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壹天又過去了,這壹天裏,大家身邊壹定有壹些有趣的見聞吧,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壹篇日記了。那麽寫日記需要註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重陽節日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重陽節日記1農歷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是“老人節”。老人們在這壹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煉體魄,給桑榆晚景增添了無限樂趣。
重陽這壹天,人們賞玩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暢遊歡飲。九月重陽,天高雲淡,金風送爽,正是登高遠眺的好季節,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陽節的重要習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於無山可登,無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點,再在糕面上插上壹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僻災之意。
重陽節還有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等風俗。茱萸,也叫越椒,是壹種重要植物,氣味辛烈,可以防止惡濁重陽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壹種節令美食。
寧靜的傍晚,我獨自壹人站在林蔭道旁的壹棵樹下,陽光斜斜地織下來,細碎地穿過零落的樹葉,在我的眼睛裏投下斑斑駁駁的閃亮.而我卻絲毫不能從那光芒中獲得溫暖,反覺得有壹種從骨髓中散出的淒冷.看那枯黃的樹葉光華不再,即便在這尚暖的風中也要凍的瑟瑟發抖,堅持不住就要飄落下來,像蝴蝶絕美的舞蹈,而後歸於寂寞.裹衣離開,我感覺自己就像那些被拋棄和遺忘的敗葉,遠隔親人好友,在這遙遠的城市呼吸陌生的空氣,咀嚼思念的苦果.
窗外,壹陣秋風吹來,我再壹次擡頭看那些紛飛在空中的枯葉,忽然覺得它們很像自然的信箋,而關愛是壹枚世界通行的郵票,枯葉用盡最後的生命燃燒成壹縷縷陽光純凈的燦爛,給無數異地的親朋好友傳遞溫情與祝福,讓世界不再孤單.原來只要心心相印,距離永不會阻隔真情;其實只要真情恒久,天涯也不過咫尺比鄰.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穿越歷史的煙雲,又是壹年重陽,再頌經典,宛如心聲……
重陽節日記2每當秋高氣爽、菊花飄香的時節,我們又壹次迎來了壹個特殊的節日——重陽節。
重陽節是在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舉辦,那時候,許多老奶奶們跳舞、唱歌為自己過重陽。九九重陽正趕“九”,又代表著中華人民的喜悅、興奮。
有壹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頂上……到處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壹層厚而蓬松的金沙,金燦燦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歷,原來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陽節呀,是長輩們的節日,我怎麽會忘了呢,應該向她送什麽禮物呀。我想了好壹會兒,想不好呀。正當我心情煩躁時,我隨手拿了壹張報紙,看見了“重陽節”這三個字,喜出望外,認真地閱讀起報紙來,報上清楚地寫著每當重陽節時,做子孫的應該陪自己的長輩出去到郊外。散散心,吃吃糕點,看看菊花,這就是的禮物,體驗這個秋天帶來的幸福。看了這張報紙,我的心裏有了小算盤。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外婆的記性就笑著說:“外婆,妳知道今天是什麽日子嗎?”外婆疑惑地說:“哦……哦……哦,是妳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過了好幾個月了。”外婆又思索起來,“難道今天是妳媽媽的生日?”“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陽節,是妳們的節日。”外婆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繼續說:“我陪您出去玩玩吧!”我和外婆出發了。我和外婆壹邊說,壹邊走,走得更遠了。我們看著清澈的池水,飽覽壯麗的山色,頓時感覺神清氣爽。我和外婆不知不覺度過了壹天可愛的重陽節。
天暗下來了,媽媽爸爸回來了,還帶了壹袋糕點,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正準備給外婆過重陽節。上面綴著各種花紋,有的是嵌著幾棵小草……我們壹家人圍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嘗起了糕點,可好吃了。外婆笑了,像年輕了幾歲。
重陽節日記3重陽節到了,我想送些禮物給年過花甲的奶奶,但送些什麽呢?送個大蛋糕?我可沒打麽多錢;送張賀卡?太普通了,得!我就幫奶奶做件事吧!雖然只是壹件小事,但也能體現我的壹份孝心啊!
我走進廚房,看見奶奶忙裏忙外的,滿是溝壑的臉上,布滿了細密的汗珠。奶奶壹見我進來了,連忙放下手中的東西,走過來,摸著我的頭:“蕓蕓妳怎麽進來了,這裏熱得很,妳快出去吧,飯燒好後我叫妳來吃!”“奶奶,今天啊,我來燒壹次飯,您呢,就坐在壹邊指導我就可以了。”“那怎麽行?妳還小啦,等著吃就好了!別等會兒燙傷了什麽的!”奶奶有點兒生氣了。“沒關系,沒關系,有您在壹邊指導我呢!”我大步走到竈前,坐了下來——開始啦!我拿出壹些柴,把柴紮緊,讓奶奶用火柴點燃,再放入竈中,在放入壹些柴,火立刻就竄了起來,紅紅的火苗還會伸到竈口,嚇得我直冒冷汗,還哇哇直叫。這火的熱氣把我的臉烤得火辣辣的,頭上不停地冒出豆大的汗珠。想想看,往日我常常享受著現成的飯菜,沒想到燒壹次飯就這麽累,半途而廢!不對,這不是我的性格。我咬咬牙,忍著烈火的炙烤,壹把壹把的把柴塞進竈口……讓它們在竈中熊熊燃燒著,望著竈中的火焰,我不禁傻笑起來,難道這僅僅是火嗎?不,這是我孝敬奶奶的熱情啊!我正實施著壹項孝心工程啊!過了壹會兒,蓋邊冒出了騰騰熱氣,奶奶拍拍我的肩:“再過兩分鐘就可以了,這小鬼,沒想到竟然讓妳做成了!”幾分之過後,奶奶摸摸蓋子,笑著說:“燒好了,燒好了,大功告成了!”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看著奶奶臉上欣慰的笑容,我心裏也滋滋的。沒想到,孝敬長輩竟是那麽簡單的事,只要妳是個有心人,總會找到孝敬長輩的機會。
重陽節日記4現在的人們,也越來越看重這個中國的老人節了,因為重陽不光是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這麽簡單,更重要的是把關愛老人之風傳向全國各地,讓他們都來尊老、敬老、愛老。
然而正值年少的我們,又能為身邊的老人麽做些什麽呢?我想到的,大多數人都會想到:無非給老人們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幫著幹點家務,除了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會再讓我們幹些什麽了。平常,老人們總是最疼我們。有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就留給我們;有好喝的自己舍不得喝就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經常給自己添件新衣,卻拿來兒女穿舊了的衣服穿;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揮霍的買許多貴重的東西從來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卻把剩下的錢給我們買零食;更沒見過爺爺奶奶哪壹天接我放學誤了點,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著,不讓我們在校門口幹著急。說到這兒,我不免有想到了壹些不好的情景。秋天天氣轉冷,奶奶總是問我:“穿那麽少,冷不冷?”這時我便會不耐煩地轉過頭去,煩躁的說上壹句:“不冷不冷。”心裏還不住的埋怨奶奶”往往我來不及聽爺爺說完這句話,就插上壹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覺得整天聽著壹句話,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了。不知我的這些表現是不是刺痛了您的心,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請原諒我這個孫女的不孝和不懂事。談了那麽多,其實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個老人不想得到晚輩的重視與尊重呢?雖然我們不可能有太多的資金與精力去給全體老年人壹個溫馨、舒適的家園,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老人做起,用自己壹點壹滴的愛去感動他們。
最後,祝全社會所有老年人,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重陽節日記5今天是重陽節,我和爸爸媽媽壹起來到了外婆家幫忙收割稻谷。我和爸爸壹起翻稻谷,拍皮球,捉蝴蝶。媽媽幫外婆做飯,不壹會兒媽媽招呼我們吃飯了。我百米沖刺搬地沖到餐桌前,渾身臟兮兮的,媽媽和外婆異口同聲地說“快去洗手!”我只好心不甘情不願地去洗手。洗完手,我兩步並壹步地走到飯桌前問“這下我可以吃飯了吧?”說著右手拿起了筷子。媽媽上前說“不行我還得考考妳。”我頓時蔫了,因為我的肚子在*了。只見媽媽抓了壹把稻谷說:“這是外公收割的稻谷,妳學了大數,那壹億粒稻谷有多少把呢?”我壹下子來了興趣,因為壹億這個數有多大對於我來說有點茫然,今天我就打算探究壹下壹億到底有多大。我開始計數了,壹粒粒稻谷像壹個個可愛的精靈乖乖地順著我手指的指揮。數啊數,終於數好了,這樣的壹把稻谷竟然有近1000粒!那壹億粒稻谷有用手抓,要抓多少次啊!我繼續計算著,壹億粒稻谷竟然有大約100000把,媽媽告訴這樣十把稻谷就可以煮成壹碗飯,如果按每人每天吃壹碗米飯計算,壹億粒大約可以吃27年了。我驚呆了,原來壹億的數值是這麽大啊!那麽如果全中國每人每餐浪費壹粒米飯,那
就是13億粒,可以讓挨餓的人吃上多少年啊!
媽媽的小考驗讓我對壹億有了具體的認識,我也知道了這壹粒粒的稻谷是外公辛苦耕作的收獲,懂得了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義,我以後壹定不會浪費壹粒糧食!
重陽節日記6“歲歲重陽,今又重陽。”今年重陽不壹樣。
放學到家,我就看到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坐在沙發上聊天,我就故作好奇地問:“今天有什麽事?把您們都請來了。”媽媽笑瞇瞇地說:“老人節。”“瞧我這記性,這麽重要的節日,我竟給忘了?”我把頭壹拍,俏皮地說。“爸爸?妳咋也在家?”平時難得壹見的爸爸竟然圍著圍裙和媽媽壹起在廚房裏準備著可口的飯萊。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客廳裏聊天,喝茶,吃著零食,我聽著壹陣又壹陣地歡笑聲,心裏暖暖的。
這麽重要的節日,我怎麽會忘了呢?我把早已準備好的卡片小心翼翼地拿出來,放到他們手裏。爺爺外公喜愛抽煙,可我沒錢買不起呀!我就分別畫了壹支煙,旁邊寫著:“吸煙有害心情好,壹天壹根少不了。”“好!好!”兩個爺爺高興得直誇好。性急的外婆說:“快拿出來,讓我看看給我啥驚喜?”我把畫著時尚衣服的卡片送給外婆,旁邊寫著:“衣服雖小不能穿,孫女心意在上面。”外婆拿著卡片,把我緊緊地摟著。我把畫著許多美食的卡片送給奶奶,奶奶總是把吃的給我們吃。他們把卡片緊緊捧在手中,滿臉幸福地說:“知我們者,孫女呀!好!好!沒白疼!”
沒過多久,我們全家圍坐在壹起開始品嘗美食,我們邊吃邊聊,開心極了!我真希望天天都是老人節,讓我們盡壹份孝心,守護那份長長久久的親情!
重陽節日記7重陽這壹天,艷陽高照,我們約好去登山。
挺掃興的是,壹大早太陽就這麽灼灼逼人,烈日當空,雖然時值深秋,卻宛若盛夏,前壹天滿滿的興致減了大半了,因為重陽節之故,又這麽壹大幫人組織起來登山,所以還是努力讓自己堅持到山頂。
壹路上,無心領略沿途風景與前幾次有無變化,只顧著隨上山的人流不斷向上攀登,到得好漢坡的公路上已是10:20,我們在路邊坐下休息,這時,有身著運動裝的參賽者,從山下陸續跑來,看他們的樣子已很累了,這應該是跑在最後邊的幾位了,有揮著旗的負責人跟在他們後邊減著:加油、不求名次只求堅持到底。
休息過後,繼續,走至好漢坡,臨時設的露天舞臺旁圍有很多人,壹手持話筒的主持人站在臺中,詢問臺下哪位是年紀的長者,要請上臺來做采訪。最後,請到壹位老爺爺登臺做訪。我遠遠聽著,有些好玩,便走過去,站到前排,看個究竟去。
那位爺爺說,他今年七十九,壹年要登七次梧桐山。
主持人問爺爺,為什麽獨自壹人登山。
爺爺答,同兒子孫子壹起來的,他們還在下邊還沒上來,爺爺要比他們早20分鐘登上山。
聽到這,臺下嘩然,掌起四起。
爺爺接著說,他每次登上梧桐山後,都要作詩壹首,今天也作了七絕兩首,要念給我們聽聽。
聽到這,我來了興致,給爺爺熱烈鼓掌。有趣,有趣。
爺爺的兩首詩第壹首只念了壹遍,第二首主持人又念了壹次,我只記了個大概,如下:
壹笑(諧音,是否是這兩字不得而知,我猜這前兩字應該是爺爺的名諱)老叟七十九
……(這句忘了)
滿頭白發心不老,
七登梧桐意興高。
後續未及聽完,同伴要繼續登頂了,因為怕正午的陽光更強,那時爬山更熱。所以,雖然有點留戀,還是走了。·
重陽節日記820xx年 10月3日 晴
10月3日,我和媽媽壹起去城裏玩。
我們來到車站等車,突然,遠遠的,我看見三個人:壹個小女孩,大約只有幾歲,左邊是位高個子叔叔,手中拎著很多東西,右邊是位阿姨,也是大包小包的。他們漸漸走近,我定睛壹看,呀!這不是前兩天剛從青島回來的我家的鄰居阿明叔叔壹家嗎,他們又要去哪兒呀我不禁好奇起來問:阿明叔叔,妳們要去哪兒呀他們聽到我的問話,回過頭來友好的跟我們打招呼說:妳們也要乘車出去啊。媽媽也看見他們了,我知道大人間的董事會又要開始了。果然,在車上,他們開始不停的聊起話來。從他們的交談中我才知道重陽節就要到了,我早知道重陽節就是敬老節,所以,叔叔他們想去外婆家。以解思念之苦,壹表敬老之心,怪不得大包小包的呢——阿明叔叔提著很多補品:有骨中金,椰島鹿龜酒,安利蛋**……聽媽媽說這些補品可是很貴的,他們肯買給老人,說明他們很孝順老人。
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特別是到了九。九重陽節,這是我們孝敬老人的節日。爸爸時常對我說,爺爺,奶奶雖然平時因年老而喜歡嘮叨,但畢竟他們都很愛我很關心我的,因此,我常常因自己不耐心,對他們咆哮而挨爸爸訓。當然,我也常對他們說:妳們是老年人了,是享福的時候了,不要再到田裏幹重活了,多休息。保重好身體是妳們的任務……我想這也是我的壹片孝心吧。
重陽節日記920xx年 X月X日 晴
今天是九月九日重陽節,以前我對這個節日並不了解,但是這次,我了解到很多重陽節的習俗和故事,真的是有收獲的壹天。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歷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習俗。下面我就來介紹壹種“登高”習俗。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壹的規定,壹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壹出現,家家有人喪命,這些百姓受盡了折難。它也奪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恒景自己病倒了愈後,他辭別了妻兒,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害。他四處訪師尋道,最終在壹座最古老的山,找到了壹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恒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終於找到了那個神奇法力的仙長,從此恒景刻苦練出了非凡的武藝。壹天仙長把恒景叫來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作惡,妳本領已經學成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恒景壹包茱萸葉,壹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恒景回到家,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壹座山上,發給每人壹片茱萸葉,壹盅菊花酒。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突然聞到香和酒氣,便戛然止步,這時恒景手持寶劍幾個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重陽節便被做為老人節。
重陽節日記10在去這次敬老院之前,滿腦子都充滿了幻想, 在我眼裏老年人的生活應該過得平靜和睦,安寧與充實,他們的生活並沒有我想象的那麽美好,而是充滿了許多不盡人意。 當現實與夢境相沖突時不免讓人有點失落,
在和他們聊天的過程中得知,他們在這裏過的並不好,這裏工作人員的態度有時並不和藹可親,壹位老奶奶還告訴我們她壓在枕下的錢被偷了,生活上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麽豐衣足食,當老奶奶告訴我們這些時,我分明看到她布滿皺紋的臉上寫滿了無奈,老人說著說著眼角濕潤了。聲音有寫顫抖,當說到自己的兒女時, 老人哽咽了,在她的臉上寫滿了失望,老人的最後壹句話是:“實在不行,就自行處理算了”。
看著這位年過半百的老人蹣跚遠去的背影, 我的心痛了。我後愧的就是沒把我僅有的錢給她。 如果當時每個人給她微不足道的壹元錢 或許也就能給老人精神上暫時的安慰。 我不明白現在的社會為什麽充滿了無奈, 無奈的讓人感到可悲。
這壹天雖然過得很快樂,但快樂裏也充滿了傷悲,不僅僅是為這些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而且也看到了這個社會上的種種… 或許這個社會有點黑暗,或許這個社會有種種的不公平…或許…但回顧這壹天過得累並充實著,平淡的生活中終於有了壹次不平凡的小旅程。
重陽節日記11百善孝為先,老人是兒女最應盡孝的人,他們滿頭白發,歷經風雨,歲月這把無情的刻刀在他們臉上留下了皺紋,但他們依然是美麗的,我們都衷心祝福他們長長久久,9月9日重陽節就是由此而生,在我的記憶中,經歷過壹次難忘的老人節……
陽歷9月9日,正值秋季,重陽佳節,菊花開放,賞菊成為老人節壹項特別的活動,我也領著奶奶來到菊園,菊園裏,柔順的菊花迎風招展,細長的舉辦上渲染著素雅的白,黃,橙等顏色,幽幽的菊香飄溢滿園,園中熱鬧非凡,老人們有的被兒女扶著漫步絕緣,有的在菊香中切磋棋藝,有的則悠閑的坐在椅子上,賞菊說笑聲不絕於耳,奶奶笑的如花兒般,眼角的皺紋是幸福的見證,壹頭銀絲閃爍,在陽光下,整整壹個上午,居然都人聲鼎沸,熙熙攘攘。
老人們還會聚在壹起,其樂融融,壹個蛋糕擺在桌子中央,旁邊還有幾小瓶精心釀的重陽酒,醇香四溢。晚上壹聞便覺得耳目壹新了,老人們嘮嘮家常,說說趣事,我給老人們繪聲繪色地講幾個笑話,他們便被逗得哄堂大笑,嘮嗑之後,便開始吃蛋糕了,我細心地把蛋糕切開分給老人,他們便說說笑笑地壹口口吃起來,嘴上全是白花花的奶油,幾個老爺子還頗有興致地飲起幾口小酒,臉龐暈上了淡淡的紅。屋子裏的笑聲如鈴鈴般,我從未感受到這樣溫馨的場面——大家歡聚壹堂的樣子讓我著迷……
重陽節是壹個充滿祝福與快樂的日子,我多麽希望每天都能這樣,老人們的笑顏永遠不會在我們的記憶中抹去。
祝願老人們都能夠長長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