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二:裝裱是什麽意思 是裝飾書畫、碑帖等的壹門特殊技藝。古代裝裱的專稱叫做“裱背”,亦稱“裝潢”,又稱“裝池”。據明代方以智《通雅?器用》載,“潢”猶池也,外加緣則內為池;裝成卷冊謂之“裝潢”。壹幅完整的國畫,需要使其更為美觀,以及便於保存、流傳和收藏,是高不開裝裱的。因為中國畫大多畫在易破碎的宣紙上或絹類物品上的。裝裱是我國特有的壹種保護和美化書畫以及碑帖的技術,就像西方的油畫,完成之後也要裝進精美的畫框,使其能夠達到更高的藝術美感。
裝裱還可以分為原裱和重新裝裱,原裱就是把新畫好的畫按裝裱的程序進行裝裱。重新裝裱就是對那些原裱不佳或是由於管理收藏保管下善,發生空殼脫落、受潮發黴、糟朽斷裂、蟲蛀鼠咬的傳世書畫及出上書畫進行裝裱。經過裝裱的書畫,牢固、美觀,便於收藏和布置觀賞。而重新裝裱的古畫,也會延長它的生命力。古人說:“古跡重裱,如病延醫……醫善則隨手而起,醫不善則隨手而斃。”
那麽中國畫裝裱的程序是怎樣的呢?壹般是先用紙托裱在繪畫作品的背後,再用絞、絹、紙等鑲邊,然後安裝軸桿成版面。傳統的裝裱是多種多樣的,但其成品按形制可分為掛軸,手卷,冊頁三大類。原裱的繪畫不論畫心的大小、形狀、及裱後的用途,都只有托裱畫心、鑲覆、砑裝三個步驟。只是畫心的托裱是整個裝潢工藝中的重要工序。而舊書畫的重新裝裱則就相當困難了。首先要揭下舊畫心,清洗汙黴,修補破洞等,再按新畫的裝裱過程重新裝裱。
我國的裝裱工藝是伴隨著中國繪畫的歷史而產生的,從現今保存的歷史資料看,早在1500年前裝裱技術就已經出現了,而且對於裝稼漿糊的制作、防腐,裝裱用紙的選擇,以及古畫的除汙、修補、染黃等都有文字記載。到了明代,周嘉胄著有《裝潢誌》,清代周二學著有《壹角篇》,均是我國系統論述裝裱的專門著作。
裝裱亦稱“裝潢”、“裝池”、“裱背”,是我國特有的壹種美化和保護書畫及碑貼的技術。裝裱也壹是門藝術。俗話說,三分畫七分裱,可見裝裱之重要。書畫作成壹經裝裱、便覺神采墨妙而成為完整的龔品使人感到賞心悅月。其方法是先用紙托裱在書畫作品的背後,再用綾、絹、紙鑲邊,及至扶活,然後安裝,軸桿或版面。成品按形制可分為卷、軸、冊頁和片。經裝裱後的書畫,碑帖便於收藏和布置觀賞。明代周嘉胄所著《裝裱誌》,清代周二學所著《壹角篇》及現代馮鵬生所著《中國書畫裝裱概說》杜子熊所著《中國書畫裝裱》;都是系統論述書畫裝裱的專門著作。
問題三:書畫工藝中所稱的“裱畫”是指? 就是把畫好的畫裱起來嘍``那樣會好看```
問題四:書法和字畫已裱片是什麽意思 就是已經托裱過的意思。再說的明白點就是字芯或畫芯已經裝裱過的意思,但可能沒裝畫軸,沒上綾,儲加居條。再往白了說就是:已經不是妳看見的普通宣紙那樣是軟的,是有壹定硬度的壹片兒。
問題五:裱畫到底有什麽講究,有什麽意義?還是說只要加個框就OK,這個裱的意思? 國畫上的裱畫,是要在原畫的底下襯壹個底,就是加壹層紙的意思
壹是為了更易保存,二是使得效果更好,尤其是工筆白描,三是裱畫有卷軸也有鏡面,都更適於欣賞
壹般宣紙的作品都要裱,素描水彩在創作的過程中基本都要裱在板上
簡單的裱畫,國畫在玻璃上進行,裝飾畫在毛氈上
先把原畫背面朝上放著,用壹點水刷平,然後把調好的漿糊,有中心像四周光芒狀塗勻,每個角落都要憨不可太薄不可太厚,
然後拿壹張比原畫更大的宣紙,噴上壹點水,這裏要兩個人操作,
壹個人拉著壹頭較高,另壹個人放低,由壹端開始,用拍刷壹點壹點的覆蓋到原畫上,
必須不留空氣,
覆蓋好後,拿壹平板,
將畫小心翻到板上,正面朝上
用漿糊刷在原畫多出的宣紙四邊,
不可塗到原畫下,四個角壹定要塗好,不留空隙,黏在板上,
幹了之後就會很平整,
沿著原畫四邊割下就可以了
用文字很難說清楚,可以去美術學院現場看看
最好之前先試驗壹下,不然弄不好畫會炸開
表示是純手打的……害羞
問題六:裱畫怎樣揭開 揭裱,是指將裝裱過的老畫托紙揭下,留下畫心重新裝裱。
揭裱技術相當復雜,尤其是用白芨液做粘合劑裱的,更是壹般未經專業訓練做不了,稍不小心就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如果是幅收藏價值高的老畫,毀之壹旦追悔莫及!
怎樣揭開呢?我給妳說壹下。對年代較近的,先將整幅畫割掉天地軸,畫面朝下平鋪裝裱案子(壹定擦得非常幹凈)上,噴水淫濕,放到不通風的地方,這是個悶的過程,等它慢慢潮透、松軟,如果是壹般裝裱漿糊的,這時候就可以出現紙層,壹般是三層,即畫心、托紙、復背紙。等潮濕後再晾到松軟可以卷起時,小心地輕輕卷起來,註意看是否出現了松層,即壹層層脫開,這樣的最好揭了。如果壹次不行,再鋪開重新卷起來,壹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凡是邊上能出現脫層,只需要再畫面朝下平鋪到案子上,輕輕地從復背紙開始,先復背紙,後托背紙,層層揭下就可以了。揭的時候,註意壹定要慢,感覺沒有脫開的地方壹定十分小心,絕對不能強行揭下!對個別地方就是揭不下來,用幹凈毛筆蘸水,從邊緣處畫,這樣先揭下脫開的。然後將粘結緊的,用手指慢慢輕輕地搓,就像搓身上的泥壹樣,搓成壹條條的,慢慢搓下來。壹次沒有搓凈的地方,再噴水,潮的差不多了,再搓,直到將復背紙、托背紙全部揭凈。這需要十分耐心,不能有任何急躁情緒――用白芨液黏結的,基本上都要這樣揭下來。
我對裝裱也不專業。我是個老書畫家,也是個收藏愛好者,所以經常和裝裱師打交道,看得多了,就知道門道了。我收到的老字畫裝裱已經很差的,都要重新請專業裝裱師揭裱。對於收藏價值高的,必須請知名的技術高的老裝裱師給揭裱。本世紀初,我收到壹幅清代老畫,碎裂挺嚴重的,請人揭裱,畫心才三平尺,買到手3000元,揭裱費4800元――當然人家技術非常高,壹些缺肉的地方也修補的壹點看不出來!五年後我出讓,轉讓費20萬元,錢真的沒有白花。
問題七:裝裱的是什麽意思 裱
biǎo
用紙或絲織物把書、畫等襯托粘糊起來:裝裱。裱褙。裱貼。
用紙或其他材料糊屋子的墻壁或頂棚:裱糊。
筆畫數:13;
部首:衤;
筆順編號:4523411213534
詳細解釋:
--------------------------------------------------------------------------------
裱
biǎo
動
裝潢書畫的俗稱。用紙、布或絲織物做襯托,襯糊在書畫下面把書畫等粘糊起來〖mountapicture〗。如:裱背(裝潢字畫);裱工(裱褙書畫的工匠);裱手(裱褙的技藝)
用紙糊飾屋子的內部或物件〖paperaceilingorwall〗。如:裱糊店(經營裱糊業的店鋪);裱糊匠(以裱糊為業的工人)
裱褙
biǎobèi
〖mountapicture〗貼在襯墊物上借以加固或供陳列;特指粘貼(如壹張紙)在結實的材料上作為裝訂
裱糊
biǎohú
〖paperaceiling〗糊紙(用紙或其它材料糊飾房屋內部或物品)
裱畫
biǎohuà
〖mountapicture〗裝裱字畫
裱畫藝人
biǎohuàyìrén
〖artistsofpaperapicture〗裝裱字畫的工人
問題八:裝裱的裱是什麽意思 傳統的裱畫是用綾或者仿綾紙裱成軸畫,現在好多用框子把畫框起來叫框裱。
問題九:請人裝裱好是什麽意思 壹般是指字畫、刺繡之類的,通過加框框,加面料,使它更加漂亮,保存起來更加不容易變色。完成了以上步驟就是裝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