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思想,啟發學生思維,發展學生能力,精講多練,狠抓基礎知識與基本能力,爭取大面積豐收,不放棄每壹名學困生,並進壹步培養尖子生。
3、在教研組教研期間做好作業的批改與交流工作,研究作業與練習反映出來學生的問題的對策。作業針對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有助於學生學習效果的鞏固,有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有助於學生分析問題速度和質量的提高。
4、在教研活動期間探討學生輔導方式與成效。以備課組為單位,實現各層次學生有針對性地輔導。但輔導應以學生需求為主,不占用學生有限的課外自習時間。
5、研討如何做好物理學科後進生與尖子生的工作。搞好學生學習環境與條件的創設,不給學生留過多的作業,由教師進行不定期集中輔導。
(二)研討教育教學規律,使教育教學秩序與教學環節更趨於合理化
1、配合學校安排,搞好組內聽課,開展多層次的聽課和隨機聽課。聽課結束後,在教研活動期間,由主講教師對課堂設計和預期的教學效果做出評價,以此來提高組內教師對教學各環節對教學效果的影響。
2、在教研活動期間,安排各種課型的教學講評活動。發揮本學年第壹學期的經驗,進壹步探討除常規新授課之外的實驗操作課、實驗交流課、習題課、章單元小結課、期中期末復習課、試卷講評課等課型的規律與特點。
3、本學期將有目的地進行教研組內說課活動。通過每次教研活動時間說課活動,進壹步使教師明確教育教學理論,對教育規律的把握,提高業務能力。
4、在教研活動期間,研討與教育教學相關的發生在當前階段的現象。
(三)為教師專業化發展提供條件,為專業化教師提供幫助
1、加強教師的業務學習與崗位培訓。參加各種機會的外出聽課,外出學習,校本培訓等。
2、註重教研組與其他教研組、其它兄弟學校物理組之間的交流,取長補短,加強合作,多學習,多探討,多提高。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盡可能使我校物理教學工作在有限的空間與時間內有較大的進展。
附:相應教學章節教學要求
第六章 力與運動
1、理解合力、分力和力的合成的概念。
2、學會同壹直線上二力合成實驗的探究方法。
3、了解同壹直線上二力合成的實驗結論。
4、會用同壹直線上二力合成的實驗結論進行簡單計算。
5、理解並掌握二力平衡的條件。
6、理解伽利略理想實驗原理,學會牛頓第壹定律實驗的探究方法。
7、理解並掌握牛頓第壹定律的內容。
8、理解並掌握慣性的定義,會用慣性解釋有關問題。
9、通過觀察,了解物體在力的作用下運動的變化。
10、通過實驗探究,理解力是如何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的。
11、知道在非平衡力的作用下,物體的運動狀態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第七章 壓強
1、知道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有關因素。
2、通過實驗理解壓力。
3、能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4、知道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
5、知道液體對容器底和側壁都有壓強;知道液體內部存在壓強。
6、通過實驗,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
7、知道液體壓強的分布規律。
8、能利用液體內部壓強的分布規律解釋分析壹些簡單的有關問題。
9、能在實際應用中辨認連通器,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10、知道船閘的工作原理,能用連通器原理解釋壹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11、了解液壓技術的原理,知道壹些液壓技術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
12、知道大氣壓強的存在,了解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
13、知道托裏拆利實驗的原理、過程和結論。
第八章 流體的力現象
1、知道氣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2、了解飛機的升力是怎樣產生的。
3、認識浮力。
4、了解產生浮力的原因。
5、了解浮力的大小與什麽因素有關。
6、知道阿基米德原理,會計算浮力的大小。
7、理解沈浮條件。
8、利用沈浮條件解釋潛艇、氣球等的原理。
9、能應用沈浮條件解釋壹些簡單問題。
10、通過實驗探究,熟悉浮力,經歷探究浮力大小的過程。
第九章 功與機械
1、通過實驗探究,學會使用簡單機械改變力的大小和方向。
2、知道機械功的概念。能用生活、生產中的實例解釋機械功的含義。
3、結合實例理解功率的概念。了解功率在實際中的應用。
4、理解機械效率。
5、了解機械使用的歷史發展過程。認識機械的使用對社會發展的作用。
第十章 機械能
1、理解動能、勢能的概念;理解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能解釋壹些有關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之間相互轉化的簡單物理現象;了解生活中的水能和風能的利用。
2、通過學習,了解動能、重力勢能的大小各與什麽因素有關,學生能解釋簡單的現象,通過觀察和實驗認識動能和勢能的轉化過程。
3、培養學生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於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的物理學道理,有將科學技術應用於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
高中物理老師教學計劃篇2壹、做好初、高中物理知識的銜接,穩紮穩打上臺階。學生對高中物理的學習感到較難,上課能聽懂,作業卻不會做的現象比比皆是。是什麽原因導致初中物理學得很好的學生到了高壹卻束手無策呢?首先,從教材上看,初中物理以觀察、實驗入手,內容形象直觀。高中物理則要求能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抽象出理想化模型,特別要求學生能分析出具體的物理過程,內容比初中更深更廣更抽象,進度也較快,而且課堂上反復練習的時間少,使學生學習感到困難。其次,從要求看,初中要求學生大面積及格,教學難度基本控制在教學大綱範圍內,對物理問題的解決停留在模仿、套用公式上。而高中很大程度上要求學生有壹定的自學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及知識遷移能力等。
二、教學過程註意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模式,提高學生的動態思維能力、發散性和輻射性思維的能力。具體做法是講解習題要註意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的指導,有計劃地逐步提高學生分析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習題講解時,要把重點放在物理過程的分析上,並把物理過程圖形化,讓學生建立正確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過程。畫示意圖是將抽象的情景形象化,把抽象的物理過程具體到有形,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註重培養學生審題時壹邊讀題壹邊畫圖的習慣。更重要的是,在講解物理習題時,壹定要培養學生壹題多解、多題壹解的能力,幫助學生從多角度對習題進行分析,從而找到最佳的解題途徑,這點在做作業時同樣適用。另外,例題選取時,盡量用典型、常見的題,特別能同時溫習舊知識的例題最好。我相信學生對某壹知識點的掌握是需要多次強化的。
三、實施大成課堂教學模式,關註學生全面發展。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在我校已開展多日,在高壹物理教學中實施大成課堂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中如何體現這壹精神,關註學生長遠發展,教學計劃的制定,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組建物理學習小組,分組討論。現有的物理教學,其信息的傳播主要是采取了兩種模式,即教師學生和教師學生,限於教師和學生群體之間的彼此影響,忽視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影響。從信息論的角度看:教學中信息的合理傳播應該采取這種模式,即:教師學生和學生學生,實現生生互動,這樣處理學生在課堂上留下的疑問快捷方便。在物理教學中組織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開發和利用學生資源,緩解教師輔導資源的相對不足。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習、討論,培養和訓練了學生的表達、求助、協調、反思等技能。對學生學習的評價也是以小組作為整體來評價的,無論是平時課堂內外小組合作學習的及時評價,還是階段單元測驗評價都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以標準參照評價。避開了只對個人的評價給學生帶來的憂慮。
在高中物理課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對培養學生自主參與學習、自己願意去學、能夠學、會學、培養學習興趣以及改善人際關系、緩解心理壓力、合理利用學生資源、提升學生學業成績等都大有好處。小組學習方式與其它學習方式壹起互為補充,豐富了高中學生的學習生活,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高中物理老師教學計劃篇3高中物理在理科高考綜合學科中分值是最大的學科,本該受到師生的廣泛重視,但是物理學科由於理論性強,邏輯推理嚴密,數學基礎要求較高,結合生產生活實際緊密,是中學生普片認為的最難的學科。我校各年級物理學科教學質量在全市的排位也是比較靠前的。但是物理學科教學質量的提高仍然存在著很大的空間,這也是物理教研組義不容辭責任。
壹、基本情況
我校物理教師***計43人,其中絕大部分是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教師,他們的***同特點是精力充沛,鬥誌旺盛,思維活躍,虛心、好學,有較強的主動性,適應能力強,專業知識較豐富;,但由於教學時間不長,教學中缺乏經驗積累,駕馭教材的能力不夠強,隨機應變、靈活處理有關教學問題還有待提高。學校為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花大量資金投入改善辦學條件,新配備了兩個年級的多媒體電子白板,現在的應屆高二、高三老師有壹年多的實踐經驗,能夠在課堂教學中運用自如,但補習班和新高壹教師是新開始接觸,運用還不熟練,特別是中老年教師,使用不是很熟練。物理實驗室配備基本完善,入櫃到位,實驗室的教師都是新大生,沒有教學經驗,教學能力還不夠強,實驗室的使用率不高,物理教師對物理實驗的重視夠,實驗教學仍然是我校物理學科的壹個薄弱環節。物理教學理論的研究不夠,課題研究明顯缺乏。
二、基本要求:
1、努力完成學校各部門布置各項任務。配合教務處、教科處對物理教師進行培訓指導。
2、組織物理教師進行常規教研活動,每次教研組活動,力爭安排由備課組推薦的老師上教學研究課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3、鼓勵老師參加學校、市教科所、省教廳等部門開展的各類賽課活動,壹旦有機會,全組成員鼎力配合,力爭取得最好成績。
4、協助學校各年級開展物理學科的補弱提高,創造機會,給學生壹個提高自己物理水平的平臺,鼓勵教師進行學科情況調查,及時了解學生對教學的信息反饋,根據學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議,改進教學方式、方法,使每壹個物理老師都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優秀教師。
5、配合學校教學需要,協助各年級備課組組織開展第二課堂活動。
6、物理組教師都要熟悉多媒體電子白板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力爭在教學中運用自如。
三、教研方式:
教研組集體教研活動、各備課組教研活動、個人自主教研活動
四、基本措施:
1、組織物理教師學習省、市、學校各部門的有關文件,對本組教師明確提出必須嚴格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做好教學“六認真”教學。
2、選拔經驗豐富的老師在教研組上公開課,並進行評課,目的是不斷提高物理老師的駕馭教材,靈活處理教材的能力,使教學教學少走彎路。推薦物理教師參加省市各類賽課活動,力爭獲得最好名次。
3、組織物理教師集中學習新課程理論,研究新課程教材,研究新課程下物理考試大綱,以增強教學目的性,較好地完成本學期物理教學任務。
4、鼓勵物理教師撰寫論文,積極參加省市進行的教學論文評比活動。
5、鼓勵物理教師進行多種形式的教學研究。收集優秀的課件、教案,積累教學素材,閱讀有關指導教學的經驗文章,並大膽運用教學活動中。
6、鼓勵物理教師制作實驗器材,課堂上多用演示實驗,創造條件做好學生分組實驗,培養學生動手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嚴謹思維方式、真正認識到物理實驗的重要作用。
7、各備課組進行教師多媒體電子白板使用的觀摩、培訓,***同探討多媒體在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
8、協助各年級備課組組織第二課堂活動。利用展板對學生進行科普宣傳,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濃厚興趣。
9、培訓物理教師命題能力,力爭使每位物理教師都能夠命好符合要求的各類試題。
10、充分利用學校物理組QQ群、綿陽市物理教師QQ群、四川省物理教師QQ群作為物理老師***同交流探討的公***平臺,倡導濃厚的學術氛圍,註意在各類群中的言論,保證健康,積極向上,催人奮進。
高中物理老師教學計劃篇4物理是壹門實驗與理論相結合的科學,物理基礎教學更要註重技能的訓練,高中物理實驗教學計劃。實驗則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環節。為了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為更好地實施實驗教學,現做計劃如下:
壹、指導思想:
物理實驗是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方式,實驗室則是學生學習和進行實驗的主要場所,是物理探究學習的主要資源。因此,學校高度重視物理實驗室建設,配置必要的儀器和設備,在安全第壹的前提下,確保每個學生都能進行實驗探究活動,為學生開展實驗探究活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目的與任務即是,通過實驗,使學生最有效地掌握進壹步學習現代科學技術所必需的基礎物理知識,培養初步的實踐操作技能和創新能力。教學的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科學實驗能力與提高學生科學實驗素養,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提高自學能力、運用知識的綜合分析能力、動手能力和設計創新能力。
二、情況分析
學校有物理實驗室壹個,有16 個教學班級,其中八年級有8 個教學班,8 個教學班。在教學過程中,改變物理課脫離學生生活的情形,引導學生“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激發並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領略自然現象的美妙與和諧,通過, 為, 探索物理現象,揭示隱藏其中的物理規律,並將其應用於生產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終身的探索興趣、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初步的科學實踐能力。在教學中改變過去充分強調知識傳承的傾向,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學習科學研究為, 科學探究,使學生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實、探索真理的科學態度。改革過去以書本為主、實驗為輔的教學模式,提倡多樣化的教學搜集整理的應用,也可以是與物理有關的問題。其形式可以是社會調查、查閱資料、參觀訪問或實地測量等。
三、實驗目的
1、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
2、使學生有“親身經歷和體驗“,同時能夠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四、教學要求
1、演示實驗必須按大綱要求開足,教師在課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實驗。通過觀察實驗現象,使學生能夠獲得感性的認識和驗證,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若有條件可改成分組實驗,增強學生的切身體驗。
2、學生分組實驗,也要按教學大綱的要求把學生實驗全部開齊。對於學生實驗,若能當堂看清實驗結果的須在實驗室裏教師指導下進行,教師監督學生對每個實驗達到操作規範、熟練的程度;培養他們濃厚的生物學興趣和語言表達能力。
五、實驗教學的準備工作
1、制定出本學期實驗教學進度計劃,並寫明實驗目錄,寫明實驗的日期、班級、節次、名稱,教學中按計劃安排實驗。
2、任課教師須將實驗通知單提前送交實驗室,實驗教師必須將每個實驗用到的儀器、藥品以及其他有關事宜提前準備好,做到有備無患。
六、將德育工作滲透於教學中
1、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明確相互協助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團結合作的精神。
2、要教育學生遵守實驗規則,愛護財務,節約用水、電、藥品,從而養成勤儉節約的美德,工作計劃《高中物理實驗教學計劃》。
3、要求學生嚴格認真的按照實驗要求來操作,細心觀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培養他們嚴謹的科學態度。
4、培養學生井然有序的工作習慣。實驗結束後,把儀器放回原處,整理好實驗臺,填寫好實驗記錄。
高中物理老師教學計劃篇5壹、精講精練
為了達成目標和計劃,首先就是要提高上課和作業的效率。作為教師首先就要講清楚,這樣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理解、聽懂,學生只有會自己解題才能說明已經聽懂了,所以要對題目編排、講解優化組合,而最終目的就是要培養能力。
1、精講:首先,概念的引入和講解務必要清。為此應該對重點的內容反復強調,對重要概念的引入和理解應用要多舉例,結合情景進行教學。這也是課改的要求。教學時應註意:
①明確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和事實依據。
②只有明確、掌握概念的定義,才可能明確掌握被定義的概念。
③了解概念的種類(矢量、標量、狀態量、過程量、特性量、屬性量,某種物理量的變化率等等),以便用比較法教學。若這種概念屬首次學習,就必須著重使學生明確抽象概括的方法。
④理解概念的定義、意義和跟有關概念的聯系與區別。
⑤定義的語言表達形式可以不同,但數學表達式應該相同。
⑥註意從定義式導出被定義的物理量的單位。其次,把握好進度,且勿圖快。尤其在難點的教學中,要把握好進度,不隨意增加難度。2。精練:本學期的習題肯定不少,如何以的效率獲得的效果是值得探討的課題。尤其體現在習題的練習和講解中。作業和課堂練習題都打算在歸類的基礎上分層,做到有縱有橫。回家作業保證每壹次都能讓學生認真仔細的完成,決不盲目圖多。
二、及時的反饋
本學期要在課上和課後都有壹個較完整的反饋機制。比如上課即時進行反饋性的練習。作業有問題的學生要與之交流,從中了解問題所在,以便及時改進。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經常溝通。
三、對於學習最困難學生的具體措施
壹定要讓這些學生都把該弄懂的基礎知識弄懂,壹發現問題立即幫助他們解決。對他們正確引導,消除心理防礙,適當放慢速度,使他們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隨著認識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
四、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幫助我上好每壹堂課;維持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使學生保持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但是余要吸取過去壹年的教訓,與學生搞好關系決不是與壹部分學生親密無間,而是要去關心每壹個學生特別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五、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信息技術的應用與整合
1、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學生主動式互動教學”,教學的過程不再是教師講授,學生聽講的單壹過程,而是學生主動獲得學習經歷的過程,教師以壹個交流者(甚至不是指導者)的身份出現在課堂上。教師以話題的形式引入教學內容,與學生壹起討論,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總結出結論。甚至可以像說相聲壹樣,與壹名或多名學生在講臺前探討,也可以讓學生自己來講。但是問題是如何指導學生的考慮從正確地思路出發,不然時間有限,會浪費掉大量的時間。
2、與信息技術的應用與整合
信息技術是工具,是平臺。我覺得在物理教學中信息技術是很重要的。可以提供足夠的教學資料,給我們提供了壹條很好的信息獲得途徑。多媒體又是課堂教學的先進手段,通過視聽,可以把很多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即時的反映出來,壹些重要的板書、表格和圖片、例題很方便的就可以在教室裏面展示。通過多媒體課件又可以把實驗演示的活靈活現,物理模型也可以通過課件分析的透徹有余。但是多媒體設備我認為不是用來投影簡單的上課講稿的。所以我上課用多媒體設備主要是用來展示多媒體課件和媒體資料。
新的開始,新的面貌,期待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