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

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

傳統的語文教學把學生定格在書本裏,禁錮在課堂中。新課程改革以來,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育觀念變了,教學方法變了,學習方式變了。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社會已進入了信息時代。多媒體的應用,無疑是教育現代化的壹種重要標誌。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的恰當運用,能使枯燥的教學內容變得有聲有色,感知過程活靈活現,能調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筆者就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談幾點體會。

壹、運用多媒體教學能夠吸引學生。激發學習興趣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壹針見血地指出了興趣對於學習的重要性。利用電化教學的趣味性、藝術性等特點,以及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給學生提供鮮明、生動、清晰的視覺形象,使學生感興趣,產生愛學、樂學的情感,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起師生之間的***鳴,以達到預期的教學和學習效果。如在教學《兩只小獅子》壹課時,盡管文中對小獅子練習捕食的動作作了生動的描繪,但只靠教師的語言進行說教,有的學生還是難以感知的。我們利用多媒體把小獅子撕、抓、滾、爬等動作栩栩如生地展現在學生眼前,學生感到非常有趣,從而激發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能夠化難為易,提高教學效果

小學語文教材的內容可謂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無所不包。課文中有許多事物對小學生來說都是陌生的,難以理解的。教師可以運用現代化手段使教學內容不受時空限制,形象地傳輸、保存和再現知識原型,把間接知識轉化為直接知識,從而加快理解和記憶的速度。還可以憑借現代技術向學生提供動畫、圖像、解說、文字、音樂等多種信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他們更好更快更準確地把握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這就大大縮短了教學進程,提高了教學效率。

多媒體教學以圖形和動畫為主要手段,同時可將圖形由靜變動,由小變大或由大變小,由慢變快或由快變慢。學生通過觀察,使他們如同身臨其境,不僅可以接受大量的教學信息,而且能獲得清晰的感官享受。畫面生動,圖、聲、文配合,能大大提高學生的興趣,使註意力更集中,因而提高課堂效率。如在教《稱象》這篇課文時,其教學重難點是讓學生懂得曹沖稱象的辦法,以及他和官員稱大象的辦法之間的聯系。在教學時,我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設置還原了曹沖稱象的動畫效果,讓學生反復觀察。由於觀察了直觀、動畫的圖片,學生就能很清楚地明白用船代替秤,解決了提不動的難題,用石頭代替大象,化整為零,找到了稱大象的巧辦法,教學的重點難點迎刃而解,獲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遠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化抽象為形象,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多媒體集圖片、聲音、圖畫、文本、動畫、影視等多種媒介為壹體,圖文並茂,聲象俱佳,動靜結合,它可以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將學生帶進形象、生動、色彩繽紛的教學情境之中,有利於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加深對事物的理解。比如,古代詩詞因為年代遙遠,學生學起來非常枯燥。‘我在教學中從分析詩的語言人手,講解詩句含義,再現詩中形象,通過配樂朗誦感受詩人的感情,把讀者引入詩歌開創的藝術境界之中,從而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學習欣賞詩歌的方法。這些都使用多媒體課件,將圖、文、意結為壹體,用形、聲活躍課堂,對於小學六年級的學生而言學習效果很好。所以借助多媒體課件,可化抽象為具體,變理性為感性,讓學生通過視聽等直觀功能,形象地把握教學內容。

作文無話可說;無從說起,是學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在教學《我家的貓》之後,我要學生仿全文寫壹種自己喜愛的小動物。首先我讓學生看課文的動畫片,然後讓學生說說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貓的,接著展示課件:笨拙可愛的小鴨、美麗輕盈的小鳥、蹦來跳去的小松鼠、鮮活的畫面、悅耳的音樂。學生的思維之門壹下子被打開了,他們紛紛選擇其中的壹種動物作為自己的描寫對象,運用學到的方法;作文寫得十分成功。

在口語交際訓練中借助課件,創造特定的情境,為學生營造壹種接近生活實際、促使學生寫作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的文章。如以“我們身邊的垃圾”為題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時,可以通過課件將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垃圾及其來源,去向等展現出來,讓學生交流各自的發現和想法。還可將各自的想法進行設計,在電腦裏畫出來,或制成模型,有價值的設想甚至向有關部門提出建議,使學生真正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作者單位河北省巨鹿縣官亭校區)

(本欄責任編輯張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