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贛蘇區第五次反圍剿
1933年秋,國民黨軍以五個師三個旅對湘鄂贛蘇區發動第五次“圍剿”。9月至6月(165438+10月),紅15師(6月由紅16軍改編)根據中央革命軍委指示,轉戰瀏陽、萍鄉、醴陵等地,以吸引湖南國民黨軍隊,配合紅六軍在湘贛蘇區作戰。65438+2月,紅十六師奉中央軍委命令,向水原下遊移動,威脅南昌,配合中央蘇區反圍剿。26日攻占南昌附近西山萬壽宮,殲滅國民黨軍兩個營。1934年2月初,紅十六師與從湘贛蘇區北上的紅十七師在奉新縣黃沙會師。* * *進入南昌靖峰地區,戰鬥1個多月,執行中央軍委委托的破壞南潯鐵路(今南昌-九江)任務,威脅南昌,吸引贛江以東國民黨軍隊。3月中旬,紅軍第十六師回到銅鼓縣隱居時,湘贛蘇區已被國民黨軍隊分割,分區“清剿”。6月初,紅十六師主力在宜豐、奉新交界的黃沙、方幹地區,被國民黨軍十八、五十師六個團包圍。大部分都死了,也有少數脫穎而出。8月轉戰平江、瀏陽、修水、銅鼓交界地區。紅十六師另壹個師在金鳳地區也損失慘重。至此,湘鄂贛蘇區大部分被國民黨軍占領,紅十六師和遊擊隊剩余部分繼續在湘鄂贛邊區鬥爭。